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正在“攻陷”日本,日本网友大呼:被“偷家”了!

卞卞说事 2024-12-25 10:48:16

上世纪80年代,结婚三大件:洗衣机、冰箱、电视。

一般来说,普通家庭能买上国产黑白小电视就不错了。

倘若哪个小伙子能弄到日本产的大彩电,那可是仙女都能娶回家啦!

当时大米1斤才1毛2,一月工资三四十块,14寸的日系彩电却要大约在2000元左右。

在那个年代,日系彩电之所以能卖如此高价,一方面是技术的领先,另一方面则是身份的象征。

可谁能想到,如今情况完全反转,日本制造已逐渐退出中国市场,而日本年轻人却在本土排队买起了中国电视。

据日经中文网11月13日报道,2024 年 1~9 月,中国品牌的电视在日本市场综合占有率为 49.9%,其实7月份往后就已经稳稳在50%以上了。

这对向来以“民族品牌”为傲的日本本土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据日媒《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东京一家大型家电连锁店里卖得最好的家电五件套,有七成是中国制造。

电视机专区更是如此,中国海信平板电视妥妥得放在C位。

55英寸的海信电视售价不足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00多元,与索尼和松下同规格电视动辄20万日元相比,绝对物超所值。

随着近年来日本经济下行,这个价格差直接打动了“会过日子”的日本消费者。

除此之外,海信电视还提供了比日本企业更长的质保期限,一些中国厂商的质保期限比日本企业的要多出三年。

你以为中国家电只是以价格和售后取胜,靠低价占领市场吗?那可大错特错了。

画质技术的革新呈现出的效果差异,以下图的海信和索尼为例,真的是显而易见。

海信采用自主研发的ULED技术以及AI画质芯片,对比度更高,色彩还原度达到了惊人的 98%,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部分日本传统电视品牌。

卖场的人员说,很多消费者来到卖场甚至直接点名购买中国品牌的电视,就是为的追求高性价比。

除此之外,中国品牌还擅长挖掘和极致满足用户需求,小米电视的另辟蹊径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日本电视台NHK是按接收信号来收费的,不管你看不看,只要你家电视接收到了NHK电视台的信号,那就必须付钱。

而小米电视推出不带传统电视台玩的网络电视,收不到NHK的信号,但可以看YouTube这类在线内容。

完全能够满足年轻人的需要,自然在日本大受欢迎,直接卖爆了。

小米这次的出圈可谓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正是以上这些原因,让中国品牌在挑剔的日本市场拿到如此亮眼的成绩。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

2005年,日本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保持着85%的绝对优势,中国交出的还是白卷。

2016年,曾被认为粗制滥造的中国品牌,登上全球电视出货量第一的宝座。

当年4月,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还登上英国版《WIRED》杂志,封面文字:IT’S TIME TO COPY CHINA (是时候“山寨”中国了!)

中国品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发力。

2017年,在日本市场也同样有了突破,虽然占比只有8.1%。

2019年,海信进行品牌战略调整,收购东芝电视业务(REGZA),将占有率提升至25.3%。

今年9月,中国品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综合占有率达到了49.9%。

回首中国品牌勇闯日本市场的历程,其实也是一路历经风雨,披荆斩棘。

首先,韬光养晦等风来,打破技术壁垒。

从2000年直到2013年左右,日本的电视品牌都是妥妥的王者,当时主要使用的是等离子技术,尤其在大屏和高端市场上是主流,该技术也是日本的核心行业壁垒。

这期间,中国企业只能紧随其后。

而随着液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企业在电视显示技术上切换赛道。

从LCD到OLED,再到Mini LED、Micro LED,中国完成了技术上从“追赶”,到“制造”,再到“创造”的转变,越来越具备国际竞争力。

终于在2013年把日本市场撕开了一条缝。

随后,中国品牌通过“收购”及“本土化运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2011年,海尔收购日本三洋公司的白电业务,2年后,三洋接着将电视业务卖给长虹;

2016年,中国台湾的鸿海集团收购了夏普66.07%的股权,将夏普纳入鸿海子公司;

2017年,海信花费24亿收购东芝95%的股权,成立子品牌“REGZA"。

两个品牌充分利用原东芝的开发能力和母公司的采购能力,一举将市场份额从原来的2.4%,提升到了40.4%,整整扩大了16倍。

这一策略不可谓不高明。

海信在那边大刀阔斧落地战略调整,TCL也不遑多让。

以2020年因疫情限制出行作为契机,TCL紧紧抓住在家里观看视频等需求的增加,以小型和廉价产品为优势也打开了日本年轻人的市场。

说来也是令人唏嘘,中国电视企业一路稳步前进,但真正引起质变走上快车道,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日本传统企业自身的衰落。

各个日本传统品牌的屡屡失策,不但让其跌下神坛,再不复往日的荣誉,甚至落得关门卖身的地步。

最重要有两个点,一是日本家电企业过于依赖传统经营模式。

昔日的龙头企业往往注重自我保护,从设计制造,到包装运输,各个环节都要独立承担。

这种构筑行业壁垒的做法,在如今国际化的市场上,已经失去了优势。

反而像中国企业一样进行专业化分工,在全球搜罗生产商,建立起产业链,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压低成本。

另外,缺少决断力,该转型的时候不转型,该创新的时候瞎创新。

曾经的日本消费者倾向于追求品牌和高画质的电视,但现在的消费理念正在向务实和实用靠拢。

索尼、松下居然还在努力追求高端市场,想通过增加高科技功能来吸引消费者,这必然快速削弱了他们在市场中的号召力。

许多日本消费者甚至坦言,与其花费高额预算购买这些“过时”的品牌,不如选择像海信、TCL这样高性价比且功能全面的产品。

由此看出,索尼和松下的失利,绝不仅仅是定价过高或功能不足等问题,而是它们的判断能力和应对速度远远落后于市场变化的速度。

如今,日本传统电器企业在行业内的萎缩还在继续。

2024年8月21日,夏普公司宣布其位于大阪的堺显示器产品公司全面停产。

这标志着大型电视面板生产业务将彻底从日本消失。

终于,在中日的各自的“努力”下,形成了如今中国品牌占据日本市场半壁江山,日本本土品牌逐渐消失的局面。

这些年,中国品牌在不同领域逐步反超其他国家。

如今,中国电视反向占领拥有昔日巨头品牌的日本市场,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相信中国品牌还会继续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END-

参考资料:

智谷趋势Trend 《日本制造界的“扛把子”,被中国“偷家”了》

日经中文报 《中国品牌电视席卷日本》

静说日本 《我想跟你说“再见”——日本电视机》

作者:六便士

编辑:柳叶叨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