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亚佐夫是苏联最后一位元帅,扛过枪、打过仗,从卫国战争一路走到国防部长的高位,见证了苏联的辉煌与解体。
去世前,他留下了一段让人深思的话:俄罗斯应该学学中国,走“中国道路”。

1924年亚佐夫出生在苏联鄂木斯克省一个叫亚佐沃的小村庄。家里是地道的农民,爹妈靠种地养活四个孩子。
1933年,他爸去世,留下他妈一个人拉扯全家。
亚佐夫小时候就得帮家里干活,推独轮车、送信,日子过得紧巴巴。村里上学条件也不好,但他硬是咬牙读完了书。

卫国战争打响,17岁的亚佐夫坐不住了。他瞒着家里,谎报年龄跑去参军,被编进红军步兵部队。没多久,他被送到莫斯科高等军事指挥学校突击培训。
1942年毕业后,他直接上了沃尔霍夫前线,当了个步兵排长。
战场上炮火连天,他带着几十号人守阵地,亲自操机枪压火力,受了伤也不下火线。
后来他升了连长,参加过列宁格勒围困战、波罗的海进攻,算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战争结束,亚佐夫没停下脚步。
他进了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在军队里一步步往上爬。古巴导弹危机他被派到古巴指挥地面部队,跟劳尔·卡斯特罗搭档,负责部署核导弹。
那时候美苏剑拔弩张,他每天盯着作战计划,生怕出一点差错。
1970年代,亚佐夫又管过克里米亚的第32军团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中央集团军。1984年,他调到远东军区当司令,管着边疆一大片军事地盘。

1987年,一件大事把亚佐夫推上了国防部长位置。
那年5月28日,一个西德小伙子开着飞机穿过苏联防空网,降落在莫斯科红场,搞得全国上下脸都丢光了。
原来的国防部长索科洛夫被撤,戈尔巴乔夫看中了亚佐夫的能力,5月30日把他提上来。
亚佐夫上任后抓得特别严,亲自跑部队检查装备,要求演习都按实战来。1990年,他被戈尔巴乔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这也是苏联最后一次授这个衔。

不过,他跟戈尔巴乔夫在裁军问题上尿不到一个壶里。
戈尔巴乔夫想缩减军备,跟美国缓和关系,亚佐夫觉得这会削弱苏联的底气。
他担心国家安全受威胁,心里一直憋着火。
到了1991年,苏联眼看着要散架,他坐不住了,加入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想搞政变保住国家。

结果计划没弄好,他刚回莫斯科就被抓了,从元帅变成了犯人。
政变失败后,亚佐夫在监狱里蹲了两年。1994年大赦,他才算重获自由。
晚年他没闲着,当过总参谋部的军事顾问,时不时在会上说两句。
他虽然没了实权,但对国家的关心一点没少。尤其是看到苏联解体后经济乱成一团,他心里更不是滋味,开始琢磨俄罗斯到底该怎么走下去。

2019年秋天,亚佐夫接受了《共青团真理报》记者巴兰茨的采访。
这次谈话是他去世前最后一次公开表达看法,他特意交代记者,自己走之前别发出去,怕惹麻烦。
采访里,他直截了当地说,俄罗斯现在的问题出在经济和社会上,苏联解体后的私有化把国家资源都弄到少数人手里,老百姓啥也没捞着。他觉得这不行,得改。
亚佐夫提到,他去过中国,看到中国发展得热火朝天。

国有企业管着大头,私营经济也有空间,政府手里攥着资源,国家发展快得像坐了火箭。
他建议普京学学中国,把自然资源慢慢收回来,像石油、天然气这些,不能老让寡头说了算,得让国家拿回去,给老百姓谋点福利。
他还觉得俄罗斯政府干活太磨叽,他以前当部长时,天天盯着任务落实,谁干不好就换人。
现在他看普京这边,部长们有的不顶事,政策喊得响落实得慢。

他直言:“政府得有效率,计划不能光说不练,像数字经济这种东西,得拿出真成果。干不好的部长,赶紧撤了,别占着位置混日子。”
亚佐夫访华时,跟中国军方聊过,参观过他们的军事设施,觉得人家军队管得严,背后是国家经济撑腰。
他认为中国牛在两点:一是政策灵活,既搞市场经济,又不放手关键产业;二是政府执行力强,说干啥就干啥,不拖泥带水。
他希望俄罗斯也这样,通过国家引导经济,把国力搞上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搞私有化,财富集中得太厉害,贫富差距拉大,老百姓怨气重。
他管这叫“没人情味的资本主义”,希望普京能弄出个“人性化资本主义”,让国家有钱、人民有盼头。
他也明白,这事不好办。
俄罗斯跟中国国情不一样,历史包袱重,改起来阻力大。但他还是说了,算是给普京提个醒,也给国家未来指个方向。他这话不是空想,是从自己几十年的经历里琢磨出来的。

2020年亚佐夫在莫斯科去世,96岁。他走得很平静,家里人陪着,身边放着几本军事老书。
俄罗斯国防部发了讣告,说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为军队建设立了大功。
葬礼在莫斯科郊外的军事公墓举行,普京和绍伊古送了花圈。普京在悼词里夸他是“杰出的军事领袖”,一辈子都在为国效力。

俄罗斯这些年确实在能源上收了点权,像俄罗斯石油公司、加斯普罗姆这些国有企业份量挺重,跟亚佐夫的想法有点像。
但普京没明说这是学中国,更多是强调经济主权和地缘政治。亚佐夫的建议算不算起了作用,谁也说不准,但至少给了大家一个讨论的点。
学术圈也热闹起来,一些历史学家觉得,亚佐夫的话带着苏联的集体主义影子,想在市场经济里找平衡。

还有人说,他看好中国,其实是俄罗斯精英对西方路子不满意,想找别的出路。
亚佐夫走了,但他的影响没散。他是卫国战争的英雄,也是苏联解体的见证者。他打了一辈子仗,最后还在为国家操心。

参考资料
《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报道
[1]黄登学.亚佐夫:苏联解体并非时代必然[J].决策与信息,2010,(10):54.
[1]苏联最后一位元帅获普京授勋[J].世界知识,2014,(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