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军事观察领域聚焦于中国海军在塔斯曼海域的一系列动态,特别是美国知名军事网站《战区》对中国055型导弹驱逐舰编队在该区域实施实弹演练的深度报道,引起了广泛讨论。
据该报道揭示,中国海军舰队已顺利完成两次实战化演练,其中第二次尤为引人注目,涉及055型“遵义”舰上的130毫米主炮实弹射击,而一旁的新西兰护卫舰则作为观察者见证了这一震撼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公开表达了对中国海军首次实弹射击前未提前向澳方通报的不满,指出这一行为违反了国际惯例中通常要求的12至24小时预先通知原则。
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中国海军却在演练前确保了向途经塔斯曼海上空的民航航班发出安全警示,要求其保持安全距离。
这一做法被部分美国媒体解读为有意给澳大利亚“脸色看”,意在展示中国在地区军事存在的影响力。
尽管如此,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官方均保持了克制态度,承认中国海军在塔斯曼海进行航行与军演的合法性,同时建议未来能提前进行通报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此次中国海军的行动相较于以往显得尤为突出。
以往,中国在该地区的水面活动多以侦察船只的单舰行动为主,而此次则是由包括055和054A型战舰在内的强大舰队组成,展现出中国海军力量的显著提升。
舰队不仅沿澳大利亚东海岸进行了长距离航行,还在塔斯曼海分别举行了防空与舰炮实弹演习,这一系列的战术部署无疑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在必要时刻,中国海军有能力迅速封锁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空通道,进而对地区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澳大利亚方面或许还需深思,中国海军未来是否同样具备切断其与关岛之间联系的能力。
新西兰国防部长朱迪思·柯林斯对此次中国海军的实弹演练反应强烈,认为这凸显了新西兰国防预算需进一步增加的重要性。
然而,从军事力量的对比来看,无论是新西兰还是澳大利亚,在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力量时,均显得力有不逮。
新西兰海军的核心力量是两艘“安扎克”级护卫舰,而澳大利亚虽稍强,拥有3艘“霍巴特”级驱逐舰、7艘“安扎克”级护卫舰及6艘“柯林斯”级潜艇,但与中国海军现有的8艘055型大驱(另有2艘即将服役,4艘在建)相比,仍显逊色。
中国海军的055大驱数量已超越了澳新两国所有驱逐舰与护卫舰的总和,彰显了中国海军力量的迅猛发展。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作为“五眼联盟”成员,长期以来在美国的引导下参与对华战略围堵。
然而,中国海军此次在塔斯曼海的实弹演练,不仅是对自身军事能力的展示,也是对“五眼联盟”成员国的一次深刻提醒,促使它们重新审视自身在中美竞争中的立场与角色。
这次行动无疑加深了地区乃至全球对于中国海军崛起的认识,同时也促使相关国家思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寻求平衡与自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