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高中高考成绩曝光——城区高考成绩不如郊区?这一论调误导了多少人(4)

铜牛角 2023-02-13 13:38:41

在《城区高考成绩不如郊区???这一论调误导了多少人(3)​》一文中,铜牛角写道“城区高考成绩不如郊区”这一论调的持有者,以中考最低分低于市区,来推断郊区生源不如市区,再以郊区考入的清北人数在某些年份高于市区,推断城区的高中教学质量不如郊区,高考成绩不如郊区。

试问一下:能不能考入清北,是哪所高中能左右的了的吗?换句话说,哪所高中拥有把普娃变成清北生的超能力?

我们不否认考入清北也有一定的技巧,有一定努力的空间。但是想必没有任何一所高中能自负地说一句,我们学校是清北生专业户!

或许会有人举出某个个例,来说明学校和老师在改变某个学生的人生轨迹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群体上来讲,毫不客气地讲,考入清北的多数属于天选之人,而他们就读的高中只是幸运的成为清北生就读过的学校而已。

铜牛角在写作的过程中,突然领悟到:有一部分坚持郊区高考成绩优于城区的朋友,是认为郊区高中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生的提升有更大的帮助。

如果要彻底弄明白这个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研才行。目前情况下,对于铜牛角来讲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不过,铜牛角要强调两点:

1)以郊区考生的分数低,郊区高中的分数线低来推断郊区没有头部生源是不科学的。

郊区考生的平均分低于市区考生,郊区高中的分数线低于市区,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现象。不过,对于部分市区初中毕业生来讲,如果无法在市区进入头部高中,倒是可以利用这一点去郊区来一个降维打击,博得进入郊区重点高中的机会。

2)以郊区考生考入大学的层次来判断郊区高中的教学更有成效,郊区高中学生的提升幅度大,也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都知道新出生的婴儿的标准体重是3kg左右,而往往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长得聪明些,营养过剩导致巨大儿的出生。但是在出生后,标准体重的婴儿的发育速度很快,并不会逊色于巨大儿。

如果考核婴儿出生后的成长,能否说明标准体重的家庭(郊区高中)的养育方式优于巨大儿的家庭(市区高中)呢?

上述两点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区初中生培训过度,内卷过度,竞争过度的问题。

回到本文的主题,城区高考成绩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不妨看一下下面的表格。

1)2021年参加高考的这批学生,2018年的高中招生计划数为9710人,市区8所公办高中600分以上人数有526人,比例为5.42%;580分以上人数有831人,比例为8.56%。

2021年青岛二中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大约为100人,这些学生如果参加国内高考,应有部分能达到600分、580分以上,则上述比例数还有望提高一些。

与此同时,山东省2021年参加高考的这批学生,2018年的高中招生计划为566495人,其中600分以上的人数为16931人,占比2.99%;580分以上的人数为30104人,占比5.31%。

两相对比,青岛市区的高考成绩应该是高于山东省平均值的。

2)由于市区高中分层比较明显,青岛市区其他高中能够达到580分以上的应该是少数,人数也暂未统计到。至于特招线(518分)达线率、一段线(444分)达线率,由于青岛市区其他高中的达线人数暂未统计到,所以无法做一个比较明确的对比。

3)至于青岛郊区的高考成绩,铜牛角目前仍然没有找到可资对比的数据。留待以后慢慢研究吧。

0 阅读: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