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真相》:扭转惯性,就可以扭转命运

董悦道 2024-10-17 19:47:19

《因果的真相》里说:命运就是每个人的惯性,破除惯性就能扭转每个人的命运。

的确是这样,经师父的指点,我现在每天都在写“自己的错处”和“别人的好处”两种日记。

找自己的错处,就是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改变不好的惯性;找别人的好处,就是让别人的德行之光能够聚集起来照耀自己,学习周围人的优点,以便养成好的惯性。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我真的感觉我在对我的命运“乾坤大挪移”。

1、 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们总以为和我们一样惯性的人,就是好,否则就是坏。

比如,有文化的喜欢有文化的,经商的喜欢经商的,心直口快的喜欢心直口快的,勤劳的喜欢勤劳的。

《因果的真相》有段话:

“你是很勤劳的人,可是你生出的小孩就是很懒散,懒散就是他的习性,你真的不能用你的勤劳压迫他的懒散。

你要进入他的心,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而不是用你的心去批判他的心。教育孩子是希望他快乐幸福,而不是造成他的挫折感。”

我看到这段话真的很感慨,一个人就算有优点,也不能压迫别人的缺点,而是应该去体谅别人的缺点。

一个人具备“勤劳”的惯性,当然非常好。但如果因为自己勤劳,就形成了“压迫懒惰的人”的惯性,就非常坏。因为有压迫必定有反抗,就成了曾仕强教授说的“一个人的优点,也很容易成为他的缺点。”

我想,从此我再也不会用我“爱学习”的优点,去压迫我孩子“不爱学习”的缺点了。

2、不计较别人的话

最近我们家就孩子的身高进行讨论,我婆婆认为爱喝牛奶的孩子才容易长高。

我说:我不这么看,我听过的课说(曾仕强教授的观点),牛奶供应不足,牛也蛮可怜的。牛的奶都是给牛宝宝喝的,人的宝宝喝了也没问题,但是成年人还喝牛奶,就没有这个必要。

我家孩子虽然还没有成年,但也十来岁了,我觉得牛奶可有可无,就不怎么买牛奶。

我婆婆说:“切!你嘴上这样说,实际上是不舍得花这个钱吧?”

我心想:我给他报兴趣班,一节课170,一次都给他报了差不多20节,我有啥舍不得给他买牛奶的?

但我没反驳,没说话。毕竟我刚看过书,《因果的真相》里说(大意):

“如果你说我是大恶人,我要证明我是天使,那就是自我。你说我是个大恶人,我说对。你说我是个天使也对。

你消融不掉的自我,你对批评的不愉快的感受,才是究竟的痛苦根源。”

我想了想,婆婆从来没有听过曾仕强教授的课,怎么会有和我一样的认知呢?

家是“有情无理”的地方,我没有必要为了争理去吵架,吵架伤感情。我随顺婆婆就行了,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有一个很不好的惯性,就是喜欢“据理力争”,可是,有时候我们誓死坚持的东西,可能只是个人偏见,它却让我们受尽折磨。

学会不再计较别人说的话,也会形成一个很好的“惯性”。

3、不贪心

我们通常还有一个惯性,是对于所爱之物的贪心。

《因果的真相》中说(大意):

“急是什么?急是贪欲呀。每个急中都有你想要的,急让你跟时间赛跑,急让你跟别人赛跑,急让你的身体、情绪愈来愈躁,让你的贪欲愈来愈大,愈来愈强。

无论你想要什么,你想要的就是你的地狱。你要不到放弃了,那就是绝望,那是沉沦入更深一层的地狱。

当你的‘不需要’显露的时候,你不刻意想求好因缘,但是反而却有那么多的好因缘都流向你。你不刻意逃避恶因缘,但是恶因缘却沾不到你。”

这段话我也深有感触,因为它天天就在我家上演。

我家孩子打游戏,我给他定的原则是“一天两次,一次十分钟,一秒钟都不能多,时间到了主动把手机还给我。我不管你是不是一局没有打完,或者正打到精彩处。如果做不到,就失去了下次再玩的资格。”

孩子一开始并不守原则,但经过几次磨合之后,他感觉到了守原则的好处,开始守原则了。

为什么呢?他不守原则看似多打了一会,但下次想玩手机就得争吵,想拿到手机也非常难。如果守原则呢,我会主动说,你今天表现这么棒,再给你加5分钟或10分钟吧。这样算下来,还是不贪心、守原则玩得时间更长,也更愉快。

我对孩子说:你发现了吗?你太贪心,我们对打游戏这件事情就失控了。当你不贪心了,你反而拥有了玩手机的自由。你随时要手机玩,我随时都放心给你。比起控制对于不喜欢东西的讨厌,我们更需要控制对于太喜欢的东西的贪心。

我想,宇宙对我们的态度,与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是一样的。

对于我们想要的健康和财富,我们放下,不急着要,不贪,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遵守“道”的原则,命运就会主动给我们,比我们想要的多得多。

2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