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多久会结束?一场被资本、地缘与人性撕裂的持久战

时光角落的诗人 2025-02-20 09:40:19

俄乌战争多久会结束?一场被资本、地缘与人性撕裂的持久战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整整过去了三年。最初,世界普遍认为这场冲突会是一场震撼四方的“闪电战”。然而,实际情况是,这场战争演变成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持久战。

随着时间推移,局势愈发复杂,而各方谈判却未见实质性进展,冲突的根源几乎深植于资金、地缘以及人性的交错之中。现在,美俄两国在沙特利雅得进行的首轮高级别谈判释放了一些关键信号,但前方的谈判进程依然面临诸多矛盾。那么,究竟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何时才能见到终点呢?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战争的开端与历史的根源回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的剧本早已潜藏在历史的深处。1991年,苏联的垮台引发了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形成了如今局势的“权力真空陷阱”。

随着1999年北约首次东扩,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措施,西方资本开始向东欧地区不断渗透,试图掌握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至2022年,北约成员国增加至30个,与此同时,军事开支的年均增长率超过7%。结果造成了一个庞大的2.3万亿美元的军工复合体产业链的形成。

对于俄罗斯而言,随之而来的则是无尽的“安全焦虑”。回想起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在美国的操控下,这场革命成为了对俄罗斯强烈的挑衅。以至于,失去乌克兰将意味着俄罗斯在黑海的战略基地遭受重创,关键的能源管道亦可能被封锁。

例如,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中,俄军在仅仅48小时内便控制了半岛,实则是在应对北约逼近黑海时的一次应激反应。能源战争的暗流与经济利益战争期间,能源始终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在2021年,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高达40%。

而德国与俄罗斯更是共同建设“北溪2号”管道。随着战争的爆发,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对欧洲的供应暴增了三倍,其价格轻易攀升至过去的四倍。而这仅在2023年,便为美国从欧洲获取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暴利。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资源诅咒”也在不断显现,能源出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5%。可惜的是,其管道网络严重依赖乌克兰。此外,控制乌东地区,将直接等同于掌握对欧洲的能源议价权。自战争伊始,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累积的收益已经超过3200亿美元,远超55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僵局为何形成?四大“死循环”解析战争的延续不仅源于外部因素。内部机制的锁定亦是难以忽视的关键。在军事层面,俄罗斯依靠其火力上的优势,每天消耗5万发炮弹,试图通过“钝刀割肉”的战术拖垮乌克兰军队。乌克兰的伤亡人数也因此超出了50万人,适龄男性人口锐减了23%。这看似无形的消耗战,在背后却是一场“绞肉机效应”的游戏。此外,北约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多以防御型为主,意在避免与俄直接冲突。这一背景下,美国的军工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其股价两年内平均上涨了140%。在这场看似无止境的战争中,各方似乎形成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悖论:战争持续越久,反而让美俄军工集团利润更加丰厚。而寻求和平的努力却因此遭受阻碍。当战争的阴影笼罩在经济运行的每一个角落,乌俄两国的经济结构也愈加紧密地绑定在一起。俄罗斯的产业转型无疑是其战争经济的核心,从军工业占GDP的比重从2021年的3.5%递增至2024年的12%。这意味着大量新就业岗位的出现,而安静的停战会引发失业潮和社会动荡。在乌克兰的情况则毫无改观,西方对其援助中的60%都是贷款。而乌克兰的债务规模更是飙升至其GDP的120%。一旦出现失败,乌国的矿产资源和黑土地很可能被资本以低价收购。未来何去何从?不同的时间预判当前,战局仍然未见真正的解冻,不同的中短期未来亦开始浮现。设想中,俄罗斯控制的乌东地区将形成一个局面,两国将沿第聂伯河对峙,而乌克兰将保留名义上的主权。此时的推力在于:北约不愿意直接参战,同时俄罗斯需要艰难消化其占领的区域,重建成本预计超3000亿美元。这个阶段将见证乌东地区的独立,并加入俄主导的“欧亚联盟”,而乌西则沦落为欧盟的“二等成员”。此时,乌克兰的财政援助已经占据了欧盟预算的15%。而民众在德国和法国的反战情绪已跃升至67%,这种压迫将促使局势进一步分裂。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