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当歼-20隐身战机与歼-16“炸弹卡车”频频登上头条时,一款服役32年的“老爷机”却悄然登上热搜——机动不如歼-10、速度输给歼-11,中国空军为何死守上百架歼轰-7? 这背后,竟藏着让美军航母退避三舍的“中国智慧”!
1980年代,面对美军F-111战机的耀武扬威,中国急需一款能超低空突防、携带反舰导弹的“海上杀手”。但当时成飞、沈飞忙于研制歼-10、歼-11,西安飞机制造厂这个“非主流选手”竟接下了重任。谁也没想到,这次“错位竞争”成就了歼轰-7的传奇——它能以离海面仅30米的高度超音速突防,9吨载弹量堪比轰炸机,专为击沉航母而生!
今日的中国空军序列中,200余架歼轰-7看似低调,实则暗藏杀机:单机载弹量9吨,全机群出动可瞬间倾泻1800吨弹药!这相当于40节高铁车厢的钢铁洪流,足以对第一岛链目标实施“饱和式打击”。更绝的是,这些“飞豹”分散部署在沿海十余个基地,从东海到南海织成 “移动火力网” ,让对手防不胜防。
歼-20隐身作战?歼-16电子压制?这些“高富帅”固然重要,但现代战争更需要 “能用数量砸穿质量” 的性价比之王!歼轰-7单机造价仅歼-16的1/3,维护简单到“地勤边喝茶边保养”,却能挂载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专打敌方防空圈漏洞。试想:当美军忙着拦截昂贵的隐身战机时,上百架歼轰-7借地形掩护贴身突击——这种“田忌赛马”战术,才是解放军的真正底牌!
别以为歼轰-7只会“蛮干”!2024年央视曾曝光:歼轰-7A已升级数据链系统,可指挥攻击-11隐身无人机协同作战。老战机化身“空中母舰”,用有人机决策+无人机冲锋的组合,让“老树发新芽”。更关键的是,200架歼轰-7为解放军培养了数千名成熟飞行员,他们未来驾驭歼-35、轰-20时,这份肌肉记忆将爆发惊人战力!
当网友吐槽“歼轰-7该进博物馆”时,美军却盯着它发抖——毕竟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从南海对峙到台海巡航,这款32岁老将用航程、载弹和成本优势证明:最先进的未必最好用,最适合的才是真王牌!下次见到“飞豹”别嫌它土,它扛起的,可是中国反介入战略的半边天!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公开军事资料,数据截至2025年2月)
不是死守,而是等着退役。 机体寿命还没用完,只能慢慢耗着。
第一机群是现成的,第二弹药是现成的,第三人员是现成的,笫四周边国家的飞机也是类似的
几乎用不到歼轰七打航母了,所有的海航歼轰七都移交给空军了,海航的主力机种是歼16。歼轰七现在是空军和海航都有点看不上可是它像廉颇一样虽然老一点可是还能战。
1980年代,当时成飞、沈飞就忙于研制歼-10、歼-11??[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