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虽然是国际文化,为啥却在国内并不出名,只因为是本土百姓情结

文里有文化 2023-04-15 10:32:03

我的家乡是山东潍坊,过去人们都叫它“风筝都”,现在有很多人都知道潍坊是国际风筝都,却不再这样叫它,“风筝都”的名号已经沉淀在了人们的印象里。说来这也不奇怪,在遥远的古代,风筝能够扶摇直上,飞在空中,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人们有飞天的梦想,却不能实现,就只能借着风筝,把自己想说的话传递给天上的神仙,把自己的愿望寄托给风筝,寄托给蓝天。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放风筝这种游戏再简单不过了,人们有了手机,电脑,游戏,电视剧,电影,评书,相声……多种多样的娱乐项目编织出多姿多彩的生活。风筝显得简单了,无趣了,渐渐地,它落在了人们的印象中。

张继平老人如果还活着的话,今年应该是95岁高龄了,我很怀念他。有时候,特别是在年节的日子里,我会为他落泪。因为他是我的外公,我是他看大的。常言道:“隔辈亲”,孩提时代,我在他的膝下受过许多恩惠。

只记得外公喜欢扎风筝,扎一只灯笼,照亮夜空;扎一只沙燕,翩翩起舞;扎一只金鱼,鱼眼翻动;扎一只仙鹤童子,踏鹤傲游……外公不是生意人,他在单位是个小官官,具体是个什么官,早已忘却了,因为那时候,我太小。退休后的外公就喜欢扎风筝,但却从不卖风筝。他扎的风筝基本上都送人了,但可惜的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这些奇形怪状的风筝都在烈火中随他而去了。只留下了一只不起眼的小“沙燕”。“沙燕”的体积很小,而且通身是黑色的,只有眼睛和嘴巴颜色不同。因此,色彩单调,样式普通。但却是外公留给我的唯一一只亲手扎制的风筝。我放过许多风筝,有墨鹰,有蝴蝶,有仙鹤童子……却从不放这只沙燕,因为它的体积太渺小,太轻薄,我怕它经不起天风的蹂躏,最重要的,它是我外公留给我的最后一只风筝。

风筝在天空中飞

蓝天是你的舞台,白云是你的伴舞,你在蓝天白云之际翩翩起舞,飘荡飘荡,荡出多少少年往事。我仰望蓝天,看到你,就像自己的梦想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请你闭上眼睛,将一切忧虑烦恼抛开。静静地思想一幅画面:鲜嫩的青草地上,或有白的,黄的,粉的……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加以点缀。几个七八岁的小孩跑着,跳着,打闹着,旋转着,跑来……他们手里牵着风筝,脸上沾有泥土,像个小泥猴。裤腿已经让湿漉漉的青草画上了自然的图画,红扑扑的小脸沾着土渍,风筝借着风力把线拉的紧紧的。孩子们天真的望着天空,太阳光耀的他们的小眼睛一眨一眨的,他们不时的用手搭起凉棚,遮着阳光。兴奋的时候,他们会激动地叫出声,大声的笑,大声的说话。这就是早些年春天的潍坊,一群热爱玩耍的,天真活泼的孩子在一起放风筝的场面。

在遥远的古代,民国,以及不曾走远的上世纪,放风筝一直是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每当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花园里,公园里,草地上总有放风筝的人,他们中间有老人,有中年人,也有孩子。因此,风筝的流行在民间是很有群众基础的。那时候,百姓的娱乐活动是很少的。看电视,下棋,打麻将,钓鱼,除了这些,还真的想不出有什么是四季相宜的娱乐活动了。那时候没有WIFI,没有网络,家里没有电脑,手机都是按键式的。所以,若是在百花争艳的春天,没有什么比放风筝更加愉悦身心的了。

春天,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父亲带我去郊外放风筝。城市中是看不到田野的,城市中都是矮矮的瓦房,狭长的老过道,还有黑黝黝的木头电线杆,天空中纵横交错的电线……这些对于放风筝来说都是很不利的,风筝一旦挂在电线上,就很难拿下来,甚至还有着火的可能,即便是落在屋顶上,也是很难摘下来的。因此,田野的空旷是放风筝的最好环境。春天的周末,父亲会用自行车带着我去郊外放风筝。

对于久住城市的我来说,田野是一种只在童话故事里才有的美丽境遇,若不是父亲带我来到这绿色的田野,年幼的我还真的不知道真正的田野是如此的壮观,大风吹着绿色的麦浪翻滚着,咆哮着。这里没有屋檐,这里没有电线杆,这里没有遮住视野的障碍物,这里是最适合放风筝的天地。

金鱼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飞舞,飘来飘去,扶摇直上,两只眼睛被春风吹的滴溜溜的转,远了远了,高了高了,飞了飞了。金鱼风筝带着我的梦想飞上了遥远的蓝天,将快乐通过银线传递给我。我忽然有种感觉,昔日遥远的蓝天,白云,今天好像并不遥远,它们可以通过银线来到我的身边,我也可以通过银线触摸白云的裙褶。

蝴蝶风筝有漂亮的翅膀和飘带,飞在蓝天像彩色的裙摆,非常的漂亮。若是阳光充足,光线强烈,我们的眼会被太阳光耀的一眨一眨的,若是晴空万里,太阳光不强烈的晴空中,那就不一样的感觉了,蔚蓝色的天空,好像一块无暇的美玉,干干净净的。而蝴蝶风筝就像琥珀中的标本一样,在蓝色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若是在风筝比赛中,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春天的草地上,广场上,甚至是面积很小的空场,都会有放风筝的人,当然,不一样的地方,人群也是不一样的。草地上放风筝的人群一般是伴侣和孩子,因为孩子喜欢在草地上席地而坐,身边的花花草草是自然赋予的玩物;大广场上放风筝的,一般是中年人,因为他们喜欢热闹,广场上不仅有放风筝的,而且还有打陀螺的,练剑的,唱歌的。当风筝飞上天空,飞的又高又稳定的时候,这时候的风筝就像一个点,已经看不清是什么风筝了,他们会把风筝线拐子插在一处固定住。然后和那些不相识的人交流;而在小空场上放风筝的一般都是老年人,他们喜欢安静,不喜欢热闹,坐在小空场上,阳光照得暖洋洋的,昏昏欲睡,这也是一种享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