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国考进面分数线已经发布,大家也都知道自己多少分,在不在进面名单里。
今天想和大家说的是几个面试的重点雷区,都是重中之重,一旦触碰取消考试成绩,不是闹着玩的。
1、尴尬的开场
很多考生在平时训练时,没有可以训练和考官面对面的开场白,导致进入到考场后,不知道考场礼仪,也不知道怎么和考官打招呼。
“各位考生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官”“大家好”“同志们好”
等等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见面问候语,惹得考官大笑。在训练答题思路和技巧的同时,更应该知道给人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面带微笑,鞠躬问好:“各位考官好,我是1号考生”就足够了。
2、暴露个人信息
考生在面试时,最忌讳暴露个人信息。一旦发现,必定得不到高分,如果考生的信息透露到具体人名,更是直接取消考试成绩,无法通过面试。
有些人总想耍些小聪明,既然不让说人名,那就说作为基层干部的爸爸、参加革命的爷爷等等,想要用这些例子感动考官。
这样就是在违规边缘试探,如果说在基层工作的xxx,或许考官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说作为在某地基层服务的xx干部,那绝对是不行的。
即使考官没扣分,取消考试成绩,被其他考生知道了,也会有被举报的风险。
3、答题模板化
模板1“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模板2“我有以下几点对策/措施”
模板3“从微观上说”“从中观上说”“从宏观上说”
这些很多话,都是每个考生有可能说出的回答,实际上这些话对答题内容一点帮助也没有,很多词汇是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思路,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答题内容,考官听着都是废话,没有重点。
4、不要你认为
“我认为它是对的”
“我认为它是错的”
“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
这些表达方式只会让你的答题范围变窄,把名人的例子融合在答题内容中,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例如袁隆平、屠呦呦、屈原等等名人事迹,整理成排比句式。这样的内容会成为答题中额的亮点之处。
5、太过自信的结尾
在答题结束后,考生可能会说“通过我以上的措施该问题一定能够得以彻底的解决。”
这样的答题句式,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还可以。但如果是其他问题,例如政策类、医患矛盾、就业养老等问题,就一定不要说自己肯定能解决。
国家探索这么多年的事情都没有解决,你答一道题就能解决,未免太过笑话。
考生在面试结尾时的表态应该更加理性、中肯。
面试是高手过招,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使出全力面对。平时多看网上的面试避雷教学,真正上到考场,做到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有新意,有高度,形象中规中矩,高分一定跑不了!
今日话题:大家对于面试还有哪些问题呢?
被其他考生知道了??他怎么知道的?可以举报他吧[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