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之豪门罗氏家族风云史

娱乐史记 2021-11-28 06:37:37

文:话多多

喜欢看清宫戏的网友们,想必对乾隆年间,九子夺嫡的剧情并不陌生,然而,比电视剧还要精彩的,则是罗鹰石家族九子争产事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罗鹰石家族。

有人说,香港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劫匪随便绑架一个路人,都可能是某某百万富翁家的亲戚,但是香港真正的富豪,绝非一般路人可比,用啥衡量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真正的富豪,是禁得起败家子折腾的,因为底子够厚,玩得起。

罗鹰石家族就是这样折腾得起的类型。

1913年,罗鹰石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

7岁那年,罗鹰石跟随父亲去泰国经商,商场如战场,风云诡谲的权谋算计比书本上的知识有趣多了,罗鹰石受父亲影响,渐渐地对学业并不太上心。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15岁的少年,在父亲的鞭策下,勉为其难地回乡继续求学,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无是处的败家子,知耻而后勇的少年,奋发图强,凭借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罗氏一族,最早从事的是经营土特产和洋货的生意。

时光流逝,钱财善聚,罗氏家族生意越做越大,从泰国,到曼谷,从上海,到日本,这些地方都留下了罗氏一族经商的痕迹。

1938年,罗氏举家南迁至香港。

从最初创业的步履维艰,再到家族崛起的生意扩张,也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时间而已。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长大成人后的罗鹰石,他的商业眼光丝毫不逊色于自己的父亲。

为了自立为王,缔造自己的商业帝国,罗鹰石提出了分家。

父亲并没有感到意外,他知道,这个儿子终于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了。

1951年,罗鹰石从家族分家协议中,连同分红在内,共分到了数十万的创业资金。

四年后,凭借自己的精明能干,这数十万变成了一百万。

1956年,罗鹰石涉足房地产,在香港全面建设的经济浪潮中,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辛勤耕耘数十年,成为香港的超级富豪。

罗鹰石不仅有经商的头脑,还是一个长情之人。

他的一生只娶了一个太太,就是杜莉君。

1962年,罗鹰石创办鹰君地产之时,在自己和太太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由此可见,太太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作为罗氏家族的第一夫人,杜莉君的生产能力丝毫不逊色于老公的赚钱能力。

罗太杜莉君在罗鹰石优良基因的加持下,为罗家开枝散叶,共生下了六子三女。

罗家重视子女教育,子女都是高学历,其中有三位都获得了博士学位。

罗鹰石确实教子有方,罗家子弟想要继承父辈家业,都要从基层做起,虽然个个养成了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性格,但是却也为日后的兄弟失和、父子反目成仇,埋下了祸因。

罗家之所以能从暴发户晋升到富豪之列,立下这个汗马功劳的人,正是罗家大少爷罗孔瑞。

当年从澳洲回国之后,罗孔瑞就将罗氏地产的工业化转为商业化,这一招神来之笔,将罗氏地产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罗氏一族也因此进入地产大亨之列。

大少爷成为地产业的精英,二少爷罗旭瑞也不甘落后,金融出身的他,投资眼光并不次于刘銮雄,他在股市上的表现,曾经被人称之为股市狙击手,在他稳准狠的商业布局之下,罗氏旗下的上市公司很快就增加了三家。

三少爷罗旭瑞一心一意研究医学,人生志向是做救死扶伤的医生,一直在海外求学。

四少爷罗康瑞属于创业型,他一边在罗氏集团任董事,积累管理经验,一边跟父亲借了十万港币,创立了瑞安集团,借助罗氏的力量,在外面开疆扩土,成为地产业的新贵。

罗氏门下,个个都是精兵良将,看着子女们个个成材,彼时的罗鹰石,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顺风顺水。

然而,罗氏一族的繁荣盛世,从1982年开始出现了转折点。

这一年,受香港金融危机影响,二少爷罗旭瑞在股市上的表现屡次失手,原本最有望成为罗氏继承人的他,受到了罗鹰石的怀疑,渐渐失去父亲的信任,父子因为商业决策的各执己见渐渐失和,甚至因此分道扬镳。

1984年,罗旭瑞离开了“鹰君”,之后自主创业,成立公司之后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向父亲罗鹰石发起了商业攻击,对自家产业富豪酒店发起了敌意收购,以高于市场价三倍的价格进行收购。

那么,罗旭瑞为啥敢这么干呢?

原来在这一年,罗家买了一份家族信托基金,将全部家当投入其中,买了一份企业股权,然而受益人列表中,却并没有二少爷罗旭瑞、二小姐罗慧琦、三小姐罗鸿镟。

罗旭瑞知晓后,知道自己在父亲心目中再也没有任何位置,于是彻底脱离了父亲的掌控,并且发起了反击。

二少爷罗旭瑞的背后插刀,让罗鹰石对其彻底失望,也因此对他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如果说二少爷的背叛让罗鹰石痛心疾首的话,那么大少爷的行为则差点让罗鹰石一蹶不振。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大少爷罗孔瑞竟然趁着老爷子跟老二互相撕逼的当口,贪墨自家资源,收受贿赂,给集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罗鹰石一气之下,将其踢出了董事会,好在膝下儿子众多,他急忙调兵遣将,重新进行家族企业的人才布局。

罗鹰石将远在国外学医的老三罗嘉瑞以及老五罗鹰瑞召回国,没想到罗鹰瑞不喜欢经商,罗鹰石只好将尚在底层磨砺的老六罗启瑞提拔进董事局进行培养。

彼时的二少爷罗旭瑞,还等着看父亲的笑话,没想到老爷子重新布局之后,鹰君集团却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罗旭瑞原本以为学医的老三成不了啥大气候,没想到虽然是学医出身,但是三少爷罗嘉瑞却天赋异禀,在老爷子的一番调教之下,很快领悟了经商诀窍。

1985年,罗嘉瑞对鹰君进行资产重组,仅仅用了四年时间,鹰君就盈利了10亿港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对于罗鹰石来说,把儿子们培养成独当一面的将才,是他最大的骄傲与荣耀,然而,他的商业帝国王位只有一个,这才是后来兄弟失和最大的祸根。

豪门内部因为财产分配不均的事情,父子反目,兄弟失和的事情屡见不鲜,罗家也不例外。

2006年,罗鹰石去世,王位空悬,罗家的争产大战也徐徐拉开了帷幕。

自从三少爷罗嘉瑞掌管家族企业大权之后,他就把最可能威胁他的六少爷踢出了董事会,从此罗家的争产大战分为两大阵营。

2016年,罗太太杜莉君一纸诉状,将汇丰国际信托告上了法庭,原来杜莉君将汇丰信托视作代她管钱的工具,当某一天她发现这个工具人居然不听自己指挥的时候,老太太生气了,于是到法院击鼓鸣冤。

而这桩官司的幕后推手,正是离家出走多年的二少爷罗旭瑞,如今的他,早已是身价250亿的集团老总了,为何还要跟三少爷他们过不去呢?

其实,不过是蒸不了馒头争口气罢了,当初为“鹰君”集团呕心沥血的往事依旧难忘,所以在二少爷心中,老三他们不过是坐享其成的一帮纨绔子弟罢了。

于是,在罗旭瑞的怂恿下,杜莉君跟老三他们的关系也渐行渐远,这一切家中变故,急坏了一个人,他就是老四罗康瑞。

在家产争夺大战当中,罗康瑞是唯一一个置身事外的人。

眼看着母亲因为跟老二亲近,跟众兄弟失和,百岁之龄的老人,有家回不得,天天住酒店,因为打官司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鸡飞狗跳,罗康瑞急在心里,却无能为力,面对娱记采访,他无奈的表示:“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我们家的事,让大家见笑了”。

罗家的这场官司,已经打了好多年,诉讼费用都花了好几个亿了,也因此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豪门之家,真的会因为金钱而感情淡漠吗?实则不然,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罗康瑞对待金钱的态度,或许值得深思。

当年罗康瑞跟霍震霆同时爱慕上了港姐朱玲玲,但是因为朱玲玲嫁给了霍震霆,罗康瑞一直深以为憾。

27年之后,朱玲玲离婚,罗康瑞居然跟结发妻子离婚,迎娶了朱玲玲,并且将自己名下46亿的资产,分成两份,悉数交给了朱玲玲,由此可见,在罗康瑞的心目中,人比钱更重要。

面对罗氏一族因为金钱分崩离析,亲情淡漠的局面,罗康瑞最大的心愿是早日结束这一场家族闹剧。

回望罗氏一族的奋斗史,让人不禁感慨万千,罗鹰石确实教子有方,每一个儿子都很优秀。

然而,这样的优秀,注定了兄弟失和,王不见王的结局。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阅读:0

娱乐史记

简介:聊聊娱乐圈那些年发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