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啦,于今年5月10日起正式施行,对于这次修订变化中,绝大部分是有利于广大群众的。
比如实现了“全国通办”,办理结婚证不再用大老远的跑回户籍所在地了。
过去,婚姻登记需在一方户籍地办理,北漂、沪漂等异地打拼者,往往要千里迢迢回老家登记,耗费大量时间与金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人户分离人口达4.93亿,流动人口达3.76亿 ,在此背景下,旧规已严重制约婚姻登记的便利性。
还有新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
这意味着婚姻登记机关不再只是单纯办理登记,还将为新人提供婚前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婚姻中的权利与义务,树立正确婚恋观;为夫妻提供家庭关系辅导,减少家庭矛盾。
像一些地区已试点的“彩礼协商指导”,通过专业人员介入,有效减少了因彩礼引发的纠纷。这对于促进家庭和谐、降低离婚率有着积极意义,也体现了对婚姻关系从“重登记”到“重质量”的理念转变。
其次还要求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便利化建设。鼓励提供预约、颁证仪式等服务,增强了婚姻登记的仪式感,让婚姻这一人生大事更具庄重性。
虽然这也和婚后鸡飞狗跳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帮助,但至少也还是让双方多了一件共同美好的回忆和相对庄严的事情。
当然,在这其中,也有一条含有“隐患”的决定。那就是不用户口本就可以直接把结婚证领了!
虽然说看上去这是方便了绝大部分年轻人,但实际上也有可能是害了不少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有一些父母“棒打鸳鸯”,活生生被父母拆散,因为拿不到户口本而登记不了结婚,不能让两个相爱的人成为合法的夫妻,从而组成一个看似相爱温馨的家庭。
但、这样的父母也是极少数,而他们这样做也是都有着自己的考虑,特别是女儿家,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姑娘嫁给好人家呢。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可是一个女人的一辈子啊。
而那些绝大部分被父母阻止的姑娘都是刚刚出入社会,并没有什么社会经历的孩子,在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冲动,只能看到眼前的甜蜜,并不会去考虑将来。而父母从古至今,不都是为之计深远吗?所以,这种完全不经过父母同意就登记的婚姻,以及双方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虽然现在离婚都倡导自由化了,两人没有孩子还好,是都可以来去自如。但如果有了孩子呢,是否真正的为孩子考虑过,不管孩子是跟了母亲还是父亲,TA们总是会有残缺的爱啊。要是遇到一个偏心眼子的后爹或者后妈,TA们的日子可真的是太可怜了。小孩子残缺的童年,是要用一生来治愈的。
所以对于这次婚姻登记改革,领证不再用户口本,到底是方便还是随便呢?虽然“方便”和“随便”只是一字之差,但方便按理来讲应该是不可以给随便开路的。
是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