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生成为一名黑人,你能接受吗?
发达的体魄、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乐观的心态,“金手指”系统加持之下,你能重启开挂人生吗?

队长做过很多期黑人视频,起初对“人人生而平等”深信不疑,然随着逐步探索,冥冥中仿似有一种天生的力量,在影响我们的意识,直到队长看到美国基因学家凯瑟琳·佩奇·哈登的大作《基因彩票》,原来这种宛如跗骨之蛆般的力量叫做“基因”。
凯瑟琳在书中提到,人生来自带气运,而气运决定基因。
每一对父母的组合,能出现70万亿种结果,你的高矮胖瘦、智商高低,以及肤色的黄白黑,正是这70万亿种组合之一。
只可惜,我们并没有选择权,就像一场“彩票游戏”,能不能中大奖全凭天意。
正是因为不可控性,才有了不公平之说。而作为幸运儿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追求公平”,凯瑟琳书中称之为“补偿性公正”。
有些人生来残疾,也有些人天生智障,而肤色的差距更是不可避免。既然全是基因彩票的结果,那为何不能一视同仁?
就以美国为例,对待残疾人无微不至,甚至被誉为“残疾人的天堂”。反之,黑人却屡屡遭受歧视。
说的直白一点,早在基因组合的那一刻,差不多就已决定了你未来的生活。
体魄、智商、肤色,假如你一个号码都没有对上,试问何来逆天改命?
既然有不公平,就会出现贫富差距,甚至上升到极端主义,也就是所谓的“优生学”一说。队长要特别强调的一点,这里的“优生学”,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优生优育。
1869年,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出版了书籍《遗传的天赋》,在书中首次提到了“优生学”。
在高尔顿认为,英国的阶级结构一定程度上由“生物遗传”影响,也就是说伟人的后代多精英。
高尔顿是一个追求量化的人,毕生致力于通过数据“操纵基因”。高尔顿的初心是好的,旨在为人类未来谋福利,不曾想却被极端人士大作文章。
1924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通过了《优生绝育法》,禁止有遗传缺陷的人传宗接代,孤儿、贫穷和罪犯等也在此列。
截止到1972年,弗吉尼亚州有约8000人被节育,全美总人数超过六万。而这一领域最极端者,那非希特勒莫属。

从黑人被奴役,到犹太人被屠杀,全是利益在作祟,但究其根本源自“优生学”。
凯瑟琳在《基因彩票》一书中曾提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就效仿美国人通过了《纽伦堡法》,禁止非犹德裔与犹太人通婚。
正是在此基础上,一战德国战败之后,看到犹太人夜夜笙歌,心中不平衡之下,才有了后续的屠戮犹太人。
而美国的优生学家看到此景后,反倒是发出感慨:“德国人打败了我们”,可见当时美国对“优生学”执念有多大。
德国之于犹太人,美国之于黑人,历经战争硝烟、人文更替,明面上早已“人人平等”,实则歧视、压迫却是根深蒂固。
就以当下美国为例,一个号称自由的国度,却被种族歧视所充斥,继而上升到贫富差距。
截止到2019年疫情之前,美国排名前三的三大亿万富翁,总财富超过最穷一半人口财富总和。
疫情期间,贝佐斯一天身家增加130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2%的家庭无力承担住房。而贫富差距,正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重要因素。
2018年之后,美国富人家庭读完大学的几率,是穷人家孩子的四倍。这还只是教育方面的差距,未来的就业资源、起步资金等,众多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其实人和人本质上并无区别,也没有所谓的三六九等之分,大家的DNA并没有差异,只是组合方式有点不一样。
之所以会出现“群体分层”,主要还是所处的环境,以及接受的文化不同。在基因研究发达当下,我们可以去探索遗传学更多的奥妙,但切不可以此为由,大力鼓吹“优生学”。
说白了,但凡是支持优生学的,不是精英就是富豪,他们既想掠夺穷人的财富,又不想被穷人所拖累。
虽然我们都懂优生学不该被提倡,但潜移默化中已被其所影响,就比如之于犹太人和黑人,其实有一部分心中并不认同,甚至是一杆子全部打到。而这种人,其实已经被优生学概念所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凯瑟琳的《基因彩票》一书,或许能给到你答案。

好了,今天的视频到此暂告一段落,有想法的朋友请在评论区不吝赐教,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