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最近央视放出的一个视频,可真是炸开了锅!那画面,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一辆坦克,面对铺天盖地的火箭弹,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轻轻松松就把它们全干掉了。这玩意儿,叫GL-6主动防御系统(APS)。美媒都看傻眼了,说这东西简直是价值连城,能彻底解决俄乌战场上坦克被自杀式无人机克制的难题。
这可不是我瞎吹,您瞧瞧国内社交媒体上,那叫一个欢腾!大家都在热议,这GL-6未来还能用在六代机上,让咱们的制空能力更上一层楼。想想,一架六代机,在空中来去自如,还能自动击落任何来犯的导弹,那画面,啧啧啧……
好,咱们先把这GL-6系统好好扒一扒。央视的测试视频里,GL-6展现了它拦截空中和地面发射火箭弹的超强能力。连续拦截,干净利落,看得人热血沸腾。不过,有些细节,咱得好好说道说道。比如,那些火箭助推榴弹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为啥要测试空中和地面发射的情况?还有,拦截之后,有些火箭弹虽然被击落了,但还是打中了坦克,这是怎么回事?拦截弹的数量有多少?又是怎么装填的?
别着急,一个一个来。那些火箭弹,威力可不是闹着玩的。但GL-6系统能精准识别并拦截,其技术含量之高,可见一斑。至于空中和地面发射的测试,是为了全面检验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性能。而那些击中坦克的火箭弹,大多是系统在拦截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未能完全摧毁的残骸,对坦克的实际杀伤力有限。至于拦截弹的数量和装填方式,这些技术细节,咱们暂时就先卖个关子,毕竟有些东西,不能说的太清楚,懂的都懂。
当然,网上也有人质疑GL-6的拦截效果。说拦截弹偏离目标后,对坦克会造成二次伤害;还说来袭弹药殉爆后的金属射流,也够坦克喝一壶的。这些质疑,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拦截弹偏离后,确实可能会对坦克造成一些影响,但都在可控范围内;而金属射流,其杀伤力在GL-6系统的防护能力之内。总的来说,GL-6系统虽然并非完美无缺,但其先进性已经毋庸置疑。
那么,GL-6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呢?简单来说,它由雷达系统、旋转发射系统以及可编程拦截弹组成。雷达系统负责探测来袭目标,旋转发射系统负责精准打击,可编程拦截弹则根据目标的特性,调整拦截策略,确保高效精准的打击效果。
GL-6系统对雷达系统和拦截弹的要求极高,这可不是一般的技术。它能在快速反应、精确打击方面展现优势,尤其在应对那些难以防御的FPV自杀无人机方面,更是具有显著的优势。别忘了,这系统2022年还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国防军警展览会上露过脸,这可是咱们技术实力的又一有力证明!
GL-6可不是只为坦克准备的。其他大型装甲车辆,比如步兵战车、自行火炮,都可以装备这个系统,大大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想想看,在俄乌战场上,如果双方都装备了GL-6这样的系统,那将会是怎样的一场战斗?
说完了GL-6,咱们再来说说这六代机。成飞和沈飞都发布了六代机试飞视频,这波操作,可真是让人兴奋不已。尤其是成飞的六代机,从视频来看,其性能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美国在制定六代机标准时,就明确提出了对主动防御系统的要求,包括隐身、超音速巡航、主动防御、雷达系统、智能感知电脑以及无人机控制等方面,这绝对是高精尖技术。
六代机的主动防御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常规主动防御系统和定向能武器。常规主动防御系统,也就是类似GL-6那样的系统,只不过在六代机上应用,需要考虑拦截弹数量、探测雷达、射程、转向系统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和重量下做到极致精准,难度可想而知。
这种常规主动防御系统在六代机上的可行性和成本,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拦截空空导弹,难度极高,这需要极其精准的计算和控制。
当然,六代机还可能装备激光武器,硬杀伤和软杀伤两种模式,都能派上用场。但激光武器的功率要求极高,应用场景也比较有限。
还有两个更有趣的思路,咱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大型机载雷达的“烧穿模式”,以及使用本机空空导弹拦截来袭导弹。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都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
总而言之,从央视公开的GL-6主动防御系统视频,到对六代机主动防御系统的展望,都展现了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会看到更加先进、更加强大的武器装备。
那么,朋友们,你们觉得GL-6系统和六代机主动防御系统,未来会如何发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