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调整:强化印太威慑与资源重组
第二支中程导弹部队进驻太平洋美国陆军宣布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第二支配备“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的多域特遣部队。此前,首套系统已在菲律宾吕宋岛完成实战化部署,射程覆盖台海及南海关键航道。新部队可能选址关岛或日本,旨在形成“双轴联动”威慑网,配合海军“381艘有人舰艇+134艘无人舰艇”的扩编计划,强化对“区域拒止”能力的反制。
裁减6万文职岗位优化军费美国国防部启动大规模机构精简,计划裁撤6万个文职岗位,节省资金用于优先项目,包括“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研发(2025年预算37亿美元)及“堤丰”系统维护。此举引发工会抗议,但五角大楼称“必须集中资源应对中俄技术追赶”。
二、国内争议:司法对峙与科技封锁
特朗普司法风波升级前总统特朗普因移民政策争议公开呼吁弹劾联邦法官,遭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斥责“破坏司法独立”。分析指出,特朗普此举意在巩固极右翼选民支持,为2026年中期选举造势,但其“北约成员国需自费换保护”等言论已加剧盟友担忧
对华AI技术禁令加码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政府设备使用中国AI公司DeepSeek产品,中方商务部斥其“滥用管制工具”,承诺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此举被视为美方遏制中国技术崛起的延续,与近期F-35B战机加速部署日本、太空军列装进攻性武器等行动形成协同。
战略意图分析美军印太部署与国内资源重整,凸显其“大国竞争”优先级:通过“堤丰”系统填补第一岛链火力缺口,配合海军造船计划(2054年前耗资1.2万亿美元)重塑海上霸权;而技术封锁与内部政治动员,则试图在对华博弈中构建“全政府攻势”。但裁军引发的社会矛盾及盟友信任危机,或成战略推进的潜在风险。
(如果您喜欢我带给您的新闻,不妨点个赞,谢谢您的支持,我将持续为您带来每天的军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