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线的国产剧《不完美受害人》,由周迅、刘奕君、林允、董洁、陈数等人主演,把一场举世瞩目的“强奸”指控,横剖给观众看。
在国剧里看到这样的题材,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这种事件的所有关键词,都能分分钟飚上热搜。
但能在国产剧里看到这样全面、立体、复杂呈现涉事各方所言、所为、所思、所得的作品,我相当意外。
近29集的篇幅主要就讲这一桩案件(有一个支线案子但也服务于这个主案件),播到现在剧情近半,我却丝毫没有水的感觉,因为它把重心放在深度挖掘每一个主要角色上。
里面的每一个角色,特别是女性角色,都很值得拿出来说一说,所以尽管它热度不高,我也要专门写写这国产剧里的独特存在。
声明在先:虽然很多声音都在讨论原型案件,但为规避法律风险,同时也很反对以角色和原型的对比去揣测主创立场,所以下述探讨,只基于现实逻辑,不基于类似现实案件。
1
受害人与嫌疑人
刘奕君饰演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成功,已婚,情人无数,在带着新助理赵寻参加应酬酒局后与助理发生关系,然后被神秘人报警强奸。
林允饰演的职场新人赵寻,进入上市公司做管培生,被董事长看中后光速提拔为助理,在应酬酒局里被灌醉后,带到董事长房间发生关系,对上门的警察没有否认强奸,在警察局做笔录时否认强奸。警察不予立案后她内心经历着痛苦的煎熬,行为也反复无常:在董事长面前乖顺且否认强奸,在董事长律师面前却拒绝签署董事长提供的包养补偿协议,几番周折后,她在事发第五日决定报警,指控董事长强奸。
之所以标题写的是女人们,第一部分却要把女受害人和男嫌疑人写在一起,是因为必须合并讨论二人人设与关系,才能说清楚整个事件的性质。
大家都知道,强奸认定的核心标准说起来很简单,但在非暴力的胁迫情形里,无论是司法层面的取证与定罪,还是大众舆论层面的价值判断,都经常各执一词,难以断定。
难点通常在于,在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性索取中,无论是以“爱”为名或更赤裸功利,当女性没有坚定且明确表达“不”,她的意志可以被视为是自由的吗?
剧中,成功的律师对他委婉但准确地阐述了这样的状况
不一样的有性别因素:男女思维方式不同,男女对追求还是骚扰、情愿还是抗拒,定义不一样。
但更不同的是在权力关系里的位置:上位者和下位者对你情我愿的理解,截然不同。
成功这样的董事长,人到中年仍风度翩翩,对女下属的追求基本上是提拔、赏赐、许诺三件套,在他心里,以自己的条件和手腕,没有女孩子会拒绝:“真的要拒绝,你直说不就完了吗”。所以他对女生没有说出口的恐惧、抗拒、不适与难堪视而不见,或者干脆理解为女孩子的害羞和欲迎还拒。
而最无解的是,别看他被警察询问时也知道把事情讲得更美化一些,但这是他反过头来去回想事件的风险点所致,并不是他事发时揣着明白装糊涂——绝大多数与他处于同样状况的男性上位者,就是发自内心自信如斯。
而赵寻这个被不少观众骂又当又立的受害人,她面对权力者的懦弱,没有坚定说不的软弱,反复修改证词的游移,当然都是她的性格缺陷,这些缺陷令她自己陷入泥泞,也为强奸定罪提升了难度,更让不少观众破口大骂。但这些缺陷又有多少来源于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呢?事发后她的不妥当,又有多少出自一个女性被强迫后的应激反应呢?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个剧用无法定罪的模糊不清的细节“美化强奸”,但我觉得恰恰相反。
剧集从第一个镜头——林允那张惊恐的脸,就告诉观众,无论法律上是否能定罪,这是【事实上】的【强迫发生关系】。
而主创选择塑造这样一个有权有势还魅力十足的中年企业家——他事发前慷慨追求,事发后妥善安置
选择塑造这样一个胆小软弱优柔寡断的女孩子——她事发前没有明确拒绝上位者追求,事发时没有明确说不,事发后没有胆量第一时间说出真相
却恰恰是在用这样的两个角色和这样的一段关系,努力拓宽大众对“强奸”的认知。
主创在用一整部剧对观众剖析:在类似权力不平等的关系里,哪怕所有明面证据都顺理成章指向你情我愿,也有这样一种可能,甚至是很可能,是强奸。
2
女律师
周迅在剧中饰演被告律师林阚,这是一个从文本到表演都让我比较满意的女律师形象。
一方面,她日常的专业度呈现,是真正专业律师的样子。仔细看剧,你会发现这个角色观察很多,说话很少。需要她说话的场合,她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用词严谨、口吻克制。她的大段表述经常使用长难句,能明显看出说话人一边表述一边在脑中选取最准确的用词,因此语速并不快,她的情绪稳定,即使被极端情况逼出失态的瞬间,也能迅速结束,维系体面。
我认识非常多的女律师,她们也许性格不同作风不同,但如果提炼工作场合的共同点,基本都吻合上述特征。
另一方面,这个角色充分展现了【女】律师在强奸议题里的性别共同体意识。性别意识觉醒的女性,对于强奸指控中【有没有说不】【如何算说不】【为什么不明确表达不】这些最具争议的问题,会存在相当程度的理解共识,并因此很可能会深深共情,即使专业度一致,男律师和女律师,在处理自己客户被指控强奸的case里,也一定会有截然不同的心态,剧集非常细致地体现了这点。
而林阚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她是一个挣扎着走出来的大学版房思琪,她比谁都了解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示爱和由此延伸出来的关系,到底算不算真正的自愿。
那么,她在整个强奸案中对受害者最终会走向报警的敏锐意识,和过程中始终持有的对受害者的善意,就更顺理成章了。
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上述两方面的矛盾之处:
一个专业的律师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全力维护客户利益,这是专业性。
一个现代女性应该对疑似强奸受害者释放善意,并支持她不受制于强权,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性别共同体的良心。
角色的复杂度就在于此。从代理这个案子开始,专业和良心就一直在林阚体内作战,她一边收集有利证据维护客户利益,一边阻止客户用擦边手段处理受害人,哪怕在受害人决定报警的最后一刻,这位女律师仍然在努力维系这两边的平衡,既表明支持,也充分提示困难(如果受害人此刻仍有犹豫,这些困难提示,就还能动摇她的报警决定)到最后一刻也事实上在维护客户利益,虽然看起来不那么明显。
看预告,后续这位律师会为良心付出相当昂贵的代价,但前期的这些非常有说服力的铺垫,都让我相信这样一个角色,是可以并应该真实存在的。
3
妻子
如果剧中有一个人拿了爽文的大女主剧本,这个人应该是与董事长共同创业的妻子,陈数饰演的辛路。
但细端详“爽”的华袍,上面爬满了蚤。
我们来看剧情对这个妻子的设定。
与丈夫共同创建了上市公司,上市后为维护持股28%的丈夫在公司的唯一话语权,持股12%的她隐退做全职主妇,带着孩子在国外陪读。
而隐退的七年,就是丈夫一次又一次出轨的七年。丈夫的情人里有副总裁级别的得力手下、红颜知己,也有流水般的过客。
丈夫对她的评价是识大体顾大局,对他们婚姻的评价是基于利益共同体的坚不可摧。外界对她的评价,说好听点是成功男人背后恬淡如菊的女人,说难听的直接是忍者神龟。
然后某天,她在新闻上看到自己的丈夫因为被指控强奸而被警察带走,不得不匆匆赶回国内,收拾残局。
后来她又临危受命,在丈夫被羁押和丑闻缠身的关键时刻,出来主持公司大局,稳住局面。
如果不是后来她夺了前夫的权,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妻故事,甚至符合所有男性大佬心中的理想婚姻,我相信大家可以在现实中找到非常多的类似对照。
但这只是表故事,是别人眼中的辛路。
里故事是:辛路从来不甘于做一个傀儡妻子,她很早提出离婚,没能离婚的理由是夫妻二人就股权分割无法达成共识。
这次强奸案,她瞅准时机,以扮演完美妻子配合危机公关为要挟,谈成平分公司股份的离婚条件,瞬间令自己手中掌握的股份接近20%。
在丈夫无法掌权时,她受托出山,以联合创始人和副董事长的身份掌控公司,然后反手一击夺回权力,直接踢走前夫,自己合法坐上董事长位置。
这是野心家的剧本,甚至可能是所有男性大佬最提防也最担心发生的婚姻走向。
如果不考虑过程中作为婚姻被背叛一方的惨痛,那这个故事脉络,确实可以称为女性爽文。
但在这样现实主义题材的剧集里,单纯的野心家和单纯的贤妻都太标签化。辛路这个角色吸引我的,恰恰是表里故事在她身上的自然结合——有人味儿,有挣扎,有女性抉择的典型化呈现,强硬与柔软得浑然一体。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优秀女性即使在事业上努力打拼、在婚姻里努力经营,在各层面优秀得面面俱到,依然会陷入怎样的陷阱。
也同样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一个优秀女性在一切不可挽回走向失控后,她如何该争取时争取,该蛰伏时蛰伏,该反手一击时不留余力,情感归情感,理智归理智,利益归利益。
4
“红颜知己”
董洁饰演的女下属李怡,是一个归顺了的赵寻。
她是这几个女性角色中异化程度最高的,甚至可以说是性别女、思维男。
她也表现得对董事长成功最忠诚、最爱慕,虽然主创给她的名字暗示着另一种解读。
我们很容易遥想当年,在她还是一个职场新鲜人时,彼时更年轻的董事长如何追求她、提拔她、许诺她。
而她做出了与赵寻不同的选择,接受了这一切,与上位者发展婚外关系,借此踏上了职业快车道。这中间有多少是利益驱使,又有多少是情感驱使,除了她自己,没人说得清。
然而即使是她自己,其实也很难说清,那所谓的深情厚谊,有多少是来源于权力的魅力,有多少是她对自己年常日久的暗示与催眠——房思琪怎么能不爱老师呢?
时至今日,她与成功的利益共同体,其实比成功与辛路的夫妻利益共同体更为坚固,因为妻子可以离婚可以分走股份可以一脚踢开成功,只要公司股价不崩盘,她的利益不会根本性受损。
但她作为情人,作为基于情人关系才能坐稳的副总裁,只要成功不掌权,她就会失去自己多年来巨大代价得到的一切。
所以,她才一定是整个事件里,对受害人赵寻下手最疯狂、最不择手段的那个。
像什么呢?特别像那种被重男轻女父母养大的女儿,婚后对自己的儿女变本加厉地重男轻女。
在国内做这种剧,是吃力不讨好的。
它要探讨的核心,其实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性同意判断标准。
基于这个核心,剧情反复探讨了司法的标准、民众的标准、舆论的标准、当事人自己的标准、男性和女性各自的标准。
挖掘越深,塑造人物越复杂,呈现角度越全面立体,就越难给观众一个笃定的答案,就越不可能在那些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里站队。
主创并不想粉饰太平,也不想起高调喊口号。剧情如手术刀般一层又一层剖析女性内心,令女性不得不面对那些可能是懦弱的、虚荣的、耻感深重的但真实的自我。但它也并不站在高地上对不够先进、不够勇敢、不够坚强的女性指指点点。
对女性社会生存状况的描述越贴近现实,本质上也会越致郁,越让寻求娱乐性的观众本能地抗拒。
而上述所有,都让这部剧走向了热度与爽感的反面,甚至会因为四面不讨好而被指摘和谩骂。
但在失去了调查记者的当下,在信息茧房越来越让大众偏执而自负的当下,我们格外需要冷静的全景的深入的剖析,格外需要这样的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