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倒在了明天晚上!”——马云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的职场越来越不对劲了?
过年期间跟朋友小陈聚会,他是做餐饮的,他说原来员工有五十多人,现在只剩下二十来个了。
被炒鱿鱼的,有好多都是做了三五年的老员工了,每天做十几个小时都不叫苦,加班加点也不说累。
今年开始觉得人手不够,又要重新招聘,可是老板没有选择把老员工喊回来,而是想找年轻的新员工,哪怕没有经验。
小陈一听心里就有数了,毕竟就算没有经验,但是年轻人嘛,“潜力无限”,能拼能熬,更重要的是一个老员工的工资,差不多可以招三个新员工了,新员工还乐呵呵的。
小陈公司不是个例,网上也能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例子。
职场上,老板要你努力工作的时候会说: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当老板看到你在“摸鱼”的时候会说:你当公司是你家啊?
而更加荒诞的是,老板们一边想要忠诚听话用心的员工,一边又随时可以把这些忠诚听话用心的员工,换成更加便宜好用的新员工。
还要让老员工临走前教会新员工,啧啧,真魔幻。

1.降本增效的考量
在经济环境普遍不好,公司效益日渐低下的时候。
说白了,就是公司业务越来越不赚钱,上游产品原料等成本高,中游产品员工成本高,下游产品售卖难度增加。
那老板高管们就会考虑给公司降本增效,降本从哪里来?
如果公司业务不变的情况下,上游原材料等外部原因不可控,也很难改变的情况下,那显而易见,对员工进行降薪裁员就是他们的不二选择了。
而老员工通常薪资待遇高,虽然在公司初期的时候能拼能熬,头脑也灵活,可是当做了好几年之后,年纪越大,连加班都是奢望。
花同样的钱,有的甚至可以招三个实习生了,新来的实习生为了能转正,能稳定住工作,大多都会任劳任怨,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
花一份钱就得到三个“潜力无限”的新员工,还能为公司节省大量成本,省下的不止是钱,还有五险一金、各种假期福利、员工家中老小,加班推脱的各种“麻烦事”。
这样一来,你说公司会不会管你是不是中流砥柱?会不会在意你是跟着公司拼搏多年的老员工?
降本增效是公司高管的考量,可是老员工却成了牺牲品。
其实说降本一定会裁掉老员工,也是比较片面的。因为被换掉的岗位往往不是必不可少了,说白了,就算没有你,换其他人来照样能做,顶多多花点时间而已。
像那种把技术、业务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的人,公司一旦替换掉,就会对公司造成严重损失,基本是不会被取代的。
而那些以为能取代前辈的职场新人,却不知他们也是在重复走前辈们的老路。今天是你,明天是我,后天又会是谁?
通过加班加点,陪客户、喝酒熬夜等透支健康得来的一切,终究会像梦幻泡影般,一戳就破。
2.忠诚与价值的错配
刚入社会,老板领导们会用各种方法,或明或暗的提醒着你,要对公司忠诚、要为公司付出。
加班不要计较报酬,因为你能得到更多能力的提升;有想法去实现,有工作不要问原因,因为那是公司对你的考验,你努力了就会有回报。
然后无数年轻人前赴后继,或为钱或为名,不计回报的付出,以为这样就能跟着公司“发展壮大”。
但是很可惜的是,所有公司都遵循着最纯粹的商业逻辑,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要一起努力”、还有“公司不是慈善机构”。
所以在公司面临经营压力或者财务危机的时候,员工忠诚与否并不会成为他们的考量,他们想的只有性价比,选谁换掉谁更有价值。
当然这也不用太悲观,说实话,大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考虑最多的,不都是得失与否嘛。
公司有公司的考量,我们也会有我们的想法。当然说这些不是想说忠诚跟努力不对,只是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决定要怎么做。
比如说公司老板高管都对你很好,不管是薪资奖金,还是生活方面都没话说,那认真为公司做事,付出忠诚也是正常的。
但是幻想忠诚一定能得到回报,就大可不必,还不如把给公司996的时间,拿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让自己在面对未来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职场环境的变革
在科技发展迅速,每个人都在不停内卷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员工对于市场的更新换代需要适应得更快。
虽然年轻人在面对新生事物、新科技、新潮流、新思维等的适应和接受能力更快更高,在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更具有优势。
但是老员工,特别是35岁以上的人,也有他们的优点在,比如说对产品、对公司的了解更深、决策想法更稳重、拥有更多的人脉等等。
有人制定规则,有人遵守规则,有人挑战规则,有人打破规则,职场没有谁会是最终的赢家,只有不断挑战自己,选择不断进化的高端玩家!
我们该考虑的不是患得患失,也不是时刻要被抛弃的担忧,而是理性看待“努力”,理性看待“忠诚”,找到属于自己更好的道路。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