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传感器大会于12月1日至2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期间赛迪研究院发布了多份关于传感器产业的报告,揭示了全球及中国传感器市场的最新规模与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根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3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
其中,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3644亿元,同比增长14.9%。
这表明,尽管全球传感器市场增速放缓,但是中国市场却展现出更强劲的增长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电子成为中国传感器应用市场的最大领域,占据了23.7%的份额。
然而,由于汽车电子、工业互联网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传感器市场的增速将主要来自这些新兴领域。

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将促进传感器需求的增加。
随着消费者对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家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和健康监测系统也将推动医疗领域的革命。

在汽车电子方面,随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传感器的需求也将迅猛增长。
此外,工业互联网领域也将在未来数年内呈现巨大的增长潜力。
根据预测,未来三年间,中国传感器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5%。

从这一数据可见,尽管中国市场目前还处于较小规模,但其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瞩目。
智能传感器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赛迪研究院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139亿元,占整个传感器市场的37.5%。

因此,在未来几年中,中国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将迎来全面升级,不断与新兴技术进行融合,从而推动行业的智能化与互联化进程。
中国传感器市场形势。根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报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中国传感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市场中,共有五大细分应用领域亟待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首先,消费电子领域表现出引领整个中国传感器应用市场的趋势。
然而,汽车电子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更进一步。

其次,压力传感器仍然是应用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也是重要的产品之一。
压力传感器在工业、医疗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它们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第三,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中,压力、电流和图像传感器分别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压力传感器占比17.8%,电流传感器占比15.2%,而图像传感器更是高达30%之多,其应用范围包括安防、医疗和测量等多个领域。

第四,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传感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
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将达到2140亿元,占整个传感器市场的比例高达38%。
这反映出中国在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最后,2023年各个地区的传感器市场规模情况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华东地区以1221.2亿元排名第一,占整个中国市场37%之多。
华南地区紧随其后,为888亿元,占比24%。
而华北地区则以396亿元排名第三,占比11%。
西南地区以325亿元位列第四,占比为9%。

总而言之,中国在全球传感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其各个细分应用领域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随着智能化和互联化等新兴趋势的兴起,中国传感器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1.消费电子领域:
根据赛迪研究院的数据,2023年消费电子行业内收入占比为23.7%。
主要驱动力包括消费者对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便利性的需求不断上升,以及先进技术如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的普及。

2.汽车电子领域:
汽车电子行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这可以归因于对电动汽车(EV)及自动驾驶(AD)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些新技术,需要大量精确度高、可靠性强且能够提供实时数据反馈的各种各样类型的先进传感器。
3.压力和电流传感器:
压力和电流传感器在整个工业过程自动化、航空航天等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在全球范围内,这些行业对这两类专用高精度、高稳定性且反应迅速的小型且多功能精密工业测试仪的需求在持续快速增长。
4.工业互联网:
随着中国加快制造业趋于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对各种专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中的不同类型的重要先进专用小组精密工业测试仪及设备之间的数据反馈与控制功能需求正在急剧增长。
5.图像和医学成像系统:
图像及医学成像系统使用高度精密图像处理及分析专用设备来生成高质量视觉数据。
由于对医学保健日益关注,以及科学研究上的快速进步,这项行业也展现出强劲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