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你毕业你能想起什么?”“过去太久了,我早都没感觉了。”这是很多离开校园多年的人会给出的答案。但总有一些人会反复咀嚼自己的过往,不断回看那些重要的人生节点。活在当下没错,但回顾过去也并不可耻。
经验总能给人以新的启发——年轻人需要这些启发。
5月31日,在尼龙毕业季「和未来交手」活动的现场,便上演了一场有关“经验”的交响乐。在北京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各行各业的嘉宾们向毕业生们分享了各自在职场上或创业历程中的心得和经验。而在活动后台,我们也和其中的几位嘉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分别B站UP主 / 北师大经管学院教授钱婧、B站UP主 /《令人心动的offer5》带教律师刘思远以及postpost主理人萧勇。
三位的人生轨迹有着显著的区别。从四线城市一路走到国内顶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刘思远,是个情商智商“双高”的人生赢家;
钱婧在科研和自媒体之路上并行,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但普通也可以是种智慧。她用思考在世界扎根,深谙人生需要的不是横冲直撞的蛮力,而是一股巧劲;
萧勇是个难以被定义的人,他的事业同样没有被限定在市场的框架中,正因如此,萧勇带着好奇心持续探索着工作室的多维可能——他务实,但也充满想象力;他爱劳动,也爱拖延;他矛盾,但也自洽。
站在各异的视角、背景和体验中,他们为我们揭示了截然不同的、但都值得借鉴的人生模式。和未来交手,他们如何应对?时间不会停止,交手也仍在继续。如今的他们,身经百战,各有奇招。
一位事业有成的杰出人士往往会给人以严肃理性、睿智超然的印象,但刘思远律师展现的,是一种集同理心、责任心、理性与感性于一身的多面人格。
在法律领域近二十年的摸爬滚打中,刘思远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回看过去,早在上学时期,她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之后,没过几年,30岁的她就成为了某“红圈”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据了解,她深耕证券合规、证券诉讼领域,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精湛的法律素养,操刀了多个业界里程碑案件。在业内多家权威评级机构给予的各类评级评奖活动中,刘思远已经“赢麻了”。
在Legalband 2024年发布的中国顶级律师排行榜中,
刘思远位列“证券与资本市场:合规与诉讼”领域第一梯队第2名
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刘思远认为这和她的天赋、个性都有很大的关系。“我的智商肯定是高的,我也很勇敢,我还特别要强。” 她毫不讳言地承认这些个人特质,但她也很清楚,这些特质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自己的成长路径可能并不具备普适性。
谈起这些品质的形成来源时,她几乎不假思索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的天生,40%的家庭教育和40%的自我探索。她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从小就跟她说,“你要把坏事儿变好事儿,如果你吃了一堑,就一定要长一智。这样你吃的这一堑才是有意义的。”父亲的话让她明白,所有的时间都不白费,也因此,刘思远逐渐养成了“做什么事都不会后悔”的心态。
刘思远形象照
“我是一个对于所有的困难和痛苦都遗忘得特别快的人,因为我积极。大部分情况下呢,有些东西是你能够改变的,那你就改变了、弥补了,有些是不能改变的,那你就接受。”安慰失恋的闺蜜时,她也会十分理性,“她们其实是沉浸在感性的情绪里,那我觉得我该说我还是得说,听不听是你的事儿,对吧?作为朋友我都说了,你听不进去,但过一段时间你自己就想开了。”
刘思远也不乏非常感性的一面,“ 我在offer里哭了多少次啊,我可能是80%的理性和80%的感性,两者浓度都特别高的,加在一起超过100%。”
刘思远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
获得清华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
刘思远的语速很快,每句话都掷地有声。她很少陷入沉思,无论是在后台的采访中还是和其他嘉宾对谈的台上,她的回应都极快,神采飞扬,完全看不出任何疲态。但实际上,她的日程相当紧凑。“今天凌晨1点半我才从上海飞回北京,而前天这个时间我在香港,几乎一天一个城市。”但她说自己早已适应这种漂泊的节奏。
私底下的刘思远并非人们刻板印象中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女强人。出门逛街“买买买”、换个城市过周末、看各种类型的剧……都是她放松的方式。“音乐剧、话剧、舞剧、歌剧还有戏曲我都看。” 在她看来,这些爱好都能增加“生活的厚度”。她也喜欢看B站,尤其喜欢历史、科普,在2023年结束《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五季录制后,刘思远从B站用户成为了一名UP主,开始分享她的个人经历和观点。
刘思远参与热播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五季录制
作为一名律师,刘思远的职业生涯可以用顺遂形容。她从未动摇过对法律事业的执着追求,用她的话说,就是“从来没有想过做别的事情”。即便去读EMBA,刘思远也仅仅抱着丰富人生的目的,她说,她一定会坚持在自己更喜欢、拥有专业知识储备且有客户基础的法律行业。“可能我的天赋不在别处,比如说投资学,我就会觉得听不大懂,老师说投资二叉树模型,要算那些东西,我就很懵。”
后来却没想到和真人秀结缘。“之后水到渠成做了自媒体。相比学投资、做商业,我还是更喜欢去做自媒体。我觉得我商业上的sense不如我在新闻上的sense,还可以弥补我曾经想学新闻做记者或主持人的遗憾”。
刘思远bilibili账号「思远的南阁子」
在B站,刘思远收到了许多年轻网友的提问。她也因而看到了一些在她的成长历程中,从未出现过的情形。“大家问题居然这么多,比如说,爸妈逼着你考公,你自己想考研;爸妈逼着你回老家,你自己想在大城市生活……”她告诉我们,B站让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让她更加悲悯,更加谦卑,并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别人的处境和想法。
“以前我看事情是线性的,现在呢,你能看到事情的多面层次,看到民生疾苦。那我就觉得,能不能鼓励鼓励他们?或者给他们分享更多的经验。”在她目前的视频内容中,她会采访一些企业的创始人或研发总监,一方面让观众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输入,反向再去做输出”。
当被问及为何能对一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给出干脆利落的百分比回答时,刘思远半开玩笑说,“我反应速度很快,我讨厌所有反应比我慢的东西,比如开机慢的电脑。”但她也意识到,要学会宽容和耐心,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或许正是她现有成就和人生智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注脚。
N:如果准备去做一个商业访谈,却被采访对象拒绝,您会如何应对这种挫折?
刘思远:我觉得这不是“挫折”,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有对挫折不同的理解,这是思维的差异。每个人的钝感也不太一样。如果你用消极心态看,你会觉得对方是不是看不起我,所以才拒绝我,这个时候你会有受挫感。而我的心态是很积极的,我也能猜到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对方会有怎样的顾虑?或者我们两个哪些地方不匹配?想到这些,那我就不会觉得我有任何的受挫,我的自尊心也不会受到影响。所以,第一取决于你的认知——能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二取决于你看问题的心态是不是积极。
N:未来还有读书的打算吗?考虑出国读书吗?
刘思远:可能还想在中国读一个法律博士。我现在是法学硕士,法律博士招在职的,我觉得还是可以去读一下的。决定去读什么,你要考虑到必要性和性价比。学术上继续探索是为了辅助你在业务上思考得更深,上学的本质是为业务服务,所以我还想继续在法学领域深造。
但我不会出国,我的业务是不能中断的,在我们这个行业,业务有非常大的连贯性,市场竞争也很激烈。我如果离开了,读三年书,那我的市场份额一定会被瓜分,我在行业内也就没位置了。而且我团队每年都有几十个案子,一个案子都要办好几年,每个案子都在往前推呢,你说,‘我出去读书了,然后跟客户说再见吧,我要去远航,我不管你了,自生自灭吧’,你不负责任,合同违约了,客户还会投诉你。
“2022年3月1日”,钱婧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那一天,她发布了在B站的第一条视频,分享了有关如何养成高质量睡眠的方法。在温馨柔和的黄色灯光中,镜头前的她语气沉稳、自信,看不出丝毫的紧张。
两年过去,她的B站内容还在持续更新,她也开始在小红书直播进行在线答疑,但她还没有爱上镜头。“我到现在都用手机拍,不太喜欢摄像机,手机的圈小一点嘛。” 说着,钱婧伸出手比划了一下小小的手机镜头。这些事情在她看来仍充满“挑战”,她也一直在努力适应,“一开始对着镜头讲话非常不自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适应了这种形式。”她解释道,“这种挑战不同于科学研究的智力攀登,而是一种见识的挑战,它拉伸了我的视角。”
钱婧,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被网友称为“互联网云导师”。
钱婧自媒体之路的起点并非她的性格使然。在她看来,在职业发展的十年的节点上,出现了一个让她探索新事物的契机。“我是85年的,当了十年老师,当时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我和几个大学老师朋友就决定在B站上尝试新的东西,抱着发疯的心态开始了这段旅程”。
短发、黑框眼镜、黑色休闲西装套装,钱婧出现在活动现场时是干净帅气的。上台前,时不时有学生跑过来找她签名新书《我有自己的宇宙》、合影留念,钱婧笑着面对镜头,签名时也会在书的内页写下几句祝福。书的腰封上,赫然写着一行红字:“生活的答案既不是臣服,也不是对抗,而是拥有自己的宇宙!”
钱婧告诉我们,这本书基本上就是讲怎么塑造自己的宇宙,“你怎么有自己的定力,怎么找到自己的核心,怎么根据自己的核心去找自己的职场,怎么在职场里边既拥有自我,还能够融入这个世界,达到你所要的目标。”
钱婧著有著有畅销书《学术咸鱼自救指南》《我有自己的宇宙》
通过自媒体进行科普教育,她的目标很清晰,但她并不认为做自媒体是副业,“因为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来讲,可能有几块儿工作,除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性质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就是社会责任。你要用你自己的所学和你的身份去做一些科普。”就她目前正在进行科普的学业和职场这两个方向而言,一个是她的专业方向,一个是她的职业,所以都是她教师工作里包含的内容。
实际上,钱婧还有更多的标签。“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入研究管理心理学20年”、“北师大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互联网云导师” 、“热衷为青年网友答疑解惑”,“全网粉丝超80W”……而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官网上,则更多得列出了她在学术上的具体成就:发表SSCI论文3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基金项目,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的通讯评审专家,等等。
钱婧工作照
无论标签有多少,似乎都不会影响到她对自我的认知。她大方地承认自己“比较笨”。“我没有谦虚,我的自我认知很清晰。结合自身的情况,她也给出了一种人生的心态:少要一点儿。“作为一个正常认知水平的人,再加上体力精力也一般,但又想达成一些好的目标,我经常说的就是,“只要你要的少,你都能得到。”
互联网的大门打开后,钱婧的视角变宽了,但她也感受到很多东西向洪水一样袭来。她将自己比作一棵树,面对互联网这股“洪水”时,虽然树枝摇晃,但根却依旧牢牢扎根。“就像昨天北京的大风一样,有的树叶啦哗啦哗啦落一地,有的树它就扎在那儿,有的树枝颤下去了,我的感受就是,我的树枝子可能颤下去一些,又长出来一些,但是我的根还是扎在那儿稳的。”
钱婧生活照
钱婧的根,扎在对人间观察的思考中。“我活得还挺细节的,所以我的思考大部分也是一些日常琐事,不是宏大叙事。” 她指了指不远处坐在桌子旁的一个人说,“比如说我坐在这,我就会琢磨,你看这个人,他为什么会笑?有时候你会看到两个人吵架,或者说在工作时也会看到很多故事,我就会想,他们是因为什么吵架?矛盾点是什么?就瞎琢磨。”
钱婧的学术研究也非常“微观”。“我研究的是一个个体的态度、行为,人和人之间互动之间的这种玄妙,所以这些东西其实很微观。”据她分析,这种学术研究也塑造了她的思维模式,“你沉下去以后呢,看到的都是一些非常非常微观的东西。”
钱婧参与活动论坛分享
谈及写书,钱婧提到了对年轻人的观察。“现在年轻人好像总有一个割裂感,上班归上班,回家归回家——在公司里边儿’我’赚的是“窝囊”费,好像只有点了个外卖,坐在那儿刷剧的时候才有自我。但是呢,我总觉得这两者之间是有一个可以合一的。” 她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读者重新审视自我,在职场中保有独立人格,同时也能融入这个世界、实现目标。
做自媒体两年来,她也有了自己的心得。成功的自媒体内容需要两个方面的平衡:一是创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二是观众喜欢的热点内容。“做自媒体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还要传播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她笑着说:“人的意义在于看见自己。看见自己就是人对自己的揣摩、琢磨和观察,看见就是很大的疗愈,也是一种爱。”
N:您爱思考是天生的吗?
钱婧:是天生的,但这也不是个好事儿,这就是一个中性词。在你非常年轻的时候,思考可能意味着痛苦,因为你想又想不明白,那就是百爪挠心堵在那儿,这其实是意味着一些不悦、痛苦和愤怒的。小时候,你看到苦难就把那个苦难带到自己身上,感同身受,这就会难过,思考就会痛苦。但是后来,你看到苦难也能解决苦难,或者看到苦难后知道这是人间的一部分,这需要年龄的智慧和经验的智慧。
N:您提到,自己是一个“一般的人”,这是基于外界的评价,还是成长中的感悟?
钱婧:这是个客观事实,也是我自己的主观认知。但是现在,每个人都追着你说“你好聪明啊”。所以,我就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评价体系,你要自己清醒,要认识自己。那当他们说我不聪明的时候,我们家那些亲戚朋友都没觉得我聪明的时候,我就不聪明了?我就不做事儿了吗?不是吧。你们觉得我不聪明的时候,我也可以干那些聪明人能干的事儿。但是你们现在都说我聪明了,我也清醒地知道我不聪明,我该要的要,我不该要的就不要。
N:您20岁的时候想到过自己40岁的时候这么忙吗?
钱婧:20岁我也挺忙的。我倒是不怕忙,我对自己认知没那么伟大嘛,所以我就觉得“你一定会付出的”。我倒是无所谓付出,但是觉得自己挺幸运的。现在年轻人不都喜欢讲性价比嘛,就是我的投入产出比,我觉得我比较幸运的是,从20岁到40岁,人生的算法在不断地迭代、变好,你的投入和产出,就是所谓的那个“坑”越来越少了。这个还是让我挺欣喜的。
37岁的萧勇在北京开了5年的书店,名叫postpost,中文名译为“之后的之后”。活动当天,他早早地来到现场,造型是一件复古风格的印花衬衣,石褐色裤子配一双草绿色中筒袜。见到工作人员时,他有点拘谨,但又有些自处的从容。论坛环节,主持人问他,“给职场人加加油,打打气好不好?”,他拿着话筒回答,“呃,’加油’还是算了吧。”
结束后,我们又在后台见到了他。萧勇告诉我们自己几乎没为这场“不卷对谈”提前“打备稿”,都是即兴发挥。“我攻击性比较强,今天故意戴了个眼镜。”
萧勇在尼龙毕业季活动现场(上)
postpost书店一隅(下)
可以说,萧勇的审美和态度几乎完全体现在了postpost之中。有别于普通的书店,postpost集贩卖书籍、咖啡、衣物于一体,以发掘新奇有趣的阅读体验而著称,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小众出版物,同时也是一个策划艺术活动、音乐演出以及时尚品牌合作的多面手平台。但对于postpost的准确定义,萧勇给我们的答案是:不定义,也不为之苦恼。
postpost logo
因为好奇心一直驱使着他向前走。“好奇心是最重要的驱动力”,萧勇分析,这很大程度上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小时候,父母不管我,我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就是什么都鼓励。” 在一个“看似不太幸福的家庭环境中”,他感到自己有机会尝试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正是这些鼓励促成了现在的他。
“你看越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就有越多的好奇心,但前提是,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不仅限制在猎奇的那个层次。”说着,萧勇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他最近选中文书的方式,屏幕中划过的每张照片中都有两本并置的书,“把两本书放到一块儿,不能只是它们在题目上有某种相关性或者反差,你还是得解释出来它们到底为什么应该被放在同一个语境里讨论。有了这种自圆其说的好奇心,才能激发更多的想象力。”
postpost中文书籍选书计划:并置的书籍组
“没有一本书应该被孤立地阅读”
除了是postpost的主理人,萧勇还是postpost线上内容的创作者。他经常身体力行地“找选题”,在闲暇之余大范围地涉猎各种媒介领域的知识、信息,并将其反哺于工作中。事实上,生活、创作、经营postpost三者对于萧勇来说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审美劳动和体力劳动,在他眼中,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除了出版社的平台,我看的最多的是新闻平台,就是那种非常矛盾的CNN跟FOX这种对立的平台。”
萧勇,postpost主理人
有一次,他无心插柳地用Midjouney解读了一张两年前从CNN网站上保存下的新闻图片,却发现人工智能将图片中加沙导弹轨迹理解成了烟花,引发了他将这两者联系,并在最近参加一个书展活动时将搭建的阅览室主题就定为“人工智能与加沙地带”。
”需要有种迫感,想让大家多关注一下。因为在北京,我认识的朋友既有犹太复国主义倾向的人,也有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权力的。以巴冲突开始后,也有北京以色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在街头遇刺了,这离我们都很近。中东离我们并不遥远,远处的战乱也并非与我们无关。”
postpost声音:巴勒斯坦的世界之音
(postpost在微博介绍了9个为巴勒斯坦地区发声的电台)(上)
萧勇工作照(下)
爱闻窗外事,也爱读书,这两点在他身上似乎并不矛盾,就像是他在经营postpost的心态:要考虑经济效益,但也重视长远的成长。
“财务状况一直是绷紧的弦,”萧勇说,做独立商家,经营的风险无时不在。“因为我学过会计,所以就想着绝对不能赔钱,不然的话就变成那种富二代的项目,我们也不是那样的人。” 因此,他把postpost划分为多个业务板块,线上、线下、咨询策划、联合工作室等,这些板块互为支撑,有利于分散风险。
他的确很在乎从每一件事情中获得的收益,但他口中的“收益”不仅仅是金钱。经济和会计等实操类理论知识为效率至上奠定了基础,他继而在研究生阶段又开始接触艺术理论和影像批判的知识,有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知识背景,让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平衡观:既追求效率,又关注社会影响力。这种平衡的做事方式,贯穿于postpost的气质中。
萧勇生活照
“我们一直在锻炼自己的技能,发挥我们的特长。短时间内也许不会获得经济收益,但是往长远看,这些‘收益’能让我们的工作室成长得更立体。”他说,自己更多投入在那些看似“无法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事情上,相比起做一些常规形式的活动,他更愿意不遗余力地去发掘内容背后的故事。
以和FREITAG的合作为例,为了利用布料的特殊性,他在北京西城区走街串巷,向各种小裁缝店询问,最后找到了一位制作鹰具皮手套的老师傅,将 FREITAG 改造成一只可以变成自行车座套的斜挎小包。
“前几年养鹰变得不合法了,他就开始给机场做训鹰的人的手套,机场为什么要有放鹰的人?因为飞机起飞过程中或者降落过程中,有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叫鸟撞,就是鸟会撞到发动机里,看起来很小,但会导致很大的问题……”
从布料到鸟撞,从找裁缝到拍纪录片,在萧勇的世界里,一个问题的背后总会引出更多的问题。也许问题永远不会被解答,但他愿意一直讲下去。
萧勇参与活动论坛分享
其实,在创立postpost之前,他也“上过班儿”。“我不排斥上班,只是我自己试过上班,不太行。”究其原因,他再次提及了自己跨学科的专业背景——“我既学了怎么压榨别人,又学了怎么批判被压榨,以至于就是我给别人工作的时候,总会感觉很拧巴,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但我给自己工作的时候,我会觉得我既强势又弱势,就更拧巴一点,但这种状态我能自洽,导致我干得多了就压迫自己多一点,干得少就压迫自己少一点。”
早年的留学经历也让他跳出了单一的价值观。回忆中,他提到在美国留学期间结识的模特朋友们。那些朋友们白天在咖啡厅打工,一个小时挣七、八美金,下班后则投入到音乐创作中,也兼职做模特,“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分成了各种,在做音乐那一块儿他可能也获得了很大的认同感。”
postpost店内
创业五年以来,萧勇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刚开始时,他对各种质疑和举报感到无比不解,“我招谁惹谁了,我自己干个买卖,为什么举报我?”然而,用他的话说,随着“坏事越来越多,心态就越来越好”——他不抱怨了,而是专注解决问题,“这就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然而,他也不是完全“没脾气”,尤其是遇到一些只顾着拍照而影响其他顾客的“网红”时。“我去店里看见一大堆网红那儿拍照,轰也轰不走,骂也骂不走。我没有歧视网红,单纯拍一下就走了,没事儿,但有些人会影响其他人,比如有人在那儿看书,他们会直接把人挤开、推开,我看了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postpost店内
萧勇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事”。有一天,导演张律走进了postpost说希望能在店里取景拍摄,巧合的是,在萧勇喜欢的事物里,导演张律早期的电影作品就算一件,于是欣然答应。后来,他在店里又遇到了一位“许昌的大哥”,此人原本是希望通过萧勇联系一位记者,二人就在店里自然而然地攀谈起来。
萧勇觉得大哥“表达欲爆棚”,甚至还录了下来,“他说,’我特别喜欢罗振宇’,我说,’呃,我不太喜欢罗振宇,我挺喜欢罗永浩’,然后他就开始讲他个人经历。”而更加巧合的是,“许昌大哥”的人生故事和张律在postpost取景所拍摄的电影里的情节几乎一样。“这些事情对我们作为一个工作室没多大用处,但我觉得挺有意思。”
postpost SOUND:热带未来主义之夜(左)
诸神之鼓(右)
“如果postpost这件事不做了,会轻松很多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萧勇来说,是否定的。“人还是得干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活,不是那种重复性的劳动,而是能创造价值的事情。”
如果一定要给萧勇一种更具象的形容,那么,“一个仿佛从张律的电影中走出来的人”也许再合适不过。
N:怎么看待劳动?
萧勇:我感觉劳动很有意思。我不觉得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俩之间有特别大的区别,就像我刚开店的时候,有一点轻视做咖啡这件事儿,但我自己做了几百杯上千杯以后会发现,做咖啡的时候,你有热水、有压力、有咖啡粉的研磨度,有这个咖啡烘完之后放多长时间——所谓的养豆期……你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参数在脑子里,然后在做的时候观察那个水流的变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跟一杯咖啡建立联系的时候,不亚于在钻研一套复杂的理论。
N:如何看待社会中用薪水去划分这脑力跟体力劳动的区别?
萧勇:我觉得现在的问题就是大家太想直接获得一个和能力划等号的经济效益,反倒导致产生了特别大的焦虑感。如果你研究一个没人研究的非常小的领域,等你研究明白,你就开个小红书给大伙儿讲讲,这些都能赚钱,只不过需要很长时间。把时间的标尺拉得更远一点,然后把评价自己的标目设置得多一点,不光是钱吧,还有别的收获。
N:Postpost占您生命中的百分之多少?
萧勇:76.5%之类的。剩下的都不太好定义,可能是迷茫,或者是走神的时间。
撰文:Poopa
编辑:yy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