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世界里,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真谛和俗谛。据说这两个概念最先是由佛陀本人提出来的,以至于后世各宗各派的解释非常之多,并没有大家公认满意的答案。
提婆比法师的解释是:俗谛是“假 有”,真谛是“真有",在他那里这两个概念是用来判断佛法的真假一个工具,也就是凡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出来的都是假的,反之则是真的。
龙树法师的解释不一样,他说:俗谛是达到真谛的一个必要途径。对于我们众生来说,俗谛是达到真谛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所以在龙树的佛法修行中强调的是“中道”,既不能偏重俗谛,也不能放弃俗谛直达真谛。
就我个理解,所谓的俗谛就是我们普通人学习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可以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获得的。从另外个角度说所谓的知识就是前人或别人的经验,如我们现在学习的经典及数理化等都属于俗谤的范围。
而所谓的真谛就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也无法相互传授的。只能通过体悟、实怔才能获得的。跟我们平常学习的文化和知识没有直接关系,甚至跟佛经也没太大的关系。所以佛教才有把佛经比作舟,到岸即弃的说法。
真谛与其说是一个概念,不如说是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的奇妙是无法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或传授给外人,因此没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没有办法体会和感受的。
真谛既然是语言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怎么才能让别人去体悟呢?
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其实最好的俗谛就是佛经。但佛经本身并不是真谛,只是通往真谛的一个途径或者法门,仍然属于“假有”的范围,所以你要真是悟真谛之后,佛经这个“假有”或者俗谛对于你已经没有用 了,也就可以丢弃了。
但如果你悟性不够,把佛经当作真谛,执着于“假有”,那只能说明你离真正的觉悟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