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句话用在金碧华夫妇的身上,简直再合适不过。
别人观望,他头铁硬上,大胆利用政策扶持,从小作坊干到上市豪企,却因局势变动一度被追缴4.8亿的巨额税款。
眼瞅企业就要倒台,夫妻二人当断则断,头也不回的卸掉了一身职务,不仅收回了本金,甚至还大赚了一笔,最后把所有的麻烦留给了国资。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很多企业自身难保的时候,他们又是如何反将一军的?

«——【·飞上枝头变凤凰·】——»
金碧华原本经营着一家文具厂,虽说难以实现巨富的美梦,但也能稳稳当当,旱涝保收,日子过得也算惬意。
然而,他那不安分的野心终究让他不甘于平淡。
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36条”的政策出台,明确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石油化工领域。当别人还在小心翼翼地观望时,金碧华却激动得难以自持。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此时不进场,等到后面恐怕连汤都喝不上了。
于是他费尽口舌,说服了自己的媳妇,毅然决然地卖掉了经营多年的文具厂,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一同投钱创立了博汇化工。
可这石油化工行业,远非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生产的产品技术难度颇高,前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后续的资金回笼却困难重重。

尽管相比从前盘子是扩大了,但并没有实现一夜暴富的神话,只能说反响平平。但金碧华却并不着急。
他有着自己的盘算,既然国家打开了大门,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这个领域,就不会对企业的发展袖手旁观。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在熬过了前几年艰难的经验积攒期后,2011年,国家开始对生产燃料油的企业进行消费税补贴政策。

政策规定,企业用了多少燃料油,所花费的消费税就会全额退还,这无疑是给企业的利润空间硬生生地扩大了一大截。经过换算,企业大约比先前多赚了17%。
金碧华他紧紧抓住这股东风,让博汇化工迅速发展壮大,从一个营业额仅有几亿的小石油作坊,摇身一变,成为了年营业额超39亿的浙江龙头企业。
不仅如此,在2020年,博汇化工还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至此,金碧华夫妻俩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此时的他们,躺在过往的成绩上,洋洋得意,却完全忘记了企业立足的根本是产品和技术,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政策红利。
他们从未想过,一旦政策发生变动,企业将拿什么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这一天的到来,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快得多。

«——【·大厦倾覆,断臂求生·】——»
2023年,国家一纸宣布,对炼油和化工企业的消费税重新开始征收。
曾经让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政策红利,如今说没就没,对博汇化工来说,相当于立足的摇钱树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收走,整个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不过,好在这次是重新征收,并非补征,这对博汇化工来说,还留有一线生机。只要他们能痛定思痛,抓住机会想办法提升核心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未必没有翻身的可能。

可博汇化工的高层们却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妄图投机取巧。
他们自作聪明地通过把主营产品重芳烃类改换成其衍生品,企图以此躲过税收的范围。但事实证明他们实在是异想天开,在严谨的政策和监管面前,这种小把戏又怎能得逞?
果不其然,一年的时间那则残酷的通知还是如期而至,要求博汇化工尽快补交4.8亿的税款。

面对这巨额的数字,博汇化工的高层们不甘心就这样乖乖交钱,他们使出了“拖字诀”,聘请了律师,开始了漫长的打官司过程,幻想着能够躲过这一劫。
同时,他们也没闲着,赶紧四处筹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法律是公正的,博汇化工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了空,官司输了,税款也必须按时缴纳。

这4.8亿的巨额税款,让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了大问题。连续两年,博汇化工的财报都难看得不忍直视。
2024年,归母净利润负债1.61亿,股东净利润更是一塌糊涂,亏损额度在2.35亿到4.11亿之间,赔了个底朝天。
就在企业陷入绝境之时,最大股东金碧华夫妇登场了。但他们可不是来与企业共患难的,在他们眼里,决不能让自己的家产被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企业耗死。

他们当即决定断尾求生,卖掉手里的股份,与自己一手带大的企业彻底说拜拜。起初还只是小小的试探,将约5.14%的股份卖给了一家私募基金。
后来,他们干脆不再掩饰,就在今年2月10日,宣布先转让13.06%的股份给无锡国资,随后一步步放开实际控制权,让无锡国资拿到33%的股权大头。
而他们自己,则美美地套现约7亿多,潇洒地离场。被股东抛弃博汇化工,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烂摊子甩给国资·】——»
易主方案发布后的2月11日,博汇化工的股份涨停了。国资进场让博汇化工看似有了“大树好乘凉”的表象,但真正的麻烦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前,博汇化工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5.64%,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如此高的负债率不仅会让企业增加融资成本,还会让企业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缺乏足够的资金缓冲空间,随时可能陷入财务困境。

博汇化工前期一直依赖政策红利这棵“摇钱树”,在核心产品和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足,导致企业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当政策红利的潮水退去,博汇化工便如同裸泳者,暴露了自身的虚弱与不堪。对于接手的无锡国资来说,想要完成博汇化工的产业转型升级,绝非易事。

再大的利好,最终还是需要企业拿出切实的业绩才能真正站稳脚跟,重新赢得市场的重视。
企业不能仅仅依赖政策红利生存,而应将目光放长远,重视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否则,一旦政策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将陷入被动局面,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参考资料

及时止损离场 无可厚非
你们不是要玩吗?搞什么建吗?人家直接扔给你们了,还想怎么样?
你真的了解吗[得瑟]
没那么简单,这种文章不过是来洗白,过来舆论造势的,
明知该民企如此糟糕,是谁决策买它的?有什么猫腻吗?
新的企业法已经出台,股权买了他也跑不了,古董必须担责,跑不拖的,
猫腻不少,不在重点
别人经商是为了赚钱,不是成为收割的菲菜。
呵呵
33%的股权套现7亿,总资产就是21亿左右吧,资产21亿的公司,除去正常缴税,补交的税就有4.8亿?是不是过分了点?如果是我,我也得溜。再说了,无锡国资傻吗?接这么一个烂盘?如果交易有问题,首先应该查查无锡国资做决策的人是不是有什么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