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市东昌府揽胜

葡萄说社会 2024-12-25 20:12:37

我们走进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市东昌府,这是一片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自然风光的神奇土地。

东昌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昌府区就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元代称大东昌路总管府,明代始称东昌府。明清两代,东昌府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明朝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于万历七年所写的《东昌府城重修碑》,有“万货辐辏,江北一都会”、“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传引。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也为东昌府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雄伟挺拔的光岳楼,金碧辉煌的山陕会馆,“摩天迥雁”的宋代铁塔、“富甲天下”的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海源阁、傅斯年陈列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名的民族英雄范筑先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东昌府,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江北大地之上。它被誉为“江北水城”,是因为那纵横交错的水系,犹如灵动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城内,波光粼粼的湖泊、清澈见底的溪流以及蜿蜒流淌的小河,共同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水乡画卷。微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比如那著名的东昌湖,面积广阔,湖水澄澈,周边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湖面上,整个湖面都被染成了金黄色,美不胜收。

而“运河古都”的名号,更是彰显了东昌府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在过去的岁月里,运河两岸商铺林立,贸易频繁,来自各地的货物在此汇聚,又由此运往远方。众多的学者研究表明,东昌府因运河而兴盛,成为了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这种交融不仅体现在商业活动中,更深深融入了当地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和饮食习惯之中。从古老的运河码头,到保存完好的运河古桥,每一处遗迹都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历史。

如今的东昌府,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积极融入现代发展的潮流。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和宜居之所。这里既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又充满着现代的活力与生机,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聊城市东昌府,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上。它以其独特的“江北水城”之姿闻名遐迩。这里,水域辽阔,湖泊星罗棋布,东昌湖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平静而又美丽。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仿佛无数的碎金在闪烁。湖岸边,垂柳依依,轻柔的柳枝随风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巧手绘制的优美画卷。

作为“运河古都”,东昌府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曾是商业繁荣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船络绎不绝,带来了各地的物产和文化。据学者研究,当时的东昌府,贸易兴盛,街市繁华,各种商铺、客栈、酒楼林立,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从社会角度来看,东昌府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每逢传统节日,街头巷尾都会洋溢着欢乐的氛围。例如春节期间,舞龙舞狮的表演精彩纷呈,人们身着盛装,欢天喜地地庆祝新年的到来;而在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月饼,共赏那一轮皎洁的明月。

从文化角度审视,东昌府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光岳楼巍峨耸立,它不仅是一座建筑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工艺,无不展现着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此外,山陕会馆也是东昌府的文化名片之一,它见证了当年晋商和陕商的辉煌,其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聊城市东昌府,以其迷人的水城风光、悠久的运河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和文化瑰宝之地。

聊城市东昌府,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以其迷人的水城风光、悠久的运河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和文化瑰宝之地。

海源阁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进士杨以增所建,总计藏书22万。它与江苏常熟县翟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藏书楼。其中以翟杨两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翟北杨”的美称,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

海源阁藏书楼位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上层中间门额上悬挂“海源阁”阳言语匾额一方,为杨以增亲书,额后有杨以增自题跋语。 海源阁藏书浩瀚,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杨氏第四代人杨保彝编著《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及《海源阁书目》计有208300卷有余。另有不载于书目者尚多。

水城风光方面,东昌府的水域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那纵横交错的河道,宛如灵动的丝带,将城市装点得如梦如幻。东昌湖碧波荡漾,广阔无垠,湖水倒映着岸边的亭台楼阁和绿树红花,美不胜收。每当晨曦初现,阳光洒在湖面上,金色的光芒与湖水的湛蓝相互交融,形成一幅绝美的画面。而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为湖面镀上一层橙红的色彩,渔舟唱晚,诗意盎然。例如,在龙湾景区,湖水与周边的古建筑相得益彰,游客们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江南水乡。

运河历史更是东昌府的璀璨明珠。这条古老的运河,承载着千年的岁月沧桑。它曾经是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无数的货物和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据历史记载,在运河繁忙的时期,东昌府的码头人头攒动,商船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在此交易,带来了繁荣的商业景象。如今,运河沿岸的遗迹依然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古老的石桥、斑驳的石墙,都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文化内涵方面,东昌府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这里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传统的戏曲艺术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悠扬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让观众陶醉其中。民间工艺更是精妙绝伦,剪纸、年画等作品展现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和无限创造力。而且,这里的饮食文化也别具一格,各种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比如,聊城呱嗒,那酥脆的外皮和鲜香的内馅,让人一吃难忘。

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第一座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在山东聊城东昌湖风景区内落成并投入使用,吸引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目光。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于2004年11月在山东聊城动工建设。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区、收藏区和研究及学术交流区3个功能区域。中国是世界上开凿运河最早的国家之一。

该博物馆将系统介绍运河发展史、科技史以及沿岸地区的重要文化面貌和文化内涵,对于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今的临清,不仅还留存着与运河相关的古街古巷,还有一座充满灵秀诗意的特色园林——宛园。

宛园中的景色体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相融合的设计意境,完美成就了“千景汇集小天地,百幅图画在园中”的艺术效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示了运河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博内涵。到了晚上,夜色下的东宛园,更是美得不可方物。璀璨绚丽的花灯把楼宇、廊亭、石桥勾勒的美轮美奂,相互连接形成一片浪漫的灯海,将东宛园的另一种美诠释在人们面前,宛若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让人梦绕魂牵。

从东昌府到临清,聊城这座古城的运河文化顺着河水源远流长。“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腑”。五百年漕运兴盛繁荣所带来的文化底蕴可不止这些,还有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等你来发掘。

今天,当我们站在大运河聊城段的岸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能聆听到纤夫船工的号子声,伴随着南腔北调,感受到穿越时空而来的繁荣与昌盛。

正是这迷人的水城风光、厚重的运河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内涵相互交织,使得聊城市东昌府成为了每一个向往美好与历史的人心中的圣地,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0 阅读:0

葡萄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