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年1月份至今,已有90多名高层被以色列打死。
9月底以来,黎以局势持续紧张,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不幸于9月28日被以色列空袭身亡后,黎以之间的紧张关系彻底爆发。
自2023年10月8日黎以冲突爆发以来,已造成黎巴嫩2306人死亡,10698人受伤。黎巴嫩真主党何德何能,可以对抗“中东小霸王”以色列?他们又是在怎样的秘密支持之下 成长起来的呢?
01—背景
中东,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处,也是世界主要宗教诞生之地。然而,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这里也成为了全球最为动荡不安的区域之一。众多冲突与战争不仅塑造了这一地区的现状,更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在这片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舞台上,有一个组织因其独特的背景、激进的行为方式以及广泛的社会基础而备受瞩目——那就是真主党。
作为一支活跃于黎巴嫩境内外的重要力量,真主党自成立以来便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反抗以色列占领的武装团体,又是积极参与国内政治进程的政党;同时还是一个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社区组织。这种多元化定位使其能够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影响力,从而成为中东地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长期以来,中东一直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分歧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围绕土地所有权展开的持续较量。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双方经历了多次大规模军事对抗,尽管签署过停火协议或和平条约,但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始终未能达成,导致紧张局势时有发生。
此外,随着冷战结束后两极体系瓦解,美国逐渐加大了对中东事务的干预力度,试图通过扶持亲美政权来维护自身利益并遏制潜在对手如伊朗等国的扩张野心。这使得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地区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与此同时,极端主义思潮的兴起也为该地区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恐怖袭击频发令各国政府头疼不已。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真主党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作为一个深受什叶派信仰影响且得到伊朗强力支持的组织,它不仅积极参与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斗争,同时也努力扩大自己在国内政坛的话语权。随着时间推移,真主党逐渐演变为左右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局势的关键变量之一。
02—真主党的起源与早期活动
自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风暴开始在中东地区酝酿。这一年,以色列发动了“加利利和平行动”,旨在清除位于黎巴嫩南部的巴解组织势力。然而,这次军事行动不仅没有带来和平,反而为伊朗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其得以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这个动荡不安的国家。
就在以色列入侵后的几周内,伊朗迅速向黎巴嫩东部的贝卡谷地派遣了大约1,500名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的训练员和顾问。他们的目标明确:招募、训练并武装一个新的什叶派民兵组织——一个最终将演变为真主党的力量。从一开始,真主党就不仅仅是地方性的抵抗团体;它被设计成伊朗在中东建立代理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以扩大德黑兰的势力范围,并推动其安全利益和伊斯兰意识形态。
同时真主党也尊从教义扶危济困。自成立以来,该组织就致力于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项目,这些项目覆盖了教育、医疗保健、住房援助等多个方面。例如:
教育:建立了多所学校,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免费或低成本的教育机会。医疗服务:运营诊所和医院,特别是在南部地区,那里政府提供的卫生设施非常有限。慈善活动:通过食物分发、紧急救济等措施帮助弱势群体。根据不同的估计,真主党管理着数百个这样的机构和服务点。在黎巴嫩南部贫困地区,真主党的存在填补了政府无力顾及留下的空白。通过资助学校、医院以及各种慈善项目,真主党不仅改善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还成功地巩固了自己的基层基础。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软实力”策略成为其维持影响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让真主党在黎巴嫩人民心中树立了积极的形象,尤其是那些感到被边缘化的人群。
真主党的社会服务网络使它在黎巴嫩民众中建立深厚的支持基础,确保了即使在武装冲突减少的情况下,真主党仍然能够保持强大的社区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真主党逐渐成长为一支强大的地下民兵,并承担起了反以色列的主要抵抗任务。
在1984年,黎巴嫩的一支武装力量开始以“真主党”的名称活跃于政治和军事舞台。
随后在1985年,该组织通过发表声明正式宣布成立真主党。
新生的真主党很快便展示了其破坏力。
1983年4月18日,美国驻西贝鲁特大使馆遭到爆炸袭击,造成63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针对美国及法国维和部队的另一起袭击导致241名美国人与58名法国人丧生。
从1984年开始,真主党及其盟友开始实施一系列针对西方国家公民的绑架活动。这些被绑架的人质包括记者、教师以及外交官等,其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驻贝鲁特站长威廉·巴克利(William Buckley),在1984年被绑架后失踪,直到1991年才确认他已经死亡。
1984年9月20日再次发生的美国大使馆附属建筑爆炸案夺去了23条生命。
1985年真主党成员劫持TWA847航班,他们控制了一架飞往罗马的美国、客机,持续了长达17天。劫机者要求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的什叶派囚犯,并最终杀害了飞机上一名美国海军潜水员罗伯特·斯特瑟姆(Robert Stethem)。
这些事件不仅震撼了西方世界,加剧了西方国家对于中东恐怖主义威胁的认识,也标志着真主党开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03—1990年代,真主党发生了显著变化
到了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根据政府的决策,各派别解除武装,但真主党以继续抗击以色列为由,没有解除武装组织及上缴武器。
此外,真主党还曾参与波黑战争,支援那里的穆斯林军队
但1990年代后,真主党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游击队存在,而是决定参加民主选举,寻求合法的政治角色。
1992年,这是自黎巴嫩内战爆发以来首次举行的议会选举,真主党成功赢得了八个席位,标志着其正式步入政坛,并且巩固了伊朗在黎巴嫩政治中的影响力。
另一边,真主党继续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国防军进行低强度战争。几年内被指责需要为900多名以色列士兵的死亡负责。对以色列来说,对黎巴嫩战争代价越来越高,争议也越来越多,它被比作美国的越南战争。
以色列于2000年5月宣布单方面撤离黎巴嫩南部地区,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军事存在。这是以色列第一次在没有让步或和平条约的情况下单方面撤出阿拉伯领土,但这也给了真主党以及伊朗扩展土地、影响力、控制力的机会。
04—21世纪后
真主党和伊朗的目标在以色列撤军后有所增长。哈梅内伊将以色列描述为“必须从该地区连根拔起”的“癌瘤”。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在伊朗的援助下,真主党增加了火箭和导弹库,并挖掘了地道,为黎巴嫩南部的人员和武器的地动提供便利。
2006年,真主党在边境俘虏了两名以色列士兵,引发了一系列冲突。随后的34天战争是以色列与任何对手之间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造成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近1200名黎巴嫩人死亡,超过170名以色列士兵和平民被杀害。伊朗秘密卷入了这场战争,卡西姆·苏莱曼尼将军在冲突期间提供了战略建议。
战后,以色列释放了五名囚犯,而真主党归还了两名以色列人的尸体。伊朗在真主党战后重新武装和重建其据点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真主党也承认来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援助。“真主党的预算、它吃的和喝的所有东西、它的武器和火箭都来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纳斯鲁拉在2016年说。
但世界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伊朗的援助一样是有代价的。2011年,伊朗推动真主党卷入邻国叙利亚的内战,叙利亚是伊朗最亲密的盟友,也是维持对黎巴嫩民兵支持的陆路。十多年来,成千上万的真主党战士在叙利亚战争中轮换进出,帮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重新控制该国。
真主党经常在政治上与伊朗政权结盟。纳斯鲁拉赞扬了强硬派神职人员易卜拉欣·莱希在2021年的当选。“你们的胜利重新燃起了伊朗人民和该地区人民的希望,他们将你们视为盾牌和坚定的支持者......抵抗侵略者,“这位黎巴嫩神职人员于2021年6月20日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真主党和伊朗的关系愈发紧密。2022年2月,纳斯鲁拉表示,伊朗是“一个强大的地区国家,与它的任何战争都将炸毁整个地区”。但他否认了真主党自动听从德黑兰命令的指控。2024年2月,伊朗警告真主党不要在黎巴嫩边境引发与以色列的全面战争。
2024年4月,以色列对伊朗驻大马士革领事馆大楼的空袭造成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秘密行动的革命卫队主要指挥官穆罕默德·礼萨·扎赫迪将军和其他六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真主党战士侯赛因·优素福。纳斯鲁拉在电视讲话中说,这次袭击标志着一个“转折点”,真主党已经为“任何战争”做好了准备。
2024年6月,举报人报告称,真主党据称利用贝鲁特的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储存来自伊朗的武器。6月29日,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警告以色列,如果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地面入侵,将引发一场“毁灭性的战争”。7月2日,伊朗最高领袖顾问卡迈勒·哈拉齐警告说,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的战争可能会迅速席卷整个地区。
7月8日,伊朗当选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在致纳斯鲁拉的一封信中承诺,伊朗将继续支持反对以色列的团体。7月30日,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在与真主党副秘书长纳伊姆·卡西姆会晤时赞扬了真主党在对抗以色列方面的抵抗。
2024年9月17日,黎巴嫩境内发生了一系列传呼机爆炸事件,随后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局势急剧升级。9月28日,黎巴嫩真主党发布官方声明,确认其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在前一天(9月27日)以色列对贝鲁特南郊进行的空袭行动中不幸遇难。10月,真主党、以色列全面开火......
05—真主党领导人宿命
黎巴嫩真主党自成立以来,其领导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变动。大多数都死于以色列的袭击,这似乎成 了他们的宿命。现在真主党领导层的行踪是其最高机密,只有高层少数人才能知晓。
阿巴斯·穆萨维(Abbas al-Musawi)- 在1992年之前担任真主党的秘书长。他在1992年2月16日被以色列直升机发射的导弹击中身亡。这次袭击导致了穆萨维、他的妻子以及他们5岁的儿子死亡。在他去世后,哈桑·纳斯鲁拉接替了他的位置。萨义德·哈桑·纳斯鲁拉(Sayyed Hassan Nasrallah)- 纳斯鲁拉在2024年9月27日以色列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一次空袭中丧生(但也有消息说他没死)。伊马德·穆格尼耶(Imad Mughniyah) - 曾经是真主党的主要军事指挥官,负责策划多起国际恐怖袭击事件。他在2008年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被暗杀。穆斯塔法·巴德尔丁(Mustafa Badreddine) - 接替了穆格尼耶的位置,也是真主党的重要军事人物。2016年5月13日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附近被极端组织的炮火炸死。巴德尔丁被认为是真主党最资深的军事人物之一。中东,战争、政治、宗教和现实困境复杂交织。
真主党和伊朗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以色列的冲突,不知将在中东这片古老而动荡的土地上继续多少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