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平头塞的流派,水雨月的平头塞是妥妥当代高解析派,甚至可以说是高解析平头塞的引流者,当然这要追溯到2017年水月雨的首款旗舰爱之悲花洒。
全金属腔体,像花洒一样的形状,外观奇特,声音刺激,完全颠覆平头塞给人的常规印象。估摸着也是那款爱之悲花洒,很多耳机发烧友认识了水月雨。
然后到2019年水雨月继续更新了其平头塞旗舰夏空,到今天的帕凡舞曲已经是第三代平头塞旗舰,再加上外观的微改,这款帕凡舞曲已经被贴上花洒三代的标签。
▲尽管被称为花洒三代,我可以明确告诉各位这款帕凡舞曲的声音并非高解析风格,宽松、舒展甚至润泽,它都有。
只是看到包装的时候,我总想水雨月为何如此痴迷二次元。这款帕凡舞曲无论名字还是声音风格和二次元其实没有太大的联系,不过前两款旗舰的包装风格也是二次元,可能也导致这次风格保持了统一。
但我扒了下所谓的帕凡舞曲,其实更偏弦乐或者古典乐。
▲在外观上,这款帕凡舞曲比夏空更接近当年的爱之悲花洒,长长的尾巴,不可换线,但是保护了线材,同时对佩戴也有稳定的帮助。
▲腔体做工没啥说的, 材质从以前的黄铜换成了不锈钢,重量减轻了,佩戴更稳了。
▲再来一张细节展示,其实尾巴短一点可能更合理。
▲线材展示,看上去挺普通,实际上是单晶铜镀银线,还是Litz结构的。其主线中等粗细,质感柔软得当, 无弹性,收纳指数较高,佩戴时的听诊器效应控制也很好,但是注意不支持换线。
▲帕凡舞曲虽然不支持换线,但是插头是可以自定义更换的,配件里有3.5mm单端和4.4mm平衡插头。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帕凡舞曲的前端适配,其阻抗为26Ω,灵敏度117dB,理论上也是很好推的。实际中,哪怕我用的不到200块的耳放线,3.5的单端,输出功率仅205mW@32Ω,也能推出十分通透且舒展的声音来。
但是要注意一点,尽管帕凡舞曲是易推的,但它也是大力出奇迹的类型,前端越强,它的表现越好,而且也别怕推力过大给推过了。个人用山灵台机EM5的4.4平衡端驱动它时,并没有展现出音色过于亮丽或者过于刺激的迹象,包括高解析的锐利感也不怎么明显,相反依然是不失舒展和柔和的。
说它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一点不为过。
▲个人主观听感分享
整体风格方面,帕凡舞曲其实介于高解析和传统温润之间的,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前端会有一定的倾向,音色通透、明亮,有一定暖声,但绝对不糊,也没有老塞那种晦涩,但也没有初代爱之悲花洒那一耳朵的刺激感。
低频方面,帕凡舞曲的下潜深度一般,弹性不错,凝聚感中规中矩,声底还算厚实。在摇滚乐类的打击乐里,其凝聚感会给它并不算强劲的量感增添几分澎湃感;但是在大鼓为主的国风歌曲里,其低频凝聚感会让人觉得其器乐解析不够优秀。
尽管如此,作为平头塞,帕凡舞曲的低频还是算完整的,有一定量感和声场,在聆听LIVE时的层次感可圈可点,而且还有不错的氛围,整体还算自然。
帕凡舞曲的中频可以算水月雨对平头塞的探索或者追求,音色不是那么亮丽,但是通透、宽松、饱满且不失柔和。其人声有点点温润,音色的质感很舒服,遇上高质量的无损资源,高清人声的颗粒感都是那么圆润。
除此之外,其人声是有些醇厚感的,但是表现纤细的女声时又是轻盈、自然的,哪怕是王菲的声音也不会让你觉得厚重或者浑浊。
总的说来其中频是挺特别的,保持着老塞的温润,又有不错的乐感,人声性别并无明显偏颇,女声解析更为细腻,少齿音。如果你喜欢高解析的刺激感,建议绕道;但你若是喜欢吉他、大提琴、萨克斯,帕凡舞曲又是必须参考的。
▲说到帕凡舞曲的高频,可以用惊喜来形容,没想到它并非高解析风格,但是在高频器乐上有如此造诣。
从帕凡舞曲的中低频来看其动态并不抢眼,但是在高频上动态和瞬态都很自然,加上声场有不俗表现,聆听阿卡多的《魔鬼的颤音》还有那么点箱子味。缺点在于器乐解析并不突出,加上音色本身不是亮丽型的,所以解析的快感并不明显。不过这并不能掩盖它的通透和还算生动的乐感,听小提琴有种粗犷美,小提琴的沙哑、锯齿感还原不错,但延伸又很丝滑,瞬态足够出色,是可以听到不错的泛音的。
除了小编制器乐,帕凡舞曲也是能听古典乐的,除了有不错的纵向声场,其高频器乐分离度也不错,再加上氛围和乐感的相得益彰,动态和瞬态又不拉胯,给它上台机,古典乐的意境油然而生。
▲整体总结部分
从对前端的适配性上来讲,水月雨帕凡舞曲其实算一款传统的平头塞,声音风格有些温润,前端越牛,其声音越惊喜。
但从声音的角度来讲,它又是兼具复古与当代流行的一款平头塞,在它身上已经没有太明显所谓的素质感,哪怕其低频相对还不算优秀,它的声音整体性还是挺明显的,层次感比器乐分离度突出,乐感比解析突出。
但如果你只是刚入HIFI坑的初烧,我建议绕道,这款并不刺激但韵味很足的平头塞在我看来是典型的老烧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