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强男弱,琼瑶的第一段婚姻为啥会失败?

朝不慵 2024-12-17 18:15:47

前些日子读了琼瑶的自传《我的故事》,我觉得琼瑶的生平有几段经历非常有趣,很值 得关注。今天再来写一写她令人唏嘘的第一段婚姻,为了方便阅读,分成几段来写

1.逃离家庭

1958年,刚刚满20岁,连续两次高考落榜的琼瑶处境十分尴尬。她考不上大学,无法按父母期望的路径成长。没有工作,她希望以写作为业,但写出来的作品不被认可,接连被退稿。

比这更为尴尬的是,一年前,她因为高考落榜自杀,她与老师的地下恋情因此曝光,闹得满城皆知。琼瑶的父亲此时是大学教授,在她家出出入入的年轻人,仿佛观赏稀有动物一样,好奇地凝视这个“听说跟老师谈了恋爱,还闹自杀”的姑娘。

因为比起弟妹来,显得很没出息,父母越来越不待见她。她窝在家里,在嘈杂的环境中,顶着巨大的压力尝试写作。这个年龄的人,事实上应该逐渐脱离原生家庭了。继续待在家里,就好像长得太大的小鸟,原有的巢穴已经容纳不下了。

但琼瑶没有地方可以去,她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下,一年26岁的年轻人——庆筠走进了她的眼里。庆筠是浙江人,17岁时从大陆到台湾探亲,随后发生的历史变故,使他无法再返回故事,孤身一人被留在海岛上。不过他在学业上相当争气,考入了台大外文系。结识琼瑶时,已经大学毕业,正在服兵役。

庆筠十分贫穷,究到啥程度?他只有一条西裤,这条裤子臀部的位置上打着补丁,为了掩饰这种情况,他只好穿着长长的西服,不论天气多热,永远都不敢脱下来。他很缺钱,常常不得不当掉自己的旧毛衣,等赚到钱再来赎回。

这种贫穷孤独的处境,让琼瑶感到同病相怜,被激发一些母性与同情心。“他这种傻劲,和他这份穷困,都让我心中恻然”。

与其他年轻人不同的是,庆筠不知道琼瑶的初恋经历,他不戴着有色眼镜,也没有特定目标,与琼瑶结为朋友是自然发生的,因此更容易被接受。

更重要的一点是,庆筠也立志写作,且有一定才华,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些作品。虽然贫穷,但他满不在乎,一心只想写作。他理解琼瑶不继续高考,立志写作的选择。在交往期间,他会想办法逗琼瑶开心,琼瑶生病时会想办法去照顾她,令琼瑶禁不住感动。

相识七个月后,庆筠对琼瑶说:“我们结婚吧!与其分在两处,各人孤独地写写,不如聚在一起,结伴写作!你说呢?”

琼瑶犹豫了一阵子,答应了。

2.贫贱夫妻

这样的选择正确吗,真的经过充分的考虑吗?

看起来像是知己的结合,贫穷算什么,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另一个是大学教授之女,所谓贫穷其实只是相对贫穷而已。

但琼瑶内心深处,多少是意识到这个选择有问题的。

如果说是为了爱情,琼瑶认为自己并未忘记与老师的初恋,与庆筠的关系也与爱情有一些距离。

如果说是搭伙过日子,琼瑶实际上认为庆筠不适宜结婚,因为即使在行为有些不实际的琼瑶看来,庆筠的性格也“太理想化,太梦想化,太不实际”。

既然不适合,琼瑶又为什么答应呢?

真相大概是“那时的我,非常空虚和寂寞。我那日式小屋,总带着无边的压力,紧紧地压迫着我:母亲要我考大学,弟妹都比我强,写作的狂热无人能解,我是家里唯一的废物……”

她有逃离原生家庭的迫切需求和冲动,恰好在这个时候庆筠给了她一丝感动,给了她一个可能性。她最终没有把持住,没有进行更为严肃与坚定的审视,选择了答应。

而这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两个年轻人最终为这份轻率买了单。琼瑶与庆筠之间,有心动,有相互吸引,但这层心动与吸引很浅,并不是真正爱情。

共同爱好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都喜欢写作与都喜欢吃烧烤一样,不是什么决定性的因素。古往今来有太多知己的传说,让一些年轻人误以为知己这样高等级的关系,必然可以无缝衔接地全等于爱。其实这样的逻辑根本就不存在。

与反对老师的恋爱一样,琼瑶的母亲再一次反对这桩婚姻。很显然,这个年轻人贫穷,无依无靠,没有根:“他那么穷,拿什么来养活你?”

但这句话,恰恰激发了琼瑶的傲性和韧劲,她反驳道:“我又不是金枝玉叶,又不是富家子弟,为什么我就那么难养呢?如果我命定要穷要苦,那是我自己的命,你就让我去掌握我自己的命吧!反正,你没有办法帮我来过我这一辈子的!”

这句话说服了母亲,事实上也让母亲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这个“没出息”的女儿,此后在他们深陷贫困时,基本上袖手不理。(琼瑶妈妈属实是一个要强要面子的狠人)

3.别离

琼瑶与庆筠结婚之后,过上了一段贫贱夫妻的艰难日子。庆筠退役后,担任兼职教师,薪水不够他们的房租与饭钱,只能依靠两个人不稳定的写作收入来补贴家用。手头紧时,每个月时常有几天吃不上饭。

尽管选择结婚时不够慎重,但琼瑶确实在努力扮演好妻子的角色:艰难地做着家庭开支的预算,做家务之余奋力写作,赚稿费来帮补家庭。

相比之下,庆筠的表现要幼稚得多。贫穷其实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是成家之后的他并不积极设法解决这个问题,甚至也没有很好的脾气与耐性来应对一些日常困境,不时为了一些小事发脾气吵架。琼瑶对他“太梦想化,不实际”的评价是准确的。

但人是会成长的,在入不敷出,艰难地维持了一年之后,庆筠在铝业公司找了一份正式的工作,收入终于比较稳定了。而这个时候,琼瑶怀孕了。共同孕育一个孩子的奇妙感受,以及孕期激素的变化,使得两人感情升温,不争不吵,彼此变得温柔,两人迎来了感情最好的一段时期,以为从此可以恩恩爱爱,共同走完一生。

但是,就在琼瑶分娩前夕,庆筠被公司指派,获得出国考察一年的机会。

对于职场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机会难得,但对于琼瑶来说,却又十分艰难。产妇要面临种种艰难无助,自然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身边,应对种种困难。

庆筠高高兴兴地坐飞机离开,琼瑶却只能大着肚子,回到并不怎么欢迎她的娘家。她随后独自在医生生下儿子,带着孩子暂住在娘家。她的父母此时相当不待见她,时常冷言冷语,即使她把庆筠公司所发的薪水,全部交给父母作为生活费,也未能改变状况。

琼瑶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坚持写作,坚持地熬了一年,等待丈夫回国。

4.忌妒懊恼

一年后,庆筠终于回到台湾,一家人欣喜地团聚,重新搬回租住的屋子。

然而,庆筠又显露出幼稚的一面。出国一年并没有使他成长,在欧美见识了一圈发达国家的状况后,他深感自卑,继而是崩溃沮丧,回到台湾后整个人变得消极悲观。

他试图借助这段经历,写一些深度的作品,但也许才华或心态所限,并不顺手,什么也写不出来。他一直深信自己有写作才华,对这种挫折深感懊恼。

而恰好同一时期,琼瑶在写作方面终于渐渐顺手了。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写作,短篇小说陆陆续续发表,赚回越来越多的稿费。

令人惊讶的是,面对妻子的这种成功,庆筠不是开心高兴,而是生气忌妒。也许男性的本能使他能以接受妻子的(写作)能力比自己强这件事,他忌妒琼瑶在写作事业上的成功,愤怒地抱怨如果不是为了家庭被迫去上班,他可以写得更成功。又或者批评琼瑶写这些没有深度的无聊故事,没有什么意义。

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多。其实他们并不是知己,只不过都喜欢写作而已。

根据琼瑶的记述,庆筠变得越来越不负责任,这个时候迷上了赌博,夜不归家,对家庭完全失去了责任心,抱怨家庭和孩子连累了他的事业,实际上却什么也不做。

对于意志不够顽强的他来说,想超越妻子的愿望并未转化成进步的动力,而只是加速他的堕落。这种情况下有愿望还不如没愿望。

琼瑶25岁生日时,庆筠向她道歉并许诺道:“自从我回来后,我所有的表现都差劲透了!我不只让你伤心让你难过,连我自己都恨透了这个我。让我们重新开始吧,不要放弃我!我发誓再也不赌了,再也不怨天尤人了,我要好好写作,和你一样努力地写作。”

他声称要把一个“全新的庆筠”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琼瑶,在她生日当天广邀亲友,准备给她庆生。然而,到了生日当天,所有人都坐着等他回来主持生日会时,他却不见了踪影。

亲友们尴尬地坐在餐桌前,从六点钟等到九点钟,庆筠仍然没有影踪。琼瑶的孪生弟弟生气极了,他知道庆筠日常在哪个地方赌钱,直扑目的地,果然把他抓了回来。

“他头发零乱,衣衫不整,面色苍白,满脸胡子碴。手足无措地说:今天发了薪水,我就去玩了玩,我没有输,钱在这里……”

5.最后稻草

以琼瑶的初恋为蓝本的长篇小说《窗外》的发表,成为压垮他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件事上,我认为琼瑶也是有过错的。当然错的不是写小说,而是之前的一些处理方式。

我一直认为,琼瑶19岁时,与老师所谓的初恋,不真的是什么刻骨铭心的感情,只是青春期的热烈而已。从年龄与见识上,两个相距大得荒唐,最终也没有经受得住什么考验。

事实上过去的事就应该让它过去,它并不那么重要,也不值得提起。眼下的生活才是重要的。

但琼瑶认为它是深刻而惊心动魄的,觉得它永远影响着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想法,对二十岁出头的姑娘来说,其实也是正常的,毕竟还年轻。何况在这一方面,我觉得琼瑶终生都有些幼稚。

不管怎样,即使是正常的,错误的做法始终会带来一些代价。

在与庆筠结婚前夕,琼瑶觉得必须向他坦白自己曾经的经历,说清楚自己的内心。这一次自白,令庆筠大受打击。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未婚妻说,内心最爱的人其实并不是自己,其实也没有人喜欢听另一半讲太多过去的细节。

一个死了的前任,其实才是好前任。

实际上这段初恋真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影响,结婚之后,琼瑶也一直是一个一心一意的好妻子,跟前任不存在什么瓜葛。但庆筠事实上心眼子小,当初毫无必要地埋下的疙瘩,时不时成为他发作的理由。每次一吵架,人家就说:“我知道,你心里藏着的,其实是老师。”

这不就把天给聊死了。

因为琼瑶自己和琼瑶妈妈当初那一闹,师生恋的事本身已挺多人知道。《窗外》出版后,一些人更是对号入座了。这让庆筠的脸往哪儿搁?

偏偏《窗外》大卖,特别成功,接连加印接连售空。书卖得越多,庆筠心里就越来气。想到老婆竟真的混成作家了,而科班出身的自己却什么都发表不了,一下子就气成慕容复了。

就在琼瑶事业走向成功的时候,两人也在反复争吵中逐渐疲惫与清醒,最终选择了和平分手。儿子跟了琼瑶,后面继承了她一些事业。

庆筠因为自己的幼稚与狭隘,放弃了本属于自己的,正在蒸蒸日上的家庭。而另一个已婚男人,《窗外》的出版商则趁虚而入,把感情戏法玩成五彩绚烂的烟花,迷得琼瑶一辈子都睁不开眼,也带走了她大半的成就和余生。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