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算啥?王朔曾痛骂金庸作品纯为娱乐大众,为四大俗

解忧书 2025-02-04 21:50:32

你会骂人吗?你见过会骂人的什么样吗?那就来看看王朔怎么骂!

王朔,一个中国文学史上个性鲜明的作家。他这一辈子桀骜不驯,骂过很多名人。

只要他开骂,第二天准能上头条。

曾国藩,很多人认为他是半个圣人。

可是,到了王朔这里,却对他不屑一顾。

王朔骂曾国藩:曾国藩我一句话压死他,满洲家奴。曾国藩叫什么?曾剃头,曾屠夫,你们吹什么名将啊?

当然,曾国藩不在了,他也不能辩驳什么。那不要紧,王朔也挑当代的名人骂。

1999 年,王朔把矛头指向了武侠小说大师金庸。

他专门写了文章《我看金庸》,这篇文章可不是简单的随意批评,而是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地 “骂”。

先说,王朔指出金庸小说情节重复,行文啰嗦。

在金庸的小说里,人和人见面就是打架,而且还总是有人跳出来挡横。

这倒也是金庸小说的一个特点,很多武侠小说为了展现江湖的纷争与刺激,打斗场面必不可少,但过多的重复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审美疲劳。

再来,王朔提到自己捏着鼻子读完《天龙八部》第一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这就从读者的阅读感受出发,直接表达了对金庸小说的不满。

对于很多金庸迷来说,《天龙八部》是一部经典之作,里面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

但王朔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的这种直言不讳,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

最后,王朔更是大胆放话,称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

他从金庸的文笔,小说结构入题,对其文学水平进行批评,再从读者感受进行抨击,最后直接下定论。

他甚至直言:“什么大师啊?那不就是骗人的。一群人打架,也没打死几个。更过分是写一半还能换个人接着写。你看我们写小说能这样吗?”

这样的言论,让很多金庸的粉丝难以接受,一时间,关于王朔和金庸的争论甚嚣尘上。

他骂金庸,什么大师啊?那不就是骗人的。一群人打架,也没打死几个。更过分是写一半还能换个人接着写。你看我们写小说能这样吗?

骂名人还不算什么,王朔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南方周末》曾发过一篇匿名文章,名叫《我看王朔》,把王朔从上到下,狠狠讽刺了个遍。

其中有一段写到:在他第二部小说《浮出海面》中同样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是雷马克《凯旋门》和《三伙伴》以及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中国版。

另一个左右着他的趣味,甚至直接成为他抄袭对象的是一个叫礼平的中国作家。礼平写的《晚霞消失的时候》是八十年代最好的情感小说,曾把王朔看得神魂颠倒,至少一顿饭没吃,一周夜不成寐。

此文一出,之前看不惯王朔的人,都纷纷出来喝彩,写的太好了,王朔就是个窃书贼。

可就在众人想要了解,到底是哪位大神,写出这么深刻骂王朔的作品时,研究了一圈后才发现,这居然就是王朔自己写的。

这一群人都泄气了。

王朔就是这样,骂名人,也骂自己。就像他说的,我看不上很多人,虽然我也不咋地,但是,这不冲突。

其实,细扒王朔的过去就知道,他这个性格跟原生家庭也有很大关系。

1958年王朔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2岁后,随父母到北京生活。

他幼时住在军区大院,和大院里的孩子们一起疯玩。父亲王天羽是军事学院教员,母亲薛来凤是医生。

平时,父母都在忙工作,所以,只能把小王朔送到保育院。

这么小的孩子就交到老师的手里,已经给剥夺了孩子撒娇的权利。

一直到王朔10岁时,才被父母接到家里。

可是,这时候的王朔已经不会跟父母交流了,他只有一个感受:怕!

王朔的父母是严父严母,王朔回忆起父亲来,曾经说到:我的印象里,我父亲总是打我,每次都是打到没力气打了。

而母亲也没好到哪里去,又一次,王朔肚子疼,需要送到医院做手术。

可王朔的母亲就是医生,当时为了照顾其他病人,没有来得及去看王朔。

等到王朔手术都做完了,母亲才匆匆赶来,母亲问他:疼不疼?

王朔说:现在已经不疼了。

所以,用王朔的话来说“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王朔一和他母亲讲话,就会厌烦,继而口出狂言,然后就是争吵不休。

有一段时间,母子俩一见面就吵,吵到没有缓和的地。

于是,没有办法的王朔公开喊话,希望上节目解决和母亲的长期矛盾,哪怕家丑外扬也无所谓。

后来,王朔还和母亲登上了CCTV 12社会与法频道的《心理访谈》节目。

一个49岁的儿子,一个79岁的母亲,两人在镜头面前聊了三个多小时。

王朔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怕过谁,惯着谁。

但是,直到王朔的女儿出生后,一切却变了。

一个把全世界都骂了个遍的男人,却掏开心窝子和一个小女孩讲自己对她的爱,真让人动容。

2007年,王朔出版《致女儿书》,用129页的笔墨,极度诚恳地向她倾述自己的内心。

这世界上不管多混蛋的男人,面对女儿,一下子就老实了。

王朔对记者说,她不管怎么样,我都包容,她在我这没有错误,她就是一孩子。

记者问,这样做是不是太溺爱了?

他却回答:

我干嘛不对她宽容?我干嘛要对她严厉呢?我希望她干嘛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地过完她的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逼们知道吗?操。我不需要这个东西。不要她为我争光。你就快快乐乐过你一生,因为这是我欠她的,她小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快乐。​

一个老父亲的形象一下子立了起来。

人这辈子,越缺少,越渴望。

王朔在《致女儿书》里说,从离婚那天起,自己再也没有勇气说爱她,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

一向怼天怼地的王朔,在面对女儿的那一刻,也触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致女儿书》里,书中无时不体现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挚爱深情。在书里,他细致体贴地告诉女儿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和人的本质,以益于她确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应对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如果,你也正在找寻引导孩子的正确方式,如果你也想看一个不一样的王朔,不如来看一看王朔的《致女儿书》!

0 阅读:0

解忧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