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煤炭市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复杂态势。一方面,动力煤市场受高库存压制与高成本支撑的双重作用,价格中枢保持窄幅震荡;另一方面,关税政策调整与进口煤成本变化也为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
市场现状:僵持中寻求平衡当前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稳运行,各热值煤种报价基本持平。这种僵局源于供需双方的博弈:需求端受电煤消费淡季和非电行业采购平淡影响,呈现疲软态势;而供应端则因发运成本偏高和优质煤紧俏,卖方普遍存在挺价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大秦线春季检修对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减少了港口调入量,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山西地区煤炭的外运能力,这为煤价提供了一定支撑。
关税影响:长期大于短期美国加征关税确实对我国制造业带来冲击,尤其是钢铁、化工等高耗煤行业可能面临出口受限的困境。据测算,GDP增速每下降0.5-1%,将减少动力煤消耗3000-6000万吨。这种影响虽然存在滞后性,但可能在未来逐渐显现。
不过,我国对美煤的依赖度较低(仅占总进口量的2.2%),加征关税后,进口商可转向印尼、俄罗斯、蒙古等国采购,国际市场供应相对宽松,能够填补美煤缺口。因此,关税对煤炭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更多是通过产业链传导产生间接影响。
未来走势:多空因素交织展望后市,几个关键因素值得关注:
库存变化:北方港口库存持续去化,若这一趋势延续,可能为煤价提供支撑需求复苏:非电行业"金三银四"传统旺季能否带来采购需求回升成本支撑:目前内贸煤成本居高不下,卖方抵抗降价意愿强烈政策调控:国家对长协煤兑现的保障要求将影响市场供应格局综合来看,短期内煤价大概率维持低位震荡态势,既难大幅上涨,也缺乏深跌基础。中长期走势则需观察工业用电恢复情况以及关税政策对制造业的实际影响程度。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港口去库进度和电厂日耗变化,这些指标将成为判断煤价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国家本想拉高煤价 变向的拉高 钢铁水泥 电力价格 从而拉高工业产品出口价格 哪曾想 他们那么能撑 框框亏钱猛生产 毛钱没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