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符换新桃,万象皆焕新
值此新春佳节
特意为您送上一组养生挂历
快来码住2025年
12个养生关键词
开启新一年吧
▽▽▽
1月:做好保暖护“两头”(护头护脚)
养生节点:一月天气寒冷,同时是二十四节气之末的大寒、小寒。
宜吃黑色食物如黑豆,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既能滋肾阴,又能助肾阳。宜吃羊肉、核桃。

2月:努力做到“三个早”
(早防晒 早起晚睡 衣服别早脱)
养生节点:二月初春已经到来,“立春”和“雨水”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前两个。
早春时节,宜多吃具有生发之性的食物来激发身体活力,如韭菜、豆芽、竹笋等。

3月:防病侵可备“两茶”
(化橘红三宝茶、菊苣栀子茶)
养生节点:三月已经进入“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是传染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证充足的睡眠。
春日宜少酸,增甘,以养脾气。宜吃山药、大枣、小米、银耳、枸杞子。

少吃酸味食物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
4月:养生秘诀两个“柔”
(饮食柔、运动柔)
养生节点:四月清明到来,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翻过谷雨即初夏。但气候越是变换,养生越要注意柔和适度。
宜吃香椿、菠菜、木耳、莲子、兔肉等。

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
5月:养身应重滋养、祛湿气
养生节点:五月立夏和小满节气到来,人体也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应该注意健脾祛湿。
宜食清热利湿食物。如赤小豆、薏仁、丝瓜、绿豆、冬瓜、西瓜。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等。
6月:驱除夏倦需养成三个习惯
(午睡补眠 饮食应少荤多素 适量运动)
养生节点:六月芒种、夏至到来,人们易感疲倦,也很容易中暑,晚睡早起,午睡补眠,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增强体质利于气血运行。
宜饮食清热生津,如苦瓜、黄瓜、青梅、菠萝、荔枝、芒果等。

忌辛辣油腻之品。
7月:祛湿养心得清凉一夏
养生节点:七月有小暑和大暑,也是最热时节。人出的汗多了,慵懒乏力,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应劳逸结合、保护阳气;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疾病;防中暑,多饮水。
饮食宜清心祛暑。如黄瓜、苦瓜、西瓜、绿豆、鸭肉、泥鳅、菊花等。
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图源:稿定设计
8月:夏末秋初润燥也要健脾
养生节点:八月迎来立秋,暑去凉来。处暑意味着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此时养生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燥则润之”。
饮食宜少辛多酸,如西红柿、柠檬、猕猴桃、蜂蜜、葡萄、百合、银耳等。

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食物、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
9月:秋意浓时护心润肺
养生节点:九月有“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日夜温差大,下雨气温下降更为明显。
宜吃生津润肺食物。如梨、甘蔗、杏仁、山药、莲藕、白萝卜、百合、西洋参等。

图源:稿定设计
忌吃鱼虾、海腥,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辣椒等。
10月:晚秋保健应“三防”
(防秋寒、防秋燥、防秋郁)
养生节点:十月寒露、霜降节气来临,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秋季的最后两个节气,热与冷交替,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宜吃甘淡,滋润食物,如橘子、山药、莲藕、白萝卜、银耳、苹果等。
少吃葱、姜、蒜、辛辣之品,吃螃蟹要加以克制。
11月:冬季进补不“盲补”
养生节点:十一月是立冬、小雪节气,“冬季进补,上山打虎”,但也不能“盲补”,应遵循“少咸多苦”的大前提。
宜多食猪肝、羊肝、橘子、大头菜、莴苣等。

忌食寒性之品,如海鲜等。
12月:隆冬重在补肾藏精
养生节点:十二月大雪、冬至节气已至,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12月大雪节气之后更要注意“补肾藏精”。
宜吃狗肉、羊肉、鹅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

忌生冷,如海鲜等大寒之品及冷饮、油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