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四川一位老农正在绵阳一处工地上挖地基,一镐头下去,咕噜噜竟滚出一个大金戒指!老农心跳加速,将戒指揣进口袋,紧接着,他又在原地刨出一个金灿灿的东西!两枚沉甸甸金灿灿的戒指到手,老农以为天降横财,但很快,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地基不断下挖,工友们都变颜变色,而原因,正是这土坑里竟然出现了墓穴!工地不敢隐瞒,报告文物部门。很快,工作人员就到了现场。考古人员将被挖开的墓穴进行了发掘,现场发现了玉圈、玉戒指、金戒指等文物,而在对现场人员的问询下,老农兜里还没有捂热的金戒指也被发现……经过考证,老农发现的这对戒指竟然是这些文物中最有价值的,这不仅是因为这两枚戒指每个重4克,直径1.7厘米,经鉴定,含纯金97%,还因为这戒指面部图案为一浅浮雕蝙蝠,面目清晰,展翅欲飞,造型十分生动。而戒圈内壁有烙制“大顺赤金”四字,更是将这些文物直接指向了张献忠。天降横财后插翅而飞,真不知道这位老农是幸运还是不幸。
说起张献忠,蜀地人都不陌生,张献忠是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在米脂参加农民起义,号称“八大王”。崇祯九年,张献忠率军转战鄂皖等地,但连遭失利,退走湖广一带。为保存实力,他接受明廷招抚,次年,再度起兵,威名大震。明廷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围剿,但被张献忠突围成功。随后,张献忠率军由湖广进入四川。入川后,足迹几乎踏遍全蜀。十四年二月,率军出川入楚,进入极盛时期。十七年,张献忠攻破成都,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1646年,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与清军战斗时被箭射死。这位与李自成同岁的起义军头领,长身虎颔,面色金黄,有“黄虎”的外号,这位老虎不仅相貌奇特,而且如同老虎一样弑杀,民间流传着“黄虎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的传言。
虽然后世也有清军的栽赃和污蔑,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张献忠之乱,蜀地基本为之一空。除了杀戮,这位张献忠最出名的就是神秘财富。要知道,张献忠虽然称王,但政权并不稳固,实力鼎盛时期,张献忠专抢巨室豪富、达官贵人,积累了大量财富。例如,如《甲申朝小记》就这样记录:“时壬午之五日,执楚王。掠宫中金数百万。辇载不尽。”兵败之后,张献忠的宝藏到底是何去处呢?张献忠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民间传说,明末清初张献忠兵败四川,曾“江中沉银”。《蜀碧》和《彭山县志》记载张献忠在江口战败,船被烧沉,金银随船沉入河中;《蜀警录》则记载张献忠将搜罗到的金银在江口沉于河中。当时流传歌谣——“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300多年来,寻宝热不断,从朝廷、官员、将领到地方军阀、普通百姓,无不对此津津乐道。后来,成都市望江公园附近的锦江岸边、成都市南郊的农田中等地不断有相关文物被发现,但随着2017年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大量宝藏的被发现,以上这些点位不过是“毛毛雨”。
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的考古发掘中,出水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分封嫔妃的金册、银册,以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银锭,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仅带铭文银锭上的地名,就涉及明代的20余府、州、县。而这些,竟然也不过是江口沉银的冰山一角。
张献忠的财宝被发现了,那那两个大顺赤金的戒指如何解释呢?有专家们考证,这一对戒指的主人应该不是张献忠,而不过是民间工匠作为,但这也证明了张献忠的大顺王朝的在蜀地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