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地湾地铁站D出口装修,硬生生整出了一个“棺材口”。这设计一曝光,网友们炸了锅!有人调侃“这是要坐地铁还是提前进‘盒’?”更有网友直言,这造型看一眼都瘆得慌,大过年的谁受得了!就这么个设计,在中国这个特别讲究“吉利”的地方,怎么可能不被吐槽?明明是地铁站口,却成了“棺材口”,这设计师到底是怎么想的?
官方给出的解释也挺玄乎,说什么灵感来源于木棉花。可问题是,这跟木棉花有半毛钱关系?网友直接怼:“木棉花长成这样,那花该治治病了!”更有人讽刺:“出站还得烧纸吗?”这话虽然听着过分,但仔细一想,还真说到点子上了。这设计师怕不是闭着眼睛想的创意?关键这种“天马行空”的艺术感,老百姓根本不买账。公共设施的设计,首先要让人看着舒心吧?这造型一亮相,别说舒心了,心理阴影都不小。
让人更加无语的是,这事儿发生在广州。广州是什么地方?广东人出了名的讲究风水,特别在意好意头。大到家里房子的位置,小到一个门朝哪儿开,都有说法。你这“棺材口”一放那儿,附近居民每天看一眼,心里都别扭。公共设施设计,本该让人觉得舒服,现在倒好,愣是变成了大家的负担。设计师搞艺术,没问题,但为啥不能多考虑考虑实际情况?这种完全脱离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的“创意”,难道就是现在公共设施设计的通病?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幸好广州地铁还算“识时务”,很快就把这“棺材口”拆了。不然,不知道还得被网友骂多久。从这一点来说,地铁公司确实算是“听得进意见”的。可问题来了,这设计从头到尾就没人提意见吗?设计方案一开始就没人发现不合适吗?是不是非得闹到大家吐槽满天飞,才开始反思?拆一个地铁站口,耗费的成本、浪费的人力,背后的问题可一点都不简单。
实际上,这件事情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设计的问题,更是公共设施规划上的疏忽。很多时候,类似的设计“翻车”,都是因为没有征求使用者的意见。地铁站是干什么的?是方便大家通行的。既然是为市民服务的,设计的时候为啥不能多听听周边居民的声音?把所谓的“创意”和“艺术”放在第一位,却忽视了人们的感受,这种做法,说难听点,真的挺离谱的。
不得不说,现在的某些公共设施设计,确实存在一种“自嗨”现象。设计师想着做出独特的造型,想博眼球,甚至想拿奖,但就是忘了设计的初衷。地铁站口不是展览品,给人用的东西,实用、舒心才是关键。艺术感的东西没问题,但一定要有边界。如果连最基本的文化禁忌都忽视,这设计出来的东西,难道不是用脚想的吗?
广州地铁“棺材口”的风波,看似是个小事,实际上却很值得反思。这次事件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共设施建设是否真正考虑了人们的需求。一个设计方案在落地之前,相关部门有没有认真评估过它的实际效果?有没有考虑到文化背景和群众的接受度?显然,花地湾地铁站的“棺材口”设计,是在这些环节上出了问题。如果当初设计阶段多听听民意,多点实地考察,何至于闹出这样的“翻车事故”?
最终,这个棺材口被拆掉了,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但教训可不能轻易忘记。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和规划,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谁在用?用得怎么样?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清楚,类似的事件还会一而再地出现。其实,只要多花点时间了解情况,多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这些风波完全可以避免。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事件发酵后再去补救?
这件事也给公共项目的决策者提了个醒:艺术再美,也得有人接受才行。设计再“高级”,也不能脱离实际需求。广州地铁“棺材口”的翻车,不是偶然现象,它背后反映的,是公共设施建设中“闭门造车”的普遍问题。
假如,每个地铁站都整这么个“创意”设计,你敢不敢出门?这问题,答案很简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容忽视。未来类似的设计,是不是能更接地气一点?是不是能多为普通人着想一点?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创意”。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