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小李推开自家菜园的木门,发现他种的大白菜还没包心,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再过几天就立冬了,晚上温度越来越低,白菜再不包心就完了。
小李这才想起去年邻居大爷说的话:“种白菜得看老天爷脸色,冷热变化莫测。
”他开始四处打听,想找到些办法。
扣棚增温:简易小棚提升白菜生长速度很多菜农都有一种小窍门,就是为白菜搭建一个简易小棚,来给它们保暖。
去年,邻居老王就用这个方法成功搞定了包心问题。
小李记得,大地降温后,老王用些木棒、钢筋和塑料薄膜,搭了个50-80厘米高的小拱棚,特别稳固。
每天,老王会在阳光好的时候掀开薄膜两头通风,到晚上再盖上。
这个小窍门其实不难,为的是让白菜在微暖的小棚里继续生长,哪怕外头温度降到10度以下呢,棚里的温度还是高的。
小李决定也试试,反正菜园子不大,用不了太多材料和功夫。
他一手拿着木棒,一手拽着塑料膜,忙活了一个早上,终于搞定了一个简易拱棚。
几天之后,他再去看时,白菜的心确实结得紧了些,看来保暖还是有用的。
挖坑埋藏:让未包心白菜过冬变好吃另一个老办法,听着有点土,但实际上特别有效。
小时候,小李在农村的时候,父母总会在收获季节里淘汰一些没有包心的白菜,把它们埋在地里的坑里过冬。
埋藏的时候,人们会把白菜根部朝上立放,然后埋上土,这个办法可以让白菜在寒冬里慢慢变黄,变软,最后口感和包心的白菜差不多。
到了冬天,小李母亲总会临近过年挖出这些白菜,用来做白菜炖腊肉,那味道一如既往地好吃。
他觉得,这个办法也可以试试,毕竟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种保鲜方法。
于是,他也学着在自家菜园里挖了个坑,把那些不争气的白菜都埋进去,想着过些日子再看效果。
挖坑假植:储存与促进白菜包心的双重方法邻居老张推荐了一个双重功能的方法——挖坑假植。
这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包了半心的大白菜。
老张总在收获时,把这些白菜放在坑里,根部朝下立着摆好,然后用玉米杆或者薄膜覆盖,这样过冬的时候不容易受冻,而且白菜还能在坑里继续慢慢结心。
小李学着挖了个深50厘米的坑,把新收的白菜都一一立起,盖上薄膜。
这不仅不会影响白菜的贮存,还能鼓励它们在低温中继续结心。
菜园不大,坑挖得也不费劲,他觉得这个方法比其他的看起来更高效。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农村常见的,适合不同的种植规模和实际需要。
小李发现,用简易棚增温的方法见效最快,适合继续种下去的白菜;挖坑埋藏和假植更适合解决已经收获或半结心的白菜。
他开始明白,种白菜不仅是体力活,还需要点智慧和耐心,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
小李的努力没有白费,等到春节之后,他的白菜终于包心了。
他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邀请邻居们一起来分享收成。
他感叹:“农活不容易,还真要听听老经验。
”这次经历不仅带给他丰收的喜悦,也让他更加懂得要向身边的老农们虚心请教,才能在自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种植方法。
解决包心问题的过程中,小李感受到无论什么困境,总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肯动脑筋,肯下功夫。
这样一来,他不仅收获了白菜,更收获了邻里之间的友谊和智慧的延续。
这也许正是劳动的好处吧,能够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