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魏徵:一个敢讲真话,一个从谏如流,君臣共创太平盛世

史海撷侃侃过去 2024-02-11 08:22:15

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是关乎王朝兴衰的大事。君臣关系健康,国家往往强盛;反之,就会走下坡路,甚至灭亡。

历史上有过许多这方面的案例,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当属初唐时期李世民与魏徵这对君臣了。

唐太宗的即位方式虽说不太光彩,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在他执政的前十年里,朝堂上基本没有党派之争,文臣武将既和谐团结,又敢于批判,使得大唐在乱世中得以迅速崛起,不仅外邦臣服,而且国内轻徭薄税,百姓幸福指数爆棚。

太宗为了避免重蹈隋炀帝、以及东突厥颉利可汗的亡国覆辙,鼓励臣子积极谏言,指出为政过失。在他大力倡导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民生为重、敢讲真话的诤臣,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唐玄宗时期。而魏徵,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魏徵,字玄成,河北晋州人。早年曾投靠瓦岗军跟随李密,后又辅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归于李世民麾下。先后担任谏议大夫、尚书右丞、秘书监、侍中等要职。

他相貌平凡,却极富胆识与韬略,善于扭转皇帝的错误想法。有时遇到太宗震怒,他也敢于直言进谏,且神色从容,坚持己见,太宗每每为之让步。

太宗得到一只鹞子,非常喜爱,时常放在胳膊上把玩。有次远远望见魏徵过来,急忙将鹞子揣于怀中。其实魏徵早看到了,为了避免太宗玩物丧志,他故意拉长奏事时间。等魏徵走后,鹞子早被捂死了。

还有一次,魏徵请假探家,回来时对太宗说:“他们都说陛下要去终南山,外面都已准备齐妥,您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太宗苦笑着说:“开始朕确实有此想法,但一想到你的态度,朕就不想再去了。”

魏徵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众多有利于国家的好理念、好观点,对李世民的施政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形成。死后获赠司空,谥号“文贞”,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一、据理力争劝阻封禅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亲自到泰山祭祀天地的重大礼仪活动。是古时君臣都极为重视的国家级大型典礼,通常用于昭示太平盛世。太宗之前,有信史记载的封禅仅有秦始皇、汉武帝和东汉光武帝三次。

贞观四年(630年),李靖、李世勣击破突厥,大唐声震四方,盛世气象已现;贞观五年(631年),赵郡王李孝恭、利州都督武士彟先后奏请太宗封禅,均被太宗所拒。

贞观六年(632年)正月,文武百官再次奏请,太宗这次虽仍予以拒绝,但内心却很向往。在群臣的怂恿下,太宗准备批准,魏徵却坚持认为此举不妥。

太宗有些不高兴的问:“你不愿让朕封禅,是朕的功劳不够高?”

魏徵答:“您功高盖世。”

问:“是朕的德行不够厚?”

答:“您德行深厚。”

问:“是中国还未安定?”

答:“已经安定。”

问:“是四夷还没服从?”

答:“服从了。”

问:“是庄稼没有丰收?”

答:“丰收了。”

问:“是符瑞还未降临?”

答“已经降临。”

太宗惊奇的问:“那你为什么不同意?”

以太宗的威严,如果换上个人,在这一连串的逼问下恐怕早已说不出话了。

魏徵却从容答道:“陛下虽已满足上述条件,但天下在隋末乱世后人口仍未恢复,仓廪仍不丰盈。您车驾东行,千军万马相随,仅保障这些人的吃穿用度,百姓就难以承担。

况且陛下封禅,远方国家君长都要陪同。如今中原腹地受到战乱影响,从洛阳到泰山沿途人烟稀少,很多都方草莽丛生一片荒芜,这不是把他们引入纵深窥探我们的虚实吗!

加之封禅路途遥远,您赏赐再多恐怕也难以人人满意,连年免税都未必能弥补百姓劳苦。您崇尚虚名却收获不到半分实利,那为什么一定要去呢!”太宗无言以对。恰好遇到河南、河北数州罹患水灾,封禅随即叫停。

太宗认真思考了魏徵的话,终其一生也没再提过封禅,而是把留名青史的机会,让给了后世子孙唐高宗、唐玄宗。

二、趁悔进言,借势推行善政良法

贞观二年(628年),交州(今越南境内)都督李寿因贪污被治罪撤职。太宗因为瀛州(河北沧州河间)刺史卢祖尚文武兼备且官声较好,将他征召入朝,告诉他说:“交趾这地方地域广大,长期缺乏贤人治理,需要你这样人才前往镇抚。”

卢祖尚一开始很高兴,答应下来。谁知不久就反悔了,推说自己身体不好,不适应那里气候。太宗很不高兴,让杜如晦他谈话,告诫他:“匹夫尚且重视承诺,你怎能答应了朕又要反悔。”卢祖尚也不知抽了哪根筋,就是不同意。

太宗再次召见他亲自做工作,卢祖尚仍不同意。太宗怒斥他:“我连安排个人都安排不动,还怎么治理天下。”盛怒之下,直接在朝堂上处死了卢祖尚。

事情过后,太宗有些后悔。在与侍臣闲聊时问:“齐文宣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齐文宣帝高洋以征伐著称于世,执政后期酗酒无度,滥杀无辜,是史上出了名的暴君。

魏徵见太宗突然问及文宣帝,知道太宗心生悔意,便委婉的说:“文宣帝虽然狂悖,但在与人争论时,如果理屈他也会顺从。他的青州长史魏恺出使南梁返回,被改任为光州长史,不肯赴任。文宣帝责骂魏恺,魏恺却振振有词的说‘臣在大州(古时以人口多少、地盘大小区分大、小州,青州辖地、户口均远超光州)当长史,奉命出使南梁,有功无过却被打发到小州任职,臣不服。’文宣帝琢磨了一会儿,觉得魏恺说得有理,便赦免了他。这是他的长处。”

太宗感叹道:“你说得对。卢祖尚虽有失人臣节操,但罪不至死,朕的做法有些过分了。这么看来,朕还不如文宣帝!”随即恢复了卢祖尚官爵。

还有一次,有个叫李好德的官员身患疯病,说了不少自己能当天子这样的疯话,太宗诏令有司调查。大理丞(古时掌管狱法的官员,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张蕴古审讯后如实奏报:“张好德精神不正常,按律不应治罪。”

御史权万纪弹劾张蕴古,说张蕴古曾在相州任职,那时张好德的哥哥张厚德是相州刺史,当过张蕴古领导,他这是有意徇私包庇,所奏情况与事实不符。

张蕴古曾因呈献《大宝箴》,分析朝政得失,得到太宗赏识,被太宗直接从基层提拔为大理丞(详情参见拙作《贞观初年,君臣问对:李世民和他的团队如何打造出盛唐气象》)。听了权万纪汇报不禁大怒,认为张蕴古有负他的期望,当即下令斩杀了张蕴古。

不久太宗心生悔意,颁下诏书强调说“从今以后,但凡死罪,即便立即执行,也需奏告三次方可行刑。”

权万纪与另外一名御史李仁发,均靠揭发检举他人得到太宗信任,满朝文武对他俩恨之入骨。

魏徵看到太宗这纸诏书,趁机劝说太宗:“权万纪和李仁发是阴暗小人,专门把诬告他人当作公直,把进献谗言当成忠心。陛下您并非看不清这点,只是想利用他们来警示鞭策群臣罢了。而他们却打着您的旗号胡作非为,由他们所弹劾的官员,大多并非真的有罪。陛下您纵然不能任用贤良改变风气,也不能重用奸邪自毁形象啊!”

太宗沉默良久,赏赐给魏徵五百匹绢以示嘉许。不久,权万纪、李仁发罪行暴露,被依法处治。

魏徵的话对太宗震动很大,被他处死的这两名大臣,均是朝中贤良,只因轻微过失就惨遭横死。特别是张蕴古,明明是在阐述事实,太宗却轻信诬告,斩杀了这名忠义敢言的大法官,忘记了魏徵曾说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在魏徵的劝说提示下,太宗痛定思痛,把“死刑需三次奏告”的诏旨写进律法,明确“凡判决死刑的,于执行前两日内,需两次奏告核准;执行前一天再经过三次奏告核准方可实行。行刑当天,宫中分管膳食的部门不得安排酒肉宴饮,内教坊、太常寺不得演奏乐器。门下省负责检查监督。同时,有依法当死,但情有可原的,应如实加以奏报。”

这一善法的实施,保全了很多无辜生命!

说实话,在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皇帝的话就是法,随便杀几个大臣根本算不上什么。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假如魏徵没有去做正面工作,而是任由太宗因岔滥杀,也就不会有这条善法的出台。

三、君正臣直,才能建立君臣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贞观六年(632年)三月,太宗女儿长乐公主出嫁。长乐公主由长孙皇后所生,太宗对她宠爱异常。爱女出嫁,当老爸的自然要豪横一把。太宗当即安排有司,拿出高祖女儿永嘉长公主出嫁时一倍的彩礼赏赐女儿。

魏徵对这一做法很不认可,谏阻说:“当年汉明帝加封皇子,专门交代办事大臣,给自己孩子所定待遇千万不可超出先帝之子标准。而您给自己女儿的彩礼却是长公主的一倍,与汉明帝相比,您在尊重长辈方面差距有些大吧!”

太宗觉得有理,就进入后宫将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皇后由衷感叹的说:“妾以前总是听陛下说魏徵贤良,原本不知什么缘由,但从今天来看,他不愧是真正的社稷之臣!妾与陛下是结发夫妻,每次与您说话都须察言观色,生怕触犯到您。而他作为与您无亲无故的臣子,竟敢如此劝您,他的话陛下不可不听!”

事后,长孙皇后专门派人赏赐给魏徵四百缗钱、四百匹绢,并捎话给他:“听说您为人忠直,今天一看果然如此,希望您能一直这样,不要有所改变。”

一次,太宗在丹霄殿设宴招待朝中高官。君臣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长孙无忌感慨的对太宗说:“当初,王珪、魏徵都曾辅佐李建成与您为敌,没想到今天竟能欢聚一堂。”

太宗说:“王珪、魏徵他们能够尽心办事,所以我才重用。然而魏徵每次进谏,一旦朕没有采纳,他就不再理睬我了,这是为什么?”

魏徵答:“臣认为您做得不对,所以才劝谏。陛下您不采纳,而臣却还满口应承,那就是默认这件错事可以实施,所以臣才不敢理您!”

太宗说:“你完全可以先答应下来,然后再劝谏啊。”

魏徵答:“舜帝当年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背后非议’。臣明明知道您错了,却还违心答应,不就违背圣人教诲了。”

太宗大笑着说:“人们都说魏徵你举止轻狂,我却看你更觉妩媚,也正是因为你敢说实话啊!”

魏徵起立,正色拜谢说:“陛下您允许我们说话,臣才得以畅所欲言;陛下若是不接受臣的意见,臣又怎敢屡次冒犯!”

以现在的视角来审视,初唐时期君臣关系之所以健康和谐,抛开太宗个人修为方面的因素不谈,君臣利益一致、目标一致,恐怕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作为从乱世中诞生的大唐,太宗君臣都曾经历过艰难困苦甚至是生死考验,深知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让国家强盛起来、使子孙后代都能得享太平,是他们那代人的共同企盼。有了这种共识,君臣之间也就容易达成齐心协力的氛围。

随着大唐国力日益雄厚,繁华日子过得久了,也就不可避免的生出安逸享乐的心。而此时的魏徵还像贞观初年一样,奉劝太宗居安思危。太宗表面上虽然仍很客气,但内心已不再如当初那般心悦诚服,君臣之间也就慢慢生出矛盾。

由此可见,太宗与魏徵的关系是不可复制的,对君臣双方的德行修为、胸怀度量等综合因素都有极高要求,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他们以天下为重、以事业为重的情怀。

在君王与臣子的关系中,臣子是弱势群体,处于被动地位,君王的作用尤为重要。作为君王,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利益、好恶放在第一位,又怎会爱听臣子的真话和实话,长此以往正直的人势必都会缄默远离,身边也就只能剩下那些所谓高情商的“小人”,又怎会不身败名裂。而君王一死,那些依附于他的臣子们,通常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不论在哪个年代,也不论你处在什么位置、担任什么职务,只要符合良知,顺应民意,袪除私心,就一定会得享福报。

循正而行,自与吉会!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70后业余撰稿人,爱好历史,勤于思考动笔,截止目前已撰写《泾原之变,一场堪比“安史之乱”的惊天动荡》《中、晚唐时期,乱象危局下的芸芸众生》《黄巢起义|满城尽带黄金甲》《残唐五代,乱世英豪》《初唐气象,天下一统》五个文集,上传历史类原创文章80篇。敬请您的关注与交流,谢谢!

往期作品:

0 阅读:1

史海撷侃侃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