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犯错,家长到底该怎么管?浙江一熊孩子在学校3楼用水泼楼下同学,不仅没有丝毫悔意,反而以此为乐。得知此事的妈妈没打没骂,直接做了一件事,让他后悔莫及!网友疯狂点赞:“这才是好家长!” (信源:调皮男孩在校从楼上往下浇水,妈妈被通知后让他体验下“受害方——联合速报2024-09-19)9月中旬,浙江一位妈妈“以牙还牙”教育孩子的视频,在网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把“熊孩子”和家长教育问题,又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不复杂: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学校三楼走廊玩水,结果水泼下去,淋到了楼下的同学。 孩子嘛,谁还没个贪玩的时候?偶尔犯点小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个孩子,不仅没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还变本加厉,拿着牛奶盒也往下扔。
这可把老师气坏了,赶紧联系了家长。 这位妈妈接到老师的电话,第一反应也是又气又急,但冷静下来之后,她决定给孩子来一次“终身难忘”的教育。 她把孩子带回家,不是打,也不是骂,而是让孩子站在自家窗户下面,然后她自己上楼,一盆接着一盆的冷水,朝着孩子就泼了下去。 视频中,孩子被淋得浑身湿透,瑟瑟发抖,哭喊着“冷”,想要躲开,但妈妈却严厉地斥责他:“往前站,不要浪费水!” 孩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默默承受着冰冷的惩罚。 这段视频一出来,立刻在网上引起热议。
网友们纷纷点赞,说“太棒了!” “现在的孩子,说教根本没用,就得让他亲身体验一下,才知道疼!” “支持,现在不教以后就被别人教,孩子可以成绩不够好,但是三观必须得正,品德必须好!” 这些评论,可以说,是很多网友的想法的真实写照。 毕竟在很多人眼里,“熊孩子”的所作所为,已经不是简单的“调皮捣蛋”了,而是缺乏教养,没有是非观念的表现。 而对于这些“熊孩子”的家长,很多人也是恨铁不成钢,觉得他们太溺爱孩子,才养成了孩子无法无天的性格。
所以,当这位妈妈用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让孩子体验了一把“受害者”的滋味时,不少网友才会觉得大快人心 ,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长记性。 虽然大家都在说好,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还有些担心和疑问。 有些人担心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孩子还小,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分了?”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但家长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去伤害孩子啊!” 这些网友认为,教育孩子应该以引导和沟通为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暴制暴”。
还有人质疑,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孩子只是怕被淋湿,还没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今天怕泼水,明天就敢扔石头了,怎么办?” 这些网友认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孩子思考正确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一味地用惩罚来解决问题。 对于这场关于“体验式教育”的争论,一些教育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心理专家指出,体验式教育需要把握尺度,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孩子犯错后,内心往往充满恐惧和不安,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用过于严厉的方式去惩罚孩子,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心理,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教育专家提醒家长,想要用体验式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可千万别简单粗暴。和孩子好好沟通,才能让这种教育方式真正发挥作用。 家长应该先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体验方式和教育方法,并且在体验过程中,及时给予孩子安抚和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其实,这位妈妈出发点是好的。 她想要孩子亲眼看看高空抛物有多危险,这样孩子就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学会尊重别人。 她做事情的方式,还有点不太成熟。 例如,在孩子表达害怕和寒冷时,她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安抚和引导,而是继续斥责孩子“不要浪费水”,这就容易让孩子感到委屈和不被理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的影响。 养孩子得有个度,太宠着不行,太严厉也不好。 我们需要做的,是用爱和耐心,去陪伴孩子成长,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 教育孩子没有捷径可言,只有我们用心去陪伴孩子成长,用爱去感化孩子,用智慧去引导孩子,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你们觉得孩子妈妈做得对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