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勒令关门,补课却没消失,新的上课形式让人哭笑不得!网友调侃:都是人才!

水企设备答疑君 2021-08-13 12:20:11

最近热搜新闻上大家一直在讨论“双减”政策带来的影响,很多补课机构宣布停业,倒闭。一时间家长、学生、还有补课机构的老师都变得非常焦虑。

一方面担心自家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学校进度,另一方担心自己没有课上,失去工作。

小编正好在“双减”的试点城市,确实大街上的补课班都紧闭大门,各个地区教育局借着疫情的由头,勒令机构不许集中补课。

不过,小编最近观察了一下,虽然门店关了,补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老师都转战线上,拿出之前疫情时准备的pad、耳机,关起门来继续上课。

更有教育机构想出新的上课套路,钻政策空子,卖课给家长,让学生随行旁听。

网友吐槽:能想出这种方法,也是人才!

取消校外补课乱风气本是一件好事,但如今看来政策落实任重而道远,不光是家长和孩子们的不理解,还有机构老师们面临失业后,何去何从?

家长应该如何做?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觉得自家孩子是人中龙凤。从学生3岁上幼儿园起,到18岁高考,为成绩担忧,只要能提高成绩,多少钱的补课班都要报,多远的上课地点都要去,一刻不敢停歇。

现在有了“双减”政策,一些家长仍然钻牛角尖,认为补课是刚需。有钱人家会专门请名师一对一辅导小孩,收入不高的只能另寻他法。

这种家长焦虑的现象,正是教育机构们十几年营销来的结果。从补课班兴起,很多机构惯用焦虑营销的方式,给学生和家长制造恐慌。孩子在校成绩不好,课后再不补习,就会被其他同学超越。

放平心态,鼓励孩子

政策已出,家长们就不要纠结于:不补课成绩就会下滑。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重要阶段,应该和孩子多沟通,多讨论,让孩子对知识、对学习有一个更明确的认知,劝导孩子校内听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多问老师。

同时也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不同的,了解学生擅长什么科目,不喜欢哪科,和孩子、老师一起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与子女之间一个更好的沟通交流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家庭环境中,家长更要以身作则,不能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刷直播影响学生。

补课机构老师怎么办?

大多数补课机构老师,都是看到教育行业的前景和未来,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如今补课班遭受打压,老师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减少排课,学员流失,甚至直接被公司裁员。

等待新的授课形式出现

如果老师还想坚持在这个行业继续工作,就继续耐心等待新的营销形式出现,是一对一小班私授,还是“家长补课,学生旁听”,又或者出台什么新的政策。

全力备考编制

“双减”政策下发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回归校园,回归课堂。留在学校的时间加长,需要老师办公的时间更长,教师队伍可能会通过扩招来增加人力。

校外补课机构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正规的还有教师资格证。完全可以全力备考教师编制,等待招聘公告发布,一举上岸。到宽敞明亮的学校教室讲课,也不用担心被裁员、辞退,从此实现桃李满天下的梦想。

实现自我转型

一些有实力有名气的老师,完全可以在当下的自媒体潮流中,建立专属自己的个人账号,分享知识视频。利用“知识付费”的方式,实现自我转型。

今日话题:如果你是家长,你现在还会给孩子补课吗?如果你是补课机构老师,你会坚持等待转机出现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