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乃国民党中的勇猛将领。
论及这位猛将,乃国民党中极难缠之人物。莱芜战役时,王耀武已预先洞悉粟裕的计谋与意图。
只是,问题在于缺乏信任而已……
王耀武的不被信任并非始于1947年,早在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时,他便已失去信任。
王耀武之所以不受信任,并非其自身原因,实则蒋介石多疑所致。
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
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迅速调遣王耀武赴山东主持大局。王耀武接令后,即着手准备前往山东赴任。
赴山东任职前,王耀武心存私念,认为解放战争难打,意图保存实力。对于亲手培育的74军,他不愿让其上解放战场受损。
除74军外,100军亦受王耀武重视,不愿其受损。虽100军非嫡系如74军,但曾由王麾下李天霞带领,故也算是他的心腹之一。
王耀武意图掌控74军与100军,旨在保护心腹并看重其强大战斗力,以备关键时刻调用。
王耀武赴山东上任前,亲往谒见蒋介石,并提出一项要求:
派他率领74军与100军共赴山东,旨在守卫该地。
王耀武认为蒋介石不会反对,因蒋介石赴山东亦需部队,携其信任的74军与100军更为妥当,故料想蒋介石不会有所不满。
蒋介石闻王耀武之请,立时震怒,严词责问王耀武。
你问何意?欲结党营私乎?
王耀武考虑带自己信任的部队去山东。蒋介石则担忧,王耀武此举是否意在山东“自立为王”。
因此,蒋介石坚决反对该提议。
蒋介石正式回复王耀武,74军已安排守卫南京,100军则计划派往上海警备,两者均无法调往山东。
王耀武无奈长叹,对校长决定向来不加干涉。他内心不悦,感到自己带74军与100军赴山东,从无派系之心,却未获蒋介石信任。
这份不信任持续至莱芜战役之初。
莱芜战役时,粟裕弃临沂悄然北上,意图在莱芜伏击李仙洲。王耀武洞悉其意,明白粟裕撤军非因“战力不支”或“无奈撤退”,更非“逃遁”。
然而,国民党内部皆陶醉于临沂大捷的虚幻胜利,无视王耀武的劝告。莱芜战役中,粟裕成功俘虏李仙洲,仅用3天便歼灭其5万兵力。
王耀武深感心寒。
1948年济南战役时,王耀武内心的寒意进一步加深。
粟裕计划攻打济南,蒋介石闻讯后命王耀武死守。王耀武声称有十万兵力,实则心知能战者寥寥。济南防御虽固,然再坚固亦难持久。
王耀武向蒋介石提议,应放弃济南,率部撤回徐州,以保存实力。
然而,蒋介石非但不予同意,且对王耀武心存疑虑,认为其未战即显怯意,实属胆小之人。
听闻校长言辞,王耀武心灰意冷。济南局势,最终验证了他的预言,确难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