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长安街命名的档案、最早对北京胡同进行介绍的典籍、1:840复刻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布局的沙盘……12月25日,《合院之城——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幕。展览由北京市档案馆主办,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西城区档案馆、东城区档案馆协办,展出档案、资料、老照片、实物等3700余件。
展览分为驻足都市、院落北京、营城匠意、历久弥新四大部分,以“一城一院一胡同”的形式,系统展示北京城的“传承美、格局美、精神美”。展览还首次展出了20世纪90年代王府井大街、南新华大街、德胜门内大街等街巷照片,再现北京街巷风貌的历史变迁。
走进序厅,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充满艺术氛围的展标墙,展标墙从里层到外层分别展示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改革开放初期、21世纪初以及十八大后的北京规划图。这一幅幅规划图,见证北京从历史的深处缓缓走来,时代的涟漪层层展开。
嘉宾在观看十多米长的1955年和1991年拍摄的西单北大街对比老照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寻找当年北京老城墙的印记
在“驻足都市”部分,从城区格局、规划秩序、街巷规律、街衢风物四大方面展现北京城的历史和胡同里的风土人情,体现出时代风貌和生活印记。重点展品包括1946年城墙缺口的调查、1946年永定门维修工程、1928年北平特别市政府根据华南圭提议拟定天安门一带街道名称相关档案等。
20世纪40年代,北京城墙已然千疮百孔。一方面,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和自然老化,城墙的砖石结构出现松动、脱落等现象,墙体逐渐变得脆弱,部分地段产生了坍塌风险。另外,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交通以及城市功能拓展的需要,一些城墙因为与交通发展存在矛盾而消失,1916年中国第一条城市铁路——北京环城铁路建成通车,途经“九门”的瓮城大多被拆除。
抗战胜利后,由于城墙破损坍塌严重,对城市管理、交通出行都造成了影响,甚至屡屡出现伤人事故,危及民众生命安全。当时,工务局对城墙的损坏与坍塌情况进行了普查,编制了调查表,详细注明了地点、损坏程度、处理方式。此外,还绘制了标注有坍塌损坏地段、维修注意事项的工程地图。1947年对损坏坍塌比较严重的城墙与城门进行了修缮和加固。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当时对各处城墙损坏坍塌点的调查统计情况档案。由于面积较大,工程地图在显示屏中展出,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在显示屏中找到,当时哪些城墙坍塌损坏,又是如何进行施工修缮的。
永定门是明清两代北京外城城门,作为中轴线的南端点,它有悠久的历史,也有拆而复建的曲折经历。1946年,何思源担任北平市长时期,虽然由于抗战刚刚结束,资金异常紧张,他还是决定拨出专款,于1946年到1947年对永定门城楼、箭楼及瓮城、右安门箭楼等,做了全面修缮和油饰。
展览展出了当时北平市工务局文物修缮整理处对永定门进行修缮时使用的工程蓝图档案,蓝图上详细绘制了永定门箭楼的正立面与横剖面,并对其橼瓦兽脊等部位的损坏情况逐一标明。
北京市档案馆展出的1937年天安门前道路整理工程设计书及做法说明书。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长安街”的名称是怎么来的?答案藏在这份档案里
天安门,这座古老而宏伟的建筑,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你知道天安门前的街道名称是怎么来的吗?
早在元朝,长安街就已经存在,那时称为“顺城街”。明朝时,随着城墙位置的演变,街道初具雏形。清朝顺治年间,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更名且两端建起牌楼,彼时这里还是皇家专用通道。当历史的车轮来到近现代,1912年清朝灭亡,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东西长安街开始贯通,1917年还修成了柏油路面。然而,这时候,这条大街还没有一个属于它的名字。
在展览中档号为J001-001-00001的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各处街道,均有定名。惟自天安门至中华门一段,又东西长安门之一段,及长安门外之东西两段,迄无一定之名称。”这段话出自1928年时任北平工务局局长的华南圭向北平市长呈递的建议书。建议书专门为了东西长安街定名这件事而写,其中建议道:“自东长安门至东单牌楼,统名为东长安街;自西长安门至西单牌楼,统名为西长安街。如蒙採择,即请饬下公安局,遵照办理。”建议得到了当时市政府的采纳。至此,天安门前的这段道路有了名字。
这一命名方案被采纳并沿用至今。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天安门广场扩建,长安街彻底打通,向东延伸至建国门,向西延伸至复兴门,并沿线矗立起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等众多彰显国家形象与政治意义的伟大建筑。
最早对北京胡同进行介绍和收集的典籍亮相
嘉宾在体验石桌上的四合院拼图游戏。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胡同一词来自蒙古语,元代蒙古人把“街巷”称为“胡同”。胡同作为北京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和历朝历代的更迭。你知道北京有多少条胡同吗?
展览中,明朝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为目前发现最早对胡同进行介绍和收集的典籍,据书中记载,明代有名字的街巷胡同共1288条。清朝成书的《京师坊巷志稿》记载街巷胡同为2077条,直接以胡同为称的为978条。各式各样的档案展示了不同时期对胡同名字、分布地图的记载。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禄米仓胡同5号,是北京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古建筑群,其建筑明承宋制,藏殿、智化殿和万佛阁内的三块藻井巧夺天工,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对智化寺进行勘察后评论说:“万佛阁之藻井,云龙蟠绕,结构恢奇,颇类大内规制,非梵刹所应有。”
智化寺始建于明英宗正统九年,最初是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自清乾隆时期,日渐衰败。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寺院建筑被毁。1935年,北平市政当局成立了故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负责修葺艺术价值高且亟待整理的建筑。至抗战开始时,已完成天坛、国子监辟雍殿、智化寺等数十个单位或景点的油漆工作,但因为日本侵华未能继续。抗战胜利后,北平市工务局文物整理工程处继续推进抗战前的文物整理工作。
展览展示了文物整理工程处1946年修缮智化寺时的工程图与做法说明书,从中可以看到本次修缮涉及智化寺天王殿、智化殿、钟鼓楼几处,修缮工艺依循旧制,一切瓦木石作都保留了明代建筑的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智化寺历经数次大修,1957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成立北京文博交流馆,并向社会开放。
寻找广德楼、大观楼等老戏楼的身影
1963年和2023年前门大街东侧对比照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戏曲演出的历史悠久,现在的北京城中,仍可以看到广德楼等戏楼的身影。展览中,1947年广德剧院修缮工程说明书及工程图、1940年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大观楼电影院改建新影戏院建筑图等档案可以让老戏迷们“一饱眼福”。
广德楼位于北京前门外大街大栅栏街39号,兴建于1796年清嘉庆元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之一,与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几乎同期建成。
根据洛夫《北平的戏园》描述,广德楼院门口是过道长廊,入内有影壁,影壁后是天井院落,院中搭席或铁棚,票柜房设在此处,还能放人力车。再进要走夹道,夹道通后台,内部多是长条板凳,戏台是方形。
它是戏曲祖师爷、名人们施展才艺、迅速走红的宝地。程长庚、余紫云、梅巧玲等京剧祖师爷都曾是这里的台柱子,梅兰芳、谭鑫培、刘鸿声、杨小楼等也都曾在此同台出演义务戏。“喜连成”“双庆社”“斌庆社”等戏班更是在这里长期献艺。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德楼由戏园子改成了专演曲艺的“北京曲艺厅”,后经重修重张开业,成为京城专门演出曲艺的场所。
看电影已经是一项几乎可以称之为日常的休闲娱乐活动,但在一百多年前,这还是一件稀罕的事儿。1902年,民族实业家任庆泰独具慧眼,收购“大亨轩茶戏园”,改建后更名为“大观楼”,一个综合性的商场与娱乐场就此诞生。
1913年,它正式定名为“大观楼电影院”,这是北京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经营的专业电影院。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观楼也不断变革创新。1930年,它在南城率先实行男女同座,在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1935年,影院进行设备改造,安装上了法国百代35毫米有声放映机,让观众们能体验到有声电影的魅力。1941年2月7日,经过重新改建后再次开业,成为南城较为出色的中型影院。这次展出的这份档案就是1940年影院改造工程的蓝图和说明。
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布局大型沙盘
嘉宾在观看按照1:840的比例通过3D建模打印制作而成的“营城匠意”巨大沙盘模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院落北京”部分,营造了沉浸式的老北京民居院落场景,复原正房、游廊、垂花门、石桌凳、紫藤架等景观,配合一日光影的变化营造院落氛围,嵌入多媒体技术,讲述北京的礼仪文化。置身其中,闲庭信步,仿佛进入名人故居,适宜打卡拍照。
“营城匠意”部分展示了一个巨大的沙盘。此沙盘按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51年)北京城市布局制作。根据1:840的人工勘测图,占地约120平方米,真实地记录了1949年-1952年北京城的城貌特征。
沙盘实际制作建筑42万余间,树木5万余株,再现了北京城高大雄伟的宫城、金碧辉煌的皇城,内城、外城而组成的层层相套、界限分明的城垣,路网坊巷,鳞次栉比的坛庙观堂等全面完整地展示北京合院之城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格局。
沙盘四周墙面展示了1950年航拍图、街区图及北京标志性建筑,包含新旧对比的工人体育场等,四周放置了AR设备,观众可以体验沉浸式互动观看。
记者/展圣洁
编辑/张牵
校对/张彦君
运营编辑/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