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懂王夫妇发币说起。
昨天懂王发TRUMP币,今天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发梅拉尼娅币。
TRUMP币上市暴涨几百倍,而懂王自持80%,身家一夜暴涨280亿美元。家族数代人干了几个世纪的实业,到头来不如直接搞击鼓传花的金融游戏
所谓数字货币,核心逻辑是去中心化。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俩币完全靠中心化的影响力。巨大的黑色幽默。
不过,这里我不想说什么礼崩乐坏的政治话题,我想说的是,美元实在太多了。
虽然美元很多,但拜高通胀所赐,美元的贷款利率也高达5%~7%。这么高的利率下,资金去搞实业这些,都是没有利润空间的。
到最后,只能去玩金融游戏,包括但不限于投美股、买黄金和炒数字货币。
这才是美股上涨的终极奥秘。
不信的话,我们再来看下美股中最有代表性的公司苹果。
下图是过去10年苹果公司的每年净利润数据。
2020年9月之前,苹果公司年净利润维持在500亿美元左右。
但从2021年起,苹果的利润跃迁到900亿美元,短短一年时间,翻了近1倍。
是因为苹果公司护城河拓宽了吗?
并不是,而是2020年美国全面制裁华为。
此前,华为在欧洲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仅次于三星,高于苹果。在中国市场(包括荣耀)的占有率接近50%。
但被制裁后,华为从全球市场行业前三的位置,直接掉到了others序列。苹果吃下了华为的大部分高端机份额。
这才带来了2021年苹果利润的爆炸式增长。
可从2021年起,苹果的利润几乎陷于停滞。长期维持在900亿~1000亿美元的水平。2024年的利润甚至要低于前面3年。
因为会计准则的问题,净利润不一定能全面反映真实盈利水平,我还算了营业利润和经营现金流等数据。
结论是,即使是表现相对更好的经营现金流数据,苹果2021~2024财年3年增长13%,年化增速仅为4%。
因此,苹果的基本面简单总结就是,过去10年,有9年时间利润增长都在0~5%左右,近乎停滞。
只有2021年,不靠产品力,全靠美国政府,硬吃了一波华为,才把利润拉升了近一倍。
而在概念或前景方面,苹果近5年的苹果汽车和苹果VR,到目前为止,都是失败的。现在唯一剩下的就是苹果AI,但各大互联网巨头,谁还没有AI呢?
以上是基本面。
那么,这样一家增速缓慢、前景并不明朗的龙头公司,该值多少钱呢?
苹果公司过去10年的市盈率PE见下图。
2018年之前,苹果PE平均在15倍左右。2016年,由于利润下行,增速放缓,苹果的PE甚至掉到了10倍。
而2016~2018年,正是巴菲特买入苹果的时间点。
对于苹果这样一家有强大现金流、强消费属性和宽护城河的龙头公司而言,即使考虑到增速放缓,这个价格是合理的,甚至是偏低的。
在港A股,有同样属性的是茅台和腾讯。茅台和腾讯增速在10%以上,远超苹果,且账上现金更充沛,目前PE在20倍左右。也处于合理偏低的价格。
所以,当年成功推荐巴菲特买入苹果的段永平,也在目前这个价格买入了茅台和腾讯。
回到苹果。从2019年起,苹果的估值大幅增长,从10倍一路攀升到如今的40倍。
是因为苹果公司再次伟大、增速加快了吗?显然并不是,前面的基本面分析已经告诉了各位答案。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前文所说的美元太多。近年,美国财政的赤字率是创记录的(下图)。美联储几年内创造的货币是过去几百年之和。
而美元又有强增值需求,因此无脑把苹果的估值推高到了30~40倍PE。
此时的苹果显然难言便宜,估值大概率是偏贵的。
这就是为什么2024年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从9亿股减到3亿股,卖出了三分之二。
当然,现在苹果不到40倍的PE,远没到2021年A股消费股或2000年美股互联网泡沫时期动辄50~100倍的PE。
可以说贵,但也不至于泡沫。
苹果公司是美股的最重要的标杆之一,看苹果就能大致知道美股整体估值的高低。
贵,但也不至于泡沫。
这也是对当下美股估值最真实客观的判断。
因此,对于美股投资,我近半年的策略是——不会买入,仓位高的要减仓控仓,仓位低的可以等待也许会有的泡沫。
毕竟,金融有时就是一场建立在虚幻之上的游戏。贵可以更贵,更贵可以泡沫,泡沫后可以有更大的泡沫。
就如同TRUMP币所展示的那样,仅凭一个共识,就能在一夜之间创造出数百亿的财富,即使背后没有任何价值支撑
在这场游戏中,你永远无法预知极限所在,直到迎来宿命的最终审判。
报下格指2.22,投资机会A+。原创不易,干货更难。各位的点赞、在看和转发,是我更文的最大动力!
想当初买房利率,都感到后怕,自已评估
所以每当听闻比特币有投资价值是因为数量有限这种鬼话,就止不住想笑,因为人家可以凭空产生无数种数字货币[得瑟]
为啥不买a股,价值投资,长期持有
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