老话说“人多力量大”,可2025年的五一档电影市场却像是“人多票房少”。
春节档《哪吒2》一炮而红,让行业欢天喜地,可这股热乎劲儿没撑多久,三四月的电影市场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清明档10部电影扎堆上映,结果总票房比去年直接腰斩,
冠军《向阳·花》勉强过了2亿,观众连“向阳”的兴致都没提起来。现在五一档眼看就要到了,13部新片摩拳擦掌,可预售8天加起来才刚过1000万,平均每部电影连100万都没捞着。这架势,让人忍不住想问:片子是越上越多,可观众为啥越来越不买账了?
今年五一档的片单,乍一看挺热闹,可仔细一琢磨,就跟自助餐厅里摆了一堆凉菜——种类不少,但没几个硬货。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讲的是创业故事,刘德华领衔的《猎金·游戏》玩的是金融犯罪,甚至还有凤凰传奇曾毅跨界演喜剧的《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光听名字就让人想跟着节奏扭两下。可预售数据一出来,热闹全是虚的——前三名《水饺皇后》《猎金·游戏》《人生开门红》直接包揽了77%的票房,剩下的要么像《九龙城寨之围城》这种重映老片,预售才3万多,连小朋友爱看的《海底小纵队》都比不过;要么像《大风杀》《独一无二》这种口碑还行但热度不够的片子,观众连掏钱试错的兴趣都没有。
再看看往年五一档的成绩,差距就更明显了。2019年《复联4》一家独大,狂揽12亿;2021年《你的婚礼》和《悬崖之上》联手贡献10亿;哪怕去年,《维和防暴队》和《末路狂花钱》也能合力砍下近8亿。可今年呢?猫眼想看人数最高的《水饺皇后》才17.4万,连《你的婚礼》160万的零头都不到。更搞笑的是,平台数据还自带“美颜滤镜”——猫眼猛推自家发行的《水饺皇后》,淘票票就狂捧《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观众点开APP一看,满屏都是“自卖自夸”,到底该信谁?
其实有些片子质量未必差。白客的《大风杀》在北影节口碑不错,张婧仪的《独一无二》改编自法国经典,就连动画片《开心超人》也有一批忠实小粉丝。可问题是,现在的观众精得跟防诈骗APP似的——春节档刚被《哪吒2》掏空钱包,清明档又被烂片伤透心,到了五一档干脆“躺平”:反正你们片方搞人海战术,我就等口碑出来了再捡漏。结果就是,影院经理对着空荡荡的影厅发愁,片方盯着惨淡的预售数据薅头发,而《雷霆特工队》和《幽灵公主》这两部进口大片还在慢悠悠地憋着,连预售都懒得开。
最后的结局?五一档大概率要上演一场“菜鸡互啄”。《水饺皇后》预售400万,按现在的市场冷淡程度,总票房能破3亿就算烧高香;《猎金·游戏》有刘德华坐镇,但金融犯罪题材向来叫好不叫座;喜剧片《人生开门红》倒是有黑马潜质,可导演易小星上一部《人生路不熟》卖了5亿,这次观众还愿不愿意买单?至于其他片子,要么靠粉丝硬撑,要么等口碑逆袭,但想复制去年《九龙城寨》2.5亿的成绩?难!毕竟今年这13部电影,就像一锅没放盐的大杂烩——料是挺多,可吃起来没味儿。
五一档的尴尬,其实就是整个电影市场的缩影。片方以为“量变引起质变”,可观众早就不吃“人海战术”这一套了。当13部电影的预售还不如一部《复联4》的零头,当平台数据变成自娱自乐的游戏,当观众宁愿把《哪吒2》刷三遍也不愿尝试新片——这哪是“多而不强”?分明是“多而无效”!
说到底,电影不是快消品,档期也不是救命稻草。与其扎堆五一档搞内耗,不如学学《奥本海默》:诺兰敢把3小时的传记片扔进暑期档,靠的是实打实的品质。我们的片方呢?春节档蹭热度、清明档赌运气、五一档拼数量,最后全变成影院里“啪嗒啪嗒”的爆米花声——听着热闹,吃完就忘。或许,只有当某天五一档只剩三部电影,但每部都能让观众抢破头时,中国电影才算真正明白:少即是多,慢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