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中国有句古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又说:“自古红颜多薄命。”在“民国四大美女”当中,林徽因的结局之所以比陆小曼、阮玲玉、周璇都好,大抵是因为她选对良人,嫁给了好男人梁思成。
(林徽因与梁思成)直至今日,仍然有人不明白,林徽因当初怎么就抛弃了天才诗人徐志摩,转身选择了谦谦君子梁思成呢?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她向往的难道不应该是浪漫的爱情吗?为什么林徽因偏偏选择了安稳的婚姻?
诚然,梁思成比徐志摩更适合做丈夫,诚然,林徽因有着超出年龄的智慧,诚然,她的确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但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马后炮”,当时的林徽因之所以舍徐志摩而选梁思成,纵然原因有千千万,但最本质的只有一条——她要做原配,不要做继室。
(林徽因VS徐志摩)众所周知,在与林徽因相恋时,徐志摩早已婚娶,即便他愿意为林徽因抛妻弃子,林徽因嫁过去也只能是继室,而非原配。由于处在从封建婚姻向新式婚姻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大多数所谓的先进人士之前其实也都是有过包办婚姻的,所以离婚再婚甚至是停妻再娶在当时都是非常普遍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流行的,是思想先进、追求自由爱情的象征,对此,一般女子并不不会介意,但林徽因是个例外,她非常介意。林徽因的这种执着,与她的母亲息息相关。
(林徽因一家三口与母亲合影)坊间有传言,说因为林徽因是小老婆生的,所以对自己的出身很自卑,并且坚决不愿意再做小老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林徽因的母亲是继室而非小妾。但是,母亲确实给了林徽因很多负面影响。林徽因的母亲名叫何雪媛,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家碧玉,其父开了个小作坊,家境倒也还算殷实。林长民的原配叶氏病逝后,何雪媛便嫁进林家当了续弦。不幸的是,何雪媛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自幼娇生惯养,任性脾气大,不但性格很不讨喜,而且不识字也不会做女红。因此,她婚后既得不到丈夫的宠爱,也不讨公婆喜欢。
后来,林长民另娶了程桂林,何雪媛彻底被冷落。自此以后,林徽因跟随母亲住在后面的小院,父亲则与程桂林以及他们的孩子住在前面的大院。天性敏感的林徽因,与母亲在后院里度过了悲伤而失意的童年。母亲把所有怨气都撒在林徽因身上,这让她倍感痛苦。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总结说:“她(林徽因)爱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那个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深深地伤害过她。”林徽因后来还专门写了一部小说《绣绣》,其中那个被丈夫抛弃的妻子和那个被父亲抛弃的女儿,正是她与母亲的缩影。由此可见,童年家庭生活的不幸,确实是她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少女时期的林徽因)在林徽因看来,身为继室的母亲,命运是非常悲惨的,父亲对她,既没有对原配的敬重,也没有对姨太太的宠爱。更要命的是,何雪媛与继子的关系很差,这也是林徽因坚决不愿意当后妈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徐志摩与张幼仪也是有孩子的。现代理论认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伴随终身的,这个观点,看来确实没错。林徽因的才情气质来自原生家庭的培养,与此同时,她对婚姻的不安全感,又何尝不是来自原生家庭的毒害?好在,林徽因终究是选对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本文完~)
刚16岁的女生在不知道你有妻儿、在你狂热的欺骗式(隐瞒有妻儿)追求下都没有失身于你,说明她对你没有爱情,当她不知道你有妻儿时你都骗不到她的肉体,那她对你不动情!如果一个女人爱上你,她不会在乎你的年龄、是否有妻儿(就像宋庆龄等孙中山离婚后马上嫁给大她二十岁的孙中山)!如果16岁的林徽因真的爱上徐志摩,知道徐志摩有妻儿又怕父亲反对,林徽因就会偷偷和徐志摩约会上床生米熟饭怀孕后再告诉父亲,林徽因己经怀孕,林父亲再反对也沒用了,从后来的事实看林的父亲坚决反对的,但聪明的林徽因却不偷偷跟徐志摩上床怀孕,却把徐志摩追求她的事告诉了父亲,说明林徽因本身没有爱上徐志摩且已经拒绝了徐,才告诉父亲并绝决离开的!就像44岁的张大千与12岁的徐雯波相爱那样,徐雯波真爱上张大千,徐因为怕父母反对就跟张大千愉偷来往上床直到怀孕才告诉父母,父母反对也没用了!但林徽因没有这样做!所以林徽因对徐志摩不是爱情!而梁思成受伤,17岁的林徽因却不避嫌地天天跑到医院帮梁思成翻身、擦身细心的照顾,在美国留学时却是林徽因跟同学打赌邀约出梁思成外出野游约会(民国版的女追男,本应是梁思成约她吧),梁思成才是她的爱情,两相比较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