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天气咋样?3~5月多地气温偏高,2022再盼“大丰收”!

戏说三农 2022-02-23 22:44:23

什么是春耕?

所谓春耕,依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即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众所周知,传统农业生产讲究“时令与节气”,一年四季可分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4个时令,而在立春节气过后,农民就要迎来“春耕”的时令。

各地春耕时间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环境、温度的差异也就决定不同地域之间春耕的时间不同。从南至北,春耕从2月下旬开始,到5月份结束。

比如,南方地区由于回温较快,从2月下旬或3月初便开始春耕,大多种植早稻;华北地区的春耕时间在3~4月份;而东北地区的春耕时间相对较晚,普遍集中在4月末、5月初。

另外,从节气上来看,惊蛰(3月5号)前后我国大多部分地区就要步入春耕的大忙季节。

春耕种什么?

春季播种种植的粮食类作物有稻谷、玉米、红薯等等;经济类作物有大豆、花生、芝麻、菠菜、辣椒、黄瓜等等。具体到不同的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往往会有差异,比如南方春播多种植早稻;东北地区多种植大豆和玉米。

不过,每个地方根据气候、环境等因素适合种植什么基本都是固定的,无非就是“换茬”种植。以东北为例,今年春播种植玉米,下年则可以换茬种植大豆。而且,轮作种植在多个试点区域还能申请补贴,黑龙江2022的轮作补贴标准为150元/亩。

春耕要注意什么?

①依照气温、土壤情况,适时播种,不趁早也不赶晚;

②2022年春季气温总体偏高,有利于幼虫繁殖,所以要多注意对病虫害的预防;

③碳铵和尿素、菌肥不要在一起混用,当然也不能大量施用浓度过高的肥料。

2022年春耕期间,天气咋样?

天气作为播种与农作物出芽、生长的必然考虑因素,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与农民的种地收入。不夸张地说,不管种什么,都需要考虑气候的因素,只有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播种,农作物的生长才会更好。毕竟,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仅需要肥料、水分,还需要温度。

依照气象部门的预测,春耕期间(3~5月份)我国总体的气温偏高,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雨水量接近于常年。如此一来,温度、水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夏季收获的粮油作物(比如稻谷、小麦),2022年预估会有较高的产量。

值得关注的气候状况

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大部分区域温度偏高、降水较多,有助于小麦生长。但同时也要关注春季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并且未来一段时间黄淮区域可能会出现干热风、干旱,值得关注;

南方区域:春耕期间,南方多数地区出现连续降雨的可能性不大。以华南为例,大多数地区与同期相比降水量偏少3成左右,且温度较高,农民需要注意土壤的水分状况,避免干旱。

总体来看,无论是华北、还是华南,又或者东北,气候比较理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及产量提升。按照当前这个趋势,在不遭遇自然灾害的情况下,2022又是一个丰收之年!不过,小范围的气候变化难以避免,农民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气象预报,选择最佳的时间节点播种!

0 阅读:356