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闺蜜抱怨道:有一天午后,自己3岁的宝宝小米突然放下手中的玩具,小脸涨得通红,蹒跚着跑向房间的角落。
闺蜜刚要上前帮忙,小米却倔强地摇头:"不要!我自己来!"不一会小米却悄悄的在角落里尿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ebbc4cb452366f5b252c7d560f641c.jpg)
这样的场景,相信在许多家庭中并不陌生。
这看似平常的如厕小事,实则暗含着孩子成长的重要密码——"肛欲期"的到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b6da40addafebb3836868165d9af3f.png)
肛欲期的秘密
肛欲期,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通常出现在1.5-3岁之间。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排泄行为产生浓厚兴趣,并通过控制排泄来获得快感和成就感。《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这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
这个时期的孩子表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对排泄物产生好奇、喜欢憋尿憋便、拒绝他人帮助如厕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625d5044299d5e0a6f9ab91207313d.jpg)
这些行为看似令人困扰,实则反映了孩子正在探索自我控制的能力。
肛欲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有助于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
反之,则可能导致性格上的固执或放纵。因此,家长的引导方式至关重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4be8933b0064c35df50576921111a1.png)
如厕训练的智慧
邻居小明每次他想上厕所时,妈妈都会立即上前帮忙,结果反而引起小明的抗拒。
后来,妈妈改变了策略,给小明准备了可爱的儿童坐便器,并告诉他:"这是你的专属小马桶,想用的时候随时可以用。"渐渐地,小明开始主动使用坐便器,如厕训练取得了成功。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是这个阶段的关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482217b622688b15cdf308ab70c642d.jpg)
《育儿科学》杂志的研究表明:强迫性的如厕训练会适得其反,而创造积极的如厕环境则能事半功倍。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厕。
当孩子出现意外时,保持耐心尤为重要。责备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而温和的安慰和鼓励则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记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135ea14de91c037cfed629cc0b396f.png)
家长的理解和陪伴
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捣乱,而是成长的自然过程。这种理解能够帮助我们以更平和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意外"。
创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同样重要。
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如厕。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孩子长期拒绝如厕训练或出现生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明智的选择。儿科医生和儿童心理专家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53e622210d1100c97511a8f2f13232.jpg)
辣妈语录: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成长之路也不尽相同。面对肛欲期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我们需要用智慧和爱心来陪伴孩子。记住,如厕训练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段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旅程。
你家孩子有过这些困扰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