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芯片法案落地后,“台积电是否赴美建厂”的问题就牵动了十几亿国人的心,本以为,多次吐槽赴美建厂“没好处”的张忠谋会坚持到底,但令人意外的是,台积电已经悄无声息的变身成了“美积电”。
近日,台积电彻底摊牌了,台积电不仅要在亚利桑那州建立5nm晶圆厂,未来还将在这座晶圆厂旁边,再建一座3nm晶圆厂。并且5nm晶圆厂的首批机台设备预计在12月6日就会进驻,进度超预期!
实际上,在张忠谋官宣之前,就已经有外媒爆料,台积电包机运送约300名半导体人才前往亚利桑那州,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随行人员除了台积电的技术人员外,其家属甚至宠物都一同上了飞机,明显地,这是“一去不复还”的节奏。
而台积电赴美建厂事件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台积电赴美新建的晶圆厂并非成熟工艺晶圆厂,而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晶圆厂,这不就相当于“卖身”吗?将自己的核心技术、顶尖人才以及先进设备全部“送”到老美手里,帮助老美振兴本土芯片制造业,这说得通吗?难怪网友无法理解。
其实,张忠谋也明确表示,赴美制造芯片,其成本要比在本土高出55%以上。那么为何台积电还执意要前往呢?有部分网友认为,台积电是为了老美承诺的520亿美元补贴。仔细想想,这个理由明显不成立,台积电第一次赴美建厂,就耗资400多亿美元,而老美只是开出了“空口支票”,所以如果是为了“钱”,这似乎是说不通的,毕竟后续的人工、材料和运输等开支也是大手笔。支出和补贴不成正比,没有任何意义。
在笔者看来,台积电赴美建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更好地服务苹果、高通等美国客户。在失去华为后,台积电的主要客户几乎都是美企,且华为一日不“解禁”,未来台积电的主要客户来源很可能还是美企,比如特斯拉等,根据外媒透露,特斯拉已经将FSD芯片的订单交给了台积电,所以赴美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其二,寻求多元化供应链布局。对于科技巨头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供应链出现“断裂”或其他风险,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所以台积电赴美建厂也是希望可以寻求多元化供应链布局。当然,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为欧美客户服务,说到底,台积电已经变成“美积电”了。
尽管很多网友的情绪很气愤和不理解,但回过头来看,台积电做出什么选择,跟国内芯片企业没关系。人民日报早就对国内科技企业发出了警示,抛弃所有幻想。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别的企业身上,不如专注于自身,坚持自主研发,培养本土人才。只有做到“手中有粮”,把核心技术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心中不慌”。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