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正的金枝玉叶,第一段婚姻因袜子悔婚,第二段因监狱结缘

娱乐报姐 2022-12-14 10:51:48

民国时期上海有这样一个团体,她们被称为名媛。那么名媛与我国古代的金枝玉叶是不是一样的呢?

其实这两者还真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一个女人若是想被称之为金枝玉叶的话,那么有几条是一定要达到的,尊贵的出身、良好的家教和保持自尊与骄傲。

而名媛大多没有这些要求,而是要能够在上层的社交场合中如鱼得水,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庞大的人际关系网更是必备要素。所以说其实名媛和金枝玉叶虽说看上去相差不多,但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的联系。

一、上海最后的贵族女子

郭婉莹在1909年的时候出生在澳大利亚,当时这种身份在我国绝对能够称得上是贵族了。毕竟当时虽说满清还没有灭亡,但颓势尽显。

所以国内的贵族们大多都在想方设法的搬到国外,但是郭婉莹的父亲却不是这样,而是最初一家便在东南亚打拼,后来阴差阳错间到了澳大利亚。

之后郭婉莹的父亲在澳大利亚以倒卖水果发家,所以说郭婉莹家当时虽说没有爵位在身,但绝对能够称得上是贵族。甚至当时满清的爵位也不是多值钱的身份,甚至与郭婉莹父亲的富商身份相比还要差一点。

不过两者终究是没有什么可比性,毕竟当时郭婉莹的父亲还在澳大利亚。后来回国也是因为孙中山的邀请,所以郭婉莹父亲回到中国的时候满清已经灭亡了。

当时孙中山邀请他回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振兴国内的经济,但是郭婉莹父亲回国却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更是因为其本性想要落叶归根,而且当时澳大利亚华人的局势非常不好。

所以郭婉莹一家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回国了,之后郭婉莹发现自己母亲也是出身不凡,是富商马氏家族的千金。

之后郭婉莹的父亲出任孙中山造币厂的厂长,郭家也至此成为了真正的大富大贵之家。甚至当时能够与郭家想媲美的家族都不多。

二、悔婚的原因不是袜子,而是因为三观不合

郭婉莹回国后便在中西女塾就读,中西女塾当时在国内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出国留学,要么就是出嫁。

而郭婉莹年少的时候本就是受的西方教育,后来虽说回国,但是西方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没有摒弃。所以出国留学的意义也就不大了,于是郭婉莹的父亲就给她找了一个同是富商之家的夫婿。

当时郭婉莹对此也没有什么抵触心理,毕竟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女儿总是要嫁人的,至于最后嫁给谁,到底都是泼出去的水,对家族的影响终归不大。而这郭婉莹的未婚夫家和郭家还是世交,自然是再好不过。

后来郭婉莹应未婚夫一家的邀请,去未婚夫家同住,若是没有意外的话,等到两人婚期到了那就会成婚。

但是郭婉莹却中途反悔了,原因说出来有些让人啼笑皆非,因为未婚夫送给她一双当时非常流行的玻璃丝袜。

本身这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普通的礼物,但未婚夫却说了一句,“这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

这句话看来没什么毛病,甚至许多人还会认为这个男人挺会过日子的。但是在郭婉莹心中这却是她否定未婚夫的根本原因。

郭婉莹哪怕是在做噩梦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自己要和一个只会和自己谈论袜子结不结实的人过一辈子,这不是节俭的问题,而是对于生活理念的不同。

其实这种想法在现在已经非常司空见惯了,有段日子就有一个人在买菜的时候因为几毛钱而斤斤计较,最后哭着说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所以郭婉莹的选择在原则上来说没什么错,但是她的方式却不对,她在晚年的时候也曾自我检讨过这件事。

三、因监狱结缘?其实是因理念在一起

郭婉莹的一生就只有过一次婚姻,那就是和吴毓骧的婚姻。许多人说吴毓骧和郭婉莹是因为监狱结缘,当时吴毓骧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留学预备班,公费留学对于他来说近在咫尺。

但是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吴毓骧因为感觉好玩而参加了游行,这次游行的直接结果就是吴毓骧被关进了监狱,并且留学的日期被提前了许多。

不过这件事后来传到了郭婉莹的耳中,当时郭婉莹就对吴毓骧有些另眼相看。后来吴毓骧留学归来,两人也算是真正的走到了一起。

那么郭婉莹为何选择了吴毓骧呢?其实原因和简单,那就是两人的三观相对来说比较一致,所以郭婉莹选择了将就。

没错,其实就是将就,我们在郭婉莹的婚后生活中不难看出,其实郭婉莹对于爱情并不是特别的重视,甚至在吴毓骧出轨后郭婉莹的人生也没有多大的改变。

可能在郭婉莹的心中就只有自己的日子,其他人还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打扰自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