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时,美国国内对于中国这个对手的判断还是过于乐观了,我们没有及时采取强硬手段加以应对。
如今,美国人发现他们很难和中国展开公平的竞争。
——奥巴马
2020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新书《应许之地》正式出版。
当时距离奥巴马卸任已经过去三年,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打算用这部回忆录来回顾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并对其八年的执政生涯进行反思。
奥巴马执政的八年里,中美两国之间的故事无疑是重头戏。
因此在这部回忆录中,他用了大量文字去描写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变化,700多页的书中一共提到了中国95次,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一段话是这样的:
「在2008年时,我们对于中国这个对手的判断过于乐观了,如今来看美国已经难以与中国展开公平的竞争,我本应该表现的更为强硬,与中国的竞争,公平显得格外奢侈。」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奥巴马对于自己在任时在中美两国问题上所采取的战略是不满意的,甚至是充满懊悔之意。
他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地采取强硬手段来遏制对手,后悔自己低估了中国,导致中国在十几年里有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进一步威胁到了美国全球扛把子的地位。
虽然奥巴马在新书中也写了「中国的繁荣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发展」的话,但这种话怕是他自己都不信,最起码不利于美国的发展。
回顾奥马巴的八年执政生涯,相较于他的前任们,上台指出的奥巴马对我国还是较为温和的,刚上任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中国。
但从第二年开始,奥马巴就开始搞事了,更是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那更是连欺带哄,时不时还秀秀肌肉吓唬一下。
而这次在回忆录中爆出的关于中国的料,更是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
其一:美国人已经意识到,公平公正的手段对中国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那就只能用阴招。
其二:奥巴马的话证实了美国人在过去几十年里,采用了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然而依旧无法阻挡中国的崛起。
更为可笑的是,奥马巴有恃无恐的爆料也让世人看清了美国肆意践踏「公平」「公正」的嘴脸,公然叫嚣中国的日益强大源于美国当初的轻敌误判,得益于美国下手太轻。
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那么中国的崛起真的是因为美国当初轻敌误判,下手太轻吗?
2000年时,中国的GDP为1.2万亿美元,十年之后中国GDP赶超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此时的美国还在被「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摧残。
美国各大金融机构纷纷紧缩银根,一方面让美国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纷纷破产,社会失业率飙升。
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极度依赖信用消费的美国居民借不到钱,没钱就无法消费,从而导致美国这个主要依赖消费拉动经济的市场极度萎靡。
这一下彻底打开了金融市场的潘多拉魔盒,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至全球,中国也一度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
奥巴马就是在这时候临危受命,赢得了大选,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
但在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仍旧在扯皮内斗,奥马巴的救市方案在几经波折后才通过。
以至于奥巴马苦恼地对议员们说:「我们真的没有时间浪费了。」
但是,美国的政客们并不关心,继续争吵。
反观中国,把「执行力」三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同美国,中国也出现了消费疲软、失业率上升的问题。
但我国政府却很好地发挥了制度优势,果断出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
首先是趁着欧美优质企业出现的资金链断裂问题,果断「抄底」捡漏。
以极低的成本,进行了一批大规模跨国大并购,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是扩大内需,「四万亿」计划成功打破僵局。
一系列重大基建工程改变着城市面貌,改善着人民生活水平。
与此同时,教育、养老、医疗等投入大幅增长。
最后就是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互联网、新能源、环保等项目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因此,在这次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欧美国家的脆弱不堪和中国的稳健有序形成了鲜明对比。
经过一系列操作,中国在2009年就摆脱了危机,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当2008年全世界各国陷入金融危机时,一场华丽的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展现出一个自信、蓬勃、蓄势待发的中国。
再到2009年中国逐步从金融风暴中走出,看看欧美国家国内的困境,再看看发展得风生水起的中国,就有了奥马巴在新书中的感慨:公平竞争,玩不过啊。
玩不过怎么办?那就玩阴的。
于是乎,如我们所见,近几年美国的阴招频出。
然而,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必然。
只有求同存异才是正确的发展模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孤立发展。
如果美国继续使用阴招,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直至美国衰亡那一天,美国政客也找不准真正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是极其愚蠢与傲慢的家伙!
公平竞争搞不过,就耍流氓,成熟点吧,不要跟小朋友一样
傲慢的殴、美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判,不承认中、俄既有的实力和应得的地位,还把东方雄狮与北极熊弄上菜单,结果………都懂的!
这个黑人,也是个忘记在自己姓什么的,自己都不是什么东西,特别反中国。
中国老早就卷的美国生无可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