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越来越无所谓,懂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扮演某一种角色,以至于自己是谁,自己也说不清,最终就都他妈的无所谓了。
人,一旦想开了,就会更洒脱的活着,活给自己,让自己舒服,活给别人,让别人羡慕。不拘泥小结才会更淡然,也更坦然。
给别人打工十多年,别的没学会,就学了个写总结,下班了写日总结,周六有周总结,月底写月总结,年中有年中总结,一年即将过去有年终总结……
年少的时候觉得这种总结特别好,这就像日记一样,每天自省,每天都能进步,人应该这样。但当我上了年纪才知道,这些都他妈的是扯淡。
当我们一天没干多少活的时候,咋写?当我们干了一些工作,却都是无关紧要的常务工作,咋写?工作日志一出来,领导就知道,你的八个小时不饱和。
这其实不仅是工作态度问题,还引申出一个能力问题。我有十五年的文学爱好,不说自己写的有多牛,但至少肚子里的词汇量是有积累的吧,这如同杂货铺一般。举例说明,如果一篇文章,别人用一天完成,加上反复修改,是不是感觉很用功,很努力?那么工作日志就是一天一篇文章。那么我如果用两个小时完成一篇文章,加上反复修改,只用了三个小时,是不是证明我偷懒了五个小时。我的敬业程度,我的忠诚度,都不如那个用一天时间完成一篇文章的,因为我这五个小时是没活干的,自己又不找活干,我不挨雷谁挨雷?于是乎,我学会了干活墨迹。一项工作,用一个小时完成是敬业,用一个半小时完成是正常,用三个小时完成却叫做“认真”。这就是我开头所说的,我不是在工作,我只是在扮演某一种角色而已。
每当这个时节,大家是不是都在心里都在盘算自己的总结:今年都干了些什么?今年赚了多少钱?自己有哪些进步?家里添了哪些大件?解决了哪些难题?规避了哪些突如其来的风险等等。之前我也这样,每年总结,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至少可以不断进步。可现在看来,全都是扯淡,每年都是一样的,每天都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每天都赚着微薄的薪资,每天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因为喜欢写作,就喜欢看书,每当我看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光阴没浪费,我在学习。其实纯粹是扯淡,我都不知道这些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吹牛皮用吗?我可以号称“博览群书”吗?我能在朋友面前炫耀吗?没有意义,所以无所谓了。
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努力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当你努力也改变不了命运的时候,就全他妈的无所谓了。
举几个例子:第一个,“好好干,别朝三暮四,现在大环境不好,有个工作就先干着。”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的现状是该怨我不上进,还是应该怨“大环境”。一旦失业了,到底是因为我眼高手低,还是因为我没能耐,还是这真的是因为“大环境”?
第二个,“现在钱难赚了,疫情之后,许多小公司都坚持不住了,打工的也就没活干了。别说这些没钱的人,有钱的人也不敢随便花了。能攒起来,就不享受。”那我赚不到钱是怪我没能耐,还是怪有钱人不愿意花钱了?我可以这样说吗:“不是因为我没能耐,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就是因为他们有钱不花,所以我赚不到。”
其实谁也不容易,谁也努力了,当努力了没结果,或者结果不理想,谁也不想担责任。有时候人生就是像唐僧取经似的,自己哄自己玩。你说,如来佛为什么要让唐僧经历八十一难,历经千山万水,十数载岁月才取得真经。你以为是因为经不可轻传吗?你以为是要让唐僧经历磨难才知道珍惜吗?其实这样想就错了,唐僧经历了磨难,唐僧知道经书珍惜,但唐僧的经书是要远播大唐子民,甚至远播后世的。大唐子民和后世子孙又没有经历过八十一难,他们怎么会像唐僧那样珍惜经书?难不成这经书只值得唐僧珍惜吗?
所以唐僧西天取经,经历千山万水,苦难与磨砺只有他自己受了,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经书多么珍贵。我们的人生就像唐僧一样,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苦难说出去,没有人会同情你;成功说出去,没有人会羡慕你;辛酸和委屈说出去,没有人会安慰你;幸福说出去,没有人会祝福你……你自己的经历只是你自己的。既然这样,所以开篇我说,一切都无所谓了。
过了年,有什么计划?有什么目标?为什么要像唐僧那样,苦了自己,大家却视而不见。既然这样,不如自在的生活,洒脱的活着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