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因美伊对抗与代理人冲突持续升级。美军在中东部署“卡尔·文森”号与“杜鲁门”号双航母战斗群,并集结至少7架B-2隐身轰炸机于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基地。这一调动被视为对伊朗及其盟友的“极限施压”,旨在威慑伊朗核计划,并计划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空袭。

伊朗展示“地下导弹城”,警告将报复面对美军高压,伊朗革命卫队高调公开新建的“导弹城”设施,部署“法塔赫-2”高超音速导弹(突防速度15马赫)及“城堡破坏者”等新型武器,射程覆盖中东所有美军基地及以色列目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强硬表态,若美国发动袭击,伊朗将以“百倍代价”回击,并强调其导弹已装入发射器随时待命。

胡塞武装持续袭扰,红海航运风险加剧也门胡塞武装宣称于4月1日击落第16架美军MQ-9无人机,并持续以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红海及亚丁湾航运目标,要求以色列停止加沙军事行动。此前,胡塞武装已对美军航母编队发动10次打击,导致红海75%商船绕行非洲,每日航运成本激增超百万美元。

局势影响与潜在风险当前,美伊博弈已形成“战略共振”:美军双航母与B-2轰炸机构成“空海一体”威慑,伊朗则以导弹网络和代理人武装反制。若冲突失控,霍尔木兹海峡可能遭封锁,导致全球30%海运石油中断,油价或飙升至150美元/桶。同时,胡塞武装与伊朗的联动加剧地区代理人战争风险,黎巴嫩真主党等势力或卷入,形成“抵抗之弧”对抗美以联盟。

此次对峙标志着中东进入“高烈度低强度”冲突新阶段,各方误判风险陡增,全球能源与经济安全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