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实行警衔制后,首次使用的92式警衔,为何用了3年就废止

小阅微札记 2025-04-25 11:17:23

我国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准备实施警衔制的,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而被搁置,后来在解放军也取消军衔制之后就更没有被提及。

直到1988年解放军被恢复军衔制,公安部才在经过国务院审批之后,研究制定我国警察的警衔制。

并于1992年的人大常委会中正式通过了相应的《警衔条例》,并开始实施警衔制。而配合当时警衔制同步使用的便是92式警衔标志。

但是92式警衔标志仅仅使用了3年就被95式警衔标志给取代了,但很快又随着我国99式警服样式的大变样而改为了99式警衔标志。

99式的警服采用了藏蓝色西装制服,相比于之前绿色的89式警服,不仅区别于军队制服而且也符合国际主流。

而相应与之搭配的警衔标志也改为了银色,而在样式布局上是基本参考并延续了95式警衔标志进行改良的。

相比之下和92式警衔标志明显是两个体系,但其实尽管警衔标志经过了大的变动,警衔制本身却一直没有改变。

从1992年警衔制开始就是分为的五等十三级,其中最高的是总警监和副总警监,最低的是一二级警员。

在二者之间分别还有一二三级的警督和警司,而这类称谓也反映了我国在警衔制度上采取的是以英美等国为代表的海洋系警衔。

而与之相对的是以前苏联和越南等国为代表的大陆系警衔,这类警衔完全与军衔相对应,采用和军队一样的将官、校官以及尉官和士官等衔级划分。

相应的警服也多为军绿色或者橄榄色,实际上体现的就是本国军警体系的高度统一,像俄罗斯警察至今都采用警察少将中将等称谓。

同时这类警衔的相应标识也倾向于使用金黄色,在样式上也都是以五角星或四角星为主。

因而92式警衔实际上更像是大陆系的警衔标志。而且92式警衔是以领章的形式佩戴,虽然有设计肩章的位置但所有警察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志不具有识别性。

但同时领章的面积也很有限,标志的尺寸较小会造成远距离难以辨识的问题。当时的警衔标志还以三角、四角和八角星型结合数量多少进行不同等级的区分,然而这种过于抽象化的设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不有利于快速分辨。

尤其是在警察执行任务或与群众互动时,对方的视线更不易聚焦于领章,削弱了警衔的标识作用。

而且硬质领章在日常活动中容易磨损,警服清洗时需要频繁拆卸,而如果是软领章又容易变形,从而影响警容规范和威严感。

于是1995年推出的95式警衔标志便取消了领章,改为了肩章设计,并采用四角星和横杠组合,大幅简化了等级标识。

例如一级警督便是由三杠一星表示,群众只要数杠和星的数量便可判断等级显著提升了辨识度。这一调整也为此后99式警衔奠定了基础。

看了92式警衔标志的相关问题,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17

小阅微札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