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著名电影《牧马人》之外的一些花絮。
什么花絮呢?
就是电影《牧马人》的男主角朱时茂、女主角丛珊在拍完电影后都选择了出国。
是的,哪怕是“浓眉大眼”的朱时茂也在1992年旅美了,他在美国待了至少两年,并且还参加过多次旅美演员组织的面向美国华人的演出。
至于电影原著小说的作者张贤亮,他就更放飞自我了;张贤亮先是通过开办影视城成了亿万富翁,而且还在婚后交往了多名女性。
张贤亮2014年去世后,就有媒体报道说他在婚后还交往了20多个“女朋友”。
张贤亮功成名就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毫不讳言自己交往过很多女友。
可以说,尽管《牧马人》讲述了一个“主动与过去和解,共同创造美丽新世界”的故事,主角许灵均爱国之心与爱家之情交织,决定了他的最终选择:与妻子留下来,他舍不得祖国,更舍不得家人和乡亲。
可以说,电影是对20世纪80年代“出国热”以及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批判以及抵制。
然而颇具讽刺色彩的是在电影之外,两位主角相继在1987年、1990年出国;电影原著小说的作者更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代表人物。
这大概就是兰台想给大家介绍电影《牧马人》幕后花絮的原因吧。
01、
张贤亮,1936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儿时曾居住于南京狮子桥的“梅溪山庄”,在筹市口上中学。
张贤亮也算是出身名门望族,张贤亮的爷爷张铭曾参加过孙中山的同盟会,在北洋政府担任过副部级的高职;1927年之后又接连担任过荷兰印尼殖民地的爪哇总领事。
张贤亮的父亲张国珍曾留学美国,还曾担任过“少帅”张学良的英文秘书。
1955年,在父亲去世后,张贤亮和母亲、妹妹一块从北京“移居”到了宁县贺兰县某农场落户。
张贤亮在紧张的劳作间隙,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十几首诗词和散文;不久之后,他就从农场调到了兰州,在甘肃省干部文化学校担任教员。
1979年,张贤亮恢复了名誉。
1980年,张贤亮就发表了长篇小说《绿化树》,一经出版,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共鸣。一时之间,张贤亮这个名字红遍了大江南北。
电影《牧马人》就是导演谢晋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的。
张贤亮除了是著名作家,还是作家里最会做生意的。
1961年冬天,25岁的张贤亮到距银川市20公里的镇北堡集市买盐时,发现荒滩上耸立着两座古堡废墟竟有特殊的视觉形象。
20年后,1981年,张贤亮将当时已成破羊圈的废城堡推荐给谢晋做电影《牧马人》外景地,此后,张艺谋、姜文、陈凯歌、周星驰等著名电影人追寻“荒凉”鱼贯而来。
张艺谋的《红高粱》,让镇北堡名声大振。
1993年,张贤亮用自己的所有积蓄——70万人民币创办了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把荒凉的镇北堡打造成了4A级景区,成了国内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电影电视的著名外景拍摄基地。
张贤亮也因此成为了亿万富翁。
张贤亮成名后,他在私生活方面和他笔下的许灵均完全是“南辕北辙”,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可能只守着一个妻子:
我有很多女人,我这种人不可能一夫一妻,我从来踩在法律的边缘,很安全。
2014年,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
02、
《牧马人》的男一号许灵均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朱时茂。
大家对朱时茂应该很熟悉了,这里兰台就不多饶舌了。
但是,关于朱时茂曾在美国至少生活过两年,相信大家就不太清楚了。
事实上根据当时的报道,朱时茂是在儿子朱青阳出生才1个月的时候赴美的。
不知道为什么,目前互联网上关于朱时茂1992年赴美的消息的消息很少;不过兰台还是找到了朱时茂出国的一些报道。
比如在介绍著名的“国画”大师,有“艺坛圣哲”美誉的赖少其先生生平的报道里,就提到赖少其先生在1991-1992年办画展时,朱时茂就曾出席其画展。
而同时参加画展的还有当时驻纽约领事馆总领事张伟超(之后担任全国侨办副主任)。
兰台还找到了一则1995年关于朱时茂的一篇新闻报道,报道里明确提到朱时茂在美国生活了至少两年,而在这两年时间里,他还积极参加中国旅美演员组织的“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演出。
并且他还考察了纽约、费城、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等十几个大城市,而且还和朋友合伙在美国开了公司。
所以网上盛传朱时茂拥有美国绿卡,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至少是他在美国几年时间里为妻子和儿子布置好了一切,妻儿才移居到美国的。
相比《牧马人》里主角许灵均婉拒父亲赴美邀请,朱时茂这个主演却在1992年主动赴美,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03、
至于《牧马人》的女主角丛珊的情况和朱时茂还不一样。
可以说,朱时茂还算是“功成名就”后的主动选择的话,丛珊的出国路线就是20世纪80年代标准的“出国路线”。
她虽然因为主演了电影《牧马人》而名满天下,但是当她拿到了法国政府奖学金后,她却义无反顾的选择赴法学习舞台剧。
之所以说她是义无反顾,是因为她当时已经是一名电影演员了,按理说根本没必要去法国学什么舞台剧,但是她还是去了。
而在2020年丛珊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当时她就是想出国:
1987年我去法国留学,客观上是我拿到了一个奖学金,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我骨子里对多元文化非常有兴趣,去法国可以了解陌生国度的文化,学习不同的语言。
而且丛珊比朱时茂“走得更远”,她很快在法国与她第一任丈夫结婚,并以最快速度拿到了法国国籍。
1999年,离婚后的丛珊选择回到北京定居。不过丛珊的儿子一直生活在法国。
END
参考资料:
《丛珊:90后喜欢《牧马人》惊到我》,人民网;
《张贤亮曾谈爱情:我有很多女人 我不可能一夫一妻》,中国新闻网;
《赖少其境外文化活动之十二--赴美国举办展览》,雅昌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