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室都吃些什么?宋朝宫廷饮食图鉴来了!

食色那些事 2025-03-26 08:11:33

如果生活在宋朝宫廷里,能吃到哪些美食呢?

作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士大夫推崇的“雅”渗透进了宋朝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

而宫廷饮食更是“精致”与“雅趣”的巅峰。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宋朝的宫廷饮食是怎样的吧~

饮食特色

北宋和南宋的饮食是有一定差别的。北宋定都开封,宫廷饮食以北方风味为主。而南宋迁都临安,自然融入了江南水产和清淡口味,形成了南北结合的特色。

如果要说宋朝宫廷食材中的第一位,那肯定是羊肉。羊肉可煎可烤可煮,常见的菜肴有炕羊、炭烤羊肋排、酒煎羊、鼎煮羊羔、羊头签等。

到了南宋时期,临安近海环湖,海鲜成了宫廷重要食材,常见的有鳜鱼、江珧、蟹、鳝鱼、虾、蛤蜊等。

此外,宋朝农业兴盛,蔬菜的种类也很丰富,宫廷里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

宋朝宫廷御膳遵循“春酸、夏苦、秋辛、冬咸”的调味原则,注重食材的时令性。比如春季吃鲜笋、河鲜,冬季多吃羊肉、鹿肉等温补食材。

受到士大夫文化的影响,宫廷菜肴不仅追求味道,还讲究造型与意境,常以花卉、自然景物为灵感,比如梅花汤饼、蟹酿橙等。甚至很多菜肴的名字也极具诗情画意,比如雪霞羹、莲房鱼包等。

代表美食

羊头签

羊头签是宋朝宫廷“签菜”代表。把羊头肉切丝,香料混合后用网油包裹成卷,然后油炸,吃起来外酥里嫩。

山煮羊

羊肉切成块状,放入砂锅,加水、葱段、花椒、杏仁、调料等小火慢炖而成。

炙子骨头

据南宋《玉食批》记载,炙子骨头是孝宗宠妃谢氏的最爱。炙子骨头其实就是“烤肋排”,选用羔羊肋排,用杏酱、盐腌制后炭火慢烤,肉质鲜嫩多汁。

蟹酿橙

蟹酿橙是南宋宫廷名菜。《山家清供》记载了它的做法:把蟹肉、蟹黄等填塞进橙子中,然后上锅蒸制。最终蟹的鲜美与橙子的清香交融在一起,不愧是“风雅之味”。

莲房鱼包

莲房鱼包的做法类似蟹酿橙,只是它的容器是莲房,里面填塞的是鱼肉茸,蒸熟后清香扑鼻。

水晶脍

这是一种用鱼鳞或猪皮熬制的透明冻品,切片后食用。外形晶莹剔透,吃起来口感清凉,常在夏季食用。

其中有一道“鹌子水晶脍”,是把鹌鹑肉炖煮成冻,切片后搭配姜醋食用。

爊鸭

爊鸭是北宋时期宫廷秘制卤鸭,鸭子经过几十种香料慢火煨煮,肉质酥烂入味。

宋嫂鱼羹

宋嫂鱼羹是由民间传入宫廷的菜肴。先把鳜鱼或鲈鱼剔骨蒸熟,加入火腿、笋丝、鸡汤等熬制,吃起来酸香开胃。

群仙羹

群仙羹是一种用珍稀菌菇、海味熬制的高汤,鲜美非常,有“仙家之味”的寓意。

春兰秋菊

这也是一道“雅”菜。把洗净的菊花瓣和兰花瓣放在盘子里,然后加入一些蜂蜜和桂花酱,拌匀后即可食用。这道菜口感清甜,而且香气扑鼻。

蟹黄灌汤包

在南宋《梦粱录》里,蟹黄灌汤包也被称为“灌浆馒头”,是一种早膳食品。它是在薄皮里包裹蟹黄、肉汁等制成。

梅花汤饼

梅花汤饼是把面皮制成梅花形状,煮熟后与清汤一起上桌,风味雅致清鲜。

酥油鲍螺

酥油鲍螺的名字很有迷惑性,实质上是取了“鲍螺”的外形,因为这是一种螺旋状的点心。它更像是宋朝版的泡芙,由奶油制作而成。

乳糖狮子

乳糖狮子是一种糖塑甜点,可以作为茶点,也可以作为宴会装饰品。它是把蔗糖熬制后塑造成狮子造型(有时候会加入乳香)。

蜜煎

所谓“蜜煎”其实就是“蜜饯”。宋朝宫廷常常用蜂蜜腌制金橘、木瓜、樱桃等水果,常作为宴后甜点供应。

《武林旧事》里记载张俊宴请高宗时献上了“雕花蜜煎一行”。

广寒糕

它的名字寓意“月宫之食”。这是一种用桂花、糯米蒸制的糕点。

冰雪冷元子

冰雪冷元子是宫廷夏日常用的消暑冰品。先把黄豆粉搓成丸状冰镇,然后浇上甘草糖水。

龙凤团茶

龙凤团茶是北宋宫廷御用茶饼,其实是用福建的北苑贡茶制成的,只是外面印着龙凤纹饰。

紫苏饮

紫苏饮类似凉茶,是一种用紫苏叶、甘草、陈皮等煮制的消暑饮品。

桂圆汤

桂圆汤是宫廷后妃们的日常滋补品。它由桂圆、红枣、枸杞炖煮而成。

雪霞羹

雪霞羹由芙蓉花和豆腐一起煮成,味道清甜可口,汤色粉白如雪映霞光,由此得名。

沉香熟水

沉香熟水是宫廷夏日解暑饮品。先把沉香末隔火熏蒸,然后取香气蒸煮饮用水。

宋朝宫廷美食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在选材、烹调、调味和文化内涵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其中一些菜肴流传至今,现在也出现了很多以宋朝宫廷美食为灵感,复刻出来的仿膳菜品。

宋朝已远,但是那种精致与风雅的美学至今仍然令人神往。

以上就是关于宋朝宫廷饮食的内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