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有机肥,那一定会聊到各种动物粪肥,这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鸡粪肥。这几年,鸡粪肥的名声不太好,随便一搜,网上就能看到不少帖子、视频都在说“烧苗、含病菌、重金属超标”,把鸡粪贬得一无是处。
好像一夜之间,这种老祖宗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农家肥,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害肥”,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鸡粪,到底犯了什么错,招来那么多非议?还是说,这一切背后,另有原因?
在我看来,很多对鸡粪的指责,要么是在故意混淆,要么是有人故意带偏方向。
要说鸡粪完全没问题,那也是不客观的
没有腐熟的鸡粪,是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烧苗确实有可能发生,因为新鲜鸡粪含氮量很高,而且很多是以尿酸盐的形式存在,洒在作物上,分解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气和氨气,那作物会受不了,高温和高浓度氨气直接烧灼根系,最后植株枯萎。
第二,新鲜鸡粪有大量病菌和虫卵,因为鸡的消化道短,粪便有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残渣,还有一些病菌、寄生虫卵,进入地里会直接在土壤繁殖,那就祸害了蔬菜,如果人吃了,也会害了人。
第三,如果是规模化养殖场的鸡粪,因为饲料里有添加物,鸡粪的盐分会特别高,用在土里很容易搞得土地盐碱化,盐碱化的后果,就不必多说了。
以上这些,是新鲜鸡粪客观存在的缺点,但要注意!
我说的是“新鲜鸡粪”“生鸡粪”,这在腐熟过之后,这些缺点基本上就没有了。
关于动物粪便一定要腐熟才能当做肥料用,这是最基本最基本的常识,老菜农根本都不用去强调。
“生鸡粪”和“腐熟鸡粪”,就可以把它们当做两样东西,一个单纯就是动物废料,另一个是作物肥料,完全不一样。
但是,近几年网上对鸡粪的口诛笔伐,似乎有意无意模糊了“生”和“熟”的区别,把“生鸡粪”的缺点硬扣在“腐熟鸡粪”上,这就不公平了吧?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对鸡粪负面评价,甚至有些是很明显的刻意带节奏?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
为什么鸡粪总是被带节奏?
1.肥料市场也是个江湖,鸡粪作为一种传统、廉价、易得的有机肥资源,它的广泛应用,肯定会动到一些肥料厂商的蛋糕。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容易获得的有机肥被描绘得不堪,农民无法自产的化肥被夸得无比强悍,想想就能知道为什么。放大鸡粪的缺点,就可以引导购买昂贵的其他肥料的产品。这种制造焦虑,再给办法,是常见的营销手段。
2.互联网有信息放大的效应。少数人因为不熟练,使用鸡粪导致作物长不好,他们的抱怨更容易被注意得到,要不怎么说“出声的是少数人,沉默的是大多数”呢?而那些真正的老菜农,知道怎么正确使用的,反而很少上网说话。这就有一种“幸存者偏差”的效果,负面信息被放大,加上一些有意引导,选择性展示鸡粪的坏处,忽略有点和正确使用方法,就造成这般结果。
3.也还是人性的一点,有的人缺乏经验,用鸡粪用不出效果,不去考虑是不是自己哪里没做好,反而把问题甩到“鸡粪”头上,又加剧了负面印象。
4.还有一点是对“农家肥”的刻板印象,新时代农业有追求“绿色”“清洁”的观念,部分人理解歪了,觉得动物粪肥不清洁,脏,不卫生。这个倒是小事,科普一下就了解了。
目前网络上对鸡粪的很多负面评价,是掺杂了各种杂七杂八的因素的复合结果。不能因为它使用不当会出问题,就否定这种优质的肥料资源。好比不能因为有人炒菜难吃,就说锅不好一样。关键在于怎么用,正确地用。
完全腐熟的鸡粪,不仅缺点消失,优点更加凸显
鸡粪再经过正确、充分的发酵腐熟处理后,前面提到的那些缺点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因为腐熟过程中,那些不稳定的,容易烧苗的氮素形态会转化为植物更容易吸收利用的稳定形态,也就是说,更温和,更顺溜了,是一种极其优秀的有机肥料。
优秀在哪?
1.养分含量高,是货真价实的肥力之王。在牛粪、养分、猪粪、鸡粪这些农家肥里,鸡粪的三元素含量是最高的,特别是氮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粪肥。意味着什么?用同样数量的粪肥,鸡粪的肥力更强,不用化肥,作物长得照样猛。
2.有机质更多。有机质多有什么用?我们知道,有机质决定了土壤肥力的多少,有机质多了,就能轻松改良土壤,以后种什么都容易。最显而易见的,用了鸡粪,能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更加疏松透气,有利于根系呼吸和伸展。还能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质多了,土壤就像海绵,能吸附水分和养分,减少流失,后面植物慢慢吸收,一直都有饭吃。这就是鸡粪的实力。
3.肥效持久均衡。这是有机肥的通用效果,鸡粪是有机肥,自然也不例外。相比化肥的速效而短暂,鸡粪可以缓慢释放养分,但同时鸡粪的肥力高,那么既能满足植物前期猛长的需求,又能保持后续肥效的稳定,可以说是全能型选手了。
4.成本效益高。如果在农村,或者有养鸡的地方,那鸡粪真的非常易得,毕竟哪有不上厕所的鸡?只要上厕所,我就有源源不断的鸡粪。可能腐熟要花时间精力,但确实能省下大笔的钱。
这5种蔬菜,特别喜爱鸡粪
虽然说腐熟鸡粪对大多数蔬菜都有好处,但有些蔬菜对养分需求特别大,或者对鸡粪这类肥料反应特别好的,这种蔬菜,可以说是独爱鸡粪,非它莫属,只要种植,肯定要备着鸡粪肥的。
1.番茄
从开花到坐果,番茄对氮元素的需求就像无底洞,而鸡粪的速效氮占比高达60%,当之无愧的含氮大王,只要施入土里后,7天内就能达到释放峰值,恰好匹配番茄花芽分化期,巧了吗不是。在那之后,鸡粪还能持续缓慢的供氮35天,又完美覆盖了番茄坐果膨大期。可以说非常适配鸡粪了。不过要注意,在挂果期的时候不要表面施肥,拿捏不准可以不施,不然容易诱发脐腐病。
2.辣椒
辣椒根系浅,就导致它非常怕涝,一到雨天就动不动烂根。鸡粪又刚好能造“排水管”。什么意思?鸡粪里面有一种腐殖质叫“胡敏酸”,可以让土壤团聚体增加30%,一般来说,团聚体多了,土壤的孔隙度会更通透,水来了直接就给排出去,这不就是天然的排水管吗?
如果使用鸡粪,在移栽的时候就得穴施,每穴施200g肥,与根系保持5cm距离,这样既能保水又能不沤根。然后在辣椒开花前再补施草木灰,这样可以中和鸡粪氮元素过猛导致的酸性偏高。
3.南瓜
可不曾听闻,南瓜藤蔓疯长期的时候,每天消耗的磷元素能够种两茬菠菜,可见磷需求量有多大。鸡粪的磷含量,相比氮含量来说是低,但是相比其他粪肥的氮含量,又是傲视群雄的存在。对比牛粪,鸡粪的磷含量是1.3%,而牛粪只有0.8%左右,足足是6倍。而且,鸡粪的磷元素,有一半是以植酸磷形态存在的,又刚好切合南瓜根系分泌的磷酸酶活性的峰值,总之意思就是,鸡粪需要的磷,恰好是南瓜需要的,就这么简单。
在种植的时候,伸蔓期可以在垄侧开沟埋粪,诱导侧根向肥区延伸,长得更好。在南瓜坐瓜期后就不要追施鸡粪了,不然会导致瓜化,也就是幼瓜形成后就不长了的现象。
4.韭菜
韭菜也是个吃氮专业户,而且每次收割韭菜,都会损失掉土壤一定程度的氮含量,而有了鸡粪,即使收割,后期也可以通过缓释养分,慢慢把氮补回来。虽然其他有机粪肥也可以做到,但是鸡粪的补氮速度更快,为什么呢?因为韭菜的根部有纤维素,鸡粪的氮大部分又是氨态氮,纤维素+氨态氮一配合,就会释放碳源,碳源能促进细胞合成——这样以来,韭菜就不怕割了没营养了,可以实现“割茬-补氮-再生”循环。
具体是在收割后的次日,立刻撒施鸡粪,在浇水激活微生物,这样就可以了。
5.芹菜
芹菜茎秆粗壮全靠钾肥,但直接上硫酸钾会烧叶,鸡粪的缓释钾才是真解。腐熟鸡粪中50%的钾以离子态存在,剩余50%被有机质包裹缓慢释放,这与芹菜60天的生长周期完全同步。又有什么理由不用鸡粪呢?
可以在芹菜育苗期的时候,按基质:鸡粪=3:1配营养土,定植后无需再追钾肥,再配合喷施0.2%硼砂溶液,这样还可以预防茎裂。
具体怎么腐熟鸡粪?
说了那么多鸡粪的好处,还有喜欢鸡粪的蔬菜,那么关键问题来了:该怎么正确的腐熟鸡粪?毕竟没腐熟的鸡粪肯定是不能用的。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发酵方法。
先准备材料:
主料:新鲜鸡粪或稍微晾干的鸡粪
辅料:干草、碎秸秆、锯末、稻壳、花生壳、落叶、少量园土等。辅料的量大约是鸡粪体积的2-3倍。当然,不要忘了准备干净的水。
腐熟步骤:
1.混合
找一块空地,最好是泥土地,方便微生物进入,或者用大的容器如堆肥箱、大桶。
将鸡粪和辅料大致分层或者搅拌混合均匀。
主料辅料比例大约在25:1到30:1左右,简单来说就是辅料的量要明显多于鸡粪。
如果鸡粪太湿,可以先稍微晾一下或者增加干性辅料的比例。
2.调节水分
一边混合一边加水,让整个堆体的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判断标准是:用手紧握一把混合物,指缝见水但不滴水,松开后能基本成团。太干发酵慢,太湿则容易缺氧产生臭味,变成厌氧发酵。
3.堆垛
将混合好的物料堆成一个高度至少1米、宽度1.5米左右的堆,如果是容器就装满,这样有利于内部升温。堆不宜太小,否则热量容易散失,达不到高温腐熟的效果。
4.翻堆
这是好氧发酵的关键。发酵开始后,堆内部温度会迅速升高,能达到50-70℃。高温能有效杀灭病菌、虫卵和草籽。为了让物料均匀发酵、补充氧气,需要定期翻堆。一般在堆温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大约启动后5-7天,之后每隔7-10天翻一次。翻堆时要把外层的物料翻到里面,里面的翻到外面。
5.判断腐熟
整个腐熟过大约需要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冬季慢,夏季快。
完全腐熟的标志是:堆温不再升高,与环境温度接近。物料变成深褐色或黑色。 呈松散的颗粒状或粉末状。 没有了粪便的臭味,变成一种泥土的清香或霉香味。 堆体体积会明显缩小。
记住,鸡粪一定要完全腐熟!网上很多抱怨鸡粪不好,多半是没腐熟就用了,因为嫌麻烦,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鸡粪到底犯了什么错?
它本身没错,错的是使用它的人没有用对方法,还有一些不明就里的或别有用心的声音放大了它的风险。
只要腐熟,使用合理,鸡粪就是肥力极佳的有机肥。
别再让这种宝贵的天然肥料,继续背黑锅了,正确认识它,使用它,你种的东西以后会感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