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百尺竿头,践行“长期主义”方能更进一步

汽车产经热说 2024-12-05 15:56:34

图为某汽车工厂生产线。资料图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京辉)近年来,随着各项技术实现突破,市场规模日益增长,中国汽车逐渐成为“新名片”,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11月,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的国家,产销规模已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就在全行业憧憬未来蓬勃发展之际,却有多家车企要求“供应商自2025年1月1日起降价”的邮件遭到曝光,有的甚至要求供应商一次性降价10%。对于消费者来说,自然是在物美价廉的基础上,更加享受到了实惠。但此消息在业内却瞬时激起千层浪,有多家供应商对此表达不满。有业内人士直言,在多次汽车“价格战”后,行业已处于利润微薄的状态,一旦继续陷入价格“内卷”的泥沼,诸多弊病恐将接踵而至。

首先,对于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其利润空间会遭受严重挤压,这有可能致使研发投入被迫削减,进而使产品质量与创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而这种因过度压缩成本带来的恶果,在一些车企的产品售后表现上已初现端倪,一些4S店闭店,给消费者售后服务带来不便。

试想,有部分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味地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可能导致一些供应商降低用人成本,甚至可能在生产环节中对质量把控不足,导致故障率上升。消费者在售后维修的成本,可能大于恶性价格战后的折扣,造成双输局面。而过度的价格厮杀,车企自身同样会深陷困境,或会让其深陷低价、低质如何抉择的泥淖,从长远看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者,整个行业生态链也会遭到破坏,中小车企和供应商可能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倒闭,行业集中度虽会提高,但也会丧失其应有的多样性与蓬勃活力,不可避免地走向资本高度聚合,乃至部分垄断,对于消费者长期利益而言,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

汽车行业若要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绝不能单纯依赖价格战这一策略。车企当务之急是要将核心关注点更多地倾向于核心技术研发、突破领域,致力于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著加快充电速度,精心优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技术环节。而并非单纯一味降低成本,或聚焦于恶性价格战,或寄希望于竞争对手垮掉后的超额利润。

在产业链建构层面,车企应着力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深度协作,积极携手共同开展研发工作,勇于共担各类潜在风险,共享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以此构建起一个既稳固可靠又充满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的供应链体系,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与此同时,品牌建设亦不容忽视,企业需要以高品质、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赢得更多市场认可。

毕竟,世界之广阔,足以容纳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进取的决心。面朝大海,远胜偏安一隅。只有聚焦品牌塑造与品质提升,才能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也只有出现更多目光规划长远、践行“长期主义”的车企,才能加快推动中国汽车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牢牢扎根,占据关键一席。如此,汽车行业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浪潮中踏浪而行、稳健致远。

0 阅读:0

汽车产经热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